论语别裁(下论)
乡党第十


    我们还有一篇没有讲的第十篇《乡党》。这一篇不补讲了。《乡党》这一篇,
以现在观念来说,都是描述孔子的生活形态,以现代新闻报道的方式来看,也可以
说是孔子生活的“花絮”,中间提到了孔子办外交的时候什么态度,对人的时候什
么态度,上班的时候什么态度,开会的时候什么态度。这篇书过去的读书人看得很
严重,现在看来是生活的艺术。孔子的学生们要为孔子立一个塑像,或演一出孔子
的戏,就要拿这一篇好好研究了。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
    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
    也,与与如也。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
    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
    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
    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楫,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
    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
    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惟裳,必杀之。羔裘亥冠,不以吊。
    吉月,必朝服而朝。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
    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
    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
    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
    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
    尝。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

        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
    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入太庙,每事问。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
    而作。

                        《乡党》的歇后语

    现在讲这一篇书很难讲,要想讲得好,除非由人扮演出一个孔子,拍成电影。
但能担任这角色的演员则很难,就像电影上的耶稣,很少出现他的正面,很难传神。
有一个笑话,以前有一个老迂夫子,认为一个人只要做到《论语》里面一两句话,
就终身受用无穷。当下就有一个年轻人说,我就做到了两句,老夫子马上改容相敬,
立刻请教他做到了哪两句,年轻人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就完全照做了。
这只是一个笑话。这些生活上的描写,都放在《乡党》篇中,这是说孔子的生活习
惯,代表了他学问的精神,表示他的言行一致,这是《乡党》篇的第一个观念。而
第二个观念,在以前看不出这篇的道理,现在我们看到年轻人,穿衣服不会穿,讲
话不会讲,吃东西不会吃,走路也不会走,才知道《乡党》这一篇,把孔子的生活
形态记下来,的确有道理。还有第三点,我们可以看到的,孔子是讲仁、讲孝、讲
忠的,这也就反映出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的人心太坏,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太
多了。同样的一个道理来看《乡党》,为什么把孔子的生活形态,记载得这么多?
就是那个时代的青年和现在一样,生活的礼仪不知道,有学问的不一定处得合适,
待人处世之间,什么立场应该什么态度?应该怎样说话?都不知道。就是现在,一
般人以为美国人生活形态很随便,其实他们的上流社会、领导阶层,还是端端正正
的打领带,服装整齐,还是非常讲礼。所以真正的学问,还是要自己用智慧去发掘。
《乡党》这一篇,我们就不讨论了,全部《论语》就到此结束。

    总之,万事都从作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
者、做平民,都是要作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作
人。《乡党》一篇,记载孔子如何作人。后世的人们,敬重他的成就便尊称他所谓
“圣人”。人人都可成圣,只看自己如何做到圣地的成就。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