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下论)
尧曰第二十


    《尧曰》这篇,我们要用另一个观点研究了。《论语》这部书,有些是孔子的
弟子记载孔子的言行,到后来的几篇是孔子的门人们——也就是再传弟子的记载,
有些是记孔子的话,有些是记孔子的大弟子如子贡、子夏他们的话。至于《尧曰》
这一篇,孔子的话仅在最后一点点,而其余完全是讲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应该说
这一篇是历史的书,或者归附到五经之一的《尚书》中去,这是讲尧舜之间的历史。
至于是不是孔子当时口说的,或者有这种旧资料,孔子当时用来教学生的,这暂不
去考虑它,不过其中所讲的,是尧、舜、禹三代禅位,“公天下”时候让位的事情。

    为什么要把这篇书放在这里?严格研究起来,的确是个大问题,也是中国文化
的真正精神所在。第一,为什么《论语》的编排,拿上古史如《尚书》方面的资料
放在这里?它的精神何在?又代表了什么?第二,这一篇所讲尧舜之间的传位内容,
与《尚书》中的《尧典》、《舜典》有相同之处,不过描写得更详细。第三,它摆
在这里要看什么东西呢?上面由“子曰:学而时习之”开始,一直连贯到这里,为
什么把这样大的东西摆进去?同上面一条一条的对话记载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
如果作博士论文,仔细深入研究,钻到牛角尖一研究,就会发现东西,有它的道理。
中国文化所认为的一个儒者,一个知识分子,学问并不是文章,是作人做事。作人
做事成功还不算,还要把自己的学问,用出来立人,有利于国家、社会、天下,既
然利于国家天下,就须讲究领导人的精神,也就是古代讲帝王政治。那么帝王政治
真的精神在哪里?第四,我曾经再三提到司马迁《史记》的《伯夷叔齐列传》,这
篇文章,大家都说好,但是光论文章该打手心,并不好读,要通了才晓得真好,司
马迁把整个的历史精神,统统写进去,我们也可以强调地说,司马迁的那一个精神,
就是根据这里来的。现在我们大概晓得了这几点。如果真写博士论文,还有许多要
挖的,有许多值得发挥的。这里下面的记载:

                        历史文化的重心——公天下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资料,根据我们中国文化最初这本历史资料——《尚书》,
第一篇《尧典》。(《尚书》是孔子整理的,他把《尚书》删订为中国历史的第一
本书。孔子删订《尚书》以后,才著《春秋》)。为什么《尚书》从尧开始?尧以
前还有很长久的历史,如黄帝就更早了,而孔子站在史料的观点,认为尧以前的资
料太少太乱,没办法整理,没有采用,所以从尧的时候开始。现在我们研究,孔子
还是有问题,这位老师瞒了我们一手。我的看法,固然他手里搜罗的资料是尧的时
候最完整,但有一点,他为什么要从尧开始?我们要指出来。因为尧、舜、禹这三
代是公天下,而孔子的思想是“天下为公”,但是他当时是在春秋战国的帝王政治
时代,没有办法把这个话说出来,所以删订《尚书》从尧开始,这一点大家千万注
意。我这个话不是偶然随便说的。况且整个研究了孔子言行的思想精神,就会发现
孔老先生还是瞒了我们一手。当然他不是有意的,等于《史记》寓意,读书要自己
有眼光。(中国人塑菩萨,顶门上塑一只竖起的眼睛,就是象征智慧之眼,要在顶
门上有一只眼,把书中的道理看出来。我们懂了这个道理,他引用《尧典》里的话,
就是如此。)这篇文章写得很妙,头尾叙事都不关联,只是中间突然拿出一段来,
奇峰突起,等于外国有些电影,故事的头尾都不要,只拿出中间一段来,使观众去
猜想、判断、作结论。有人说外国的这种手法好,我说中国早就有了。《论语》的
这篇《尧曰》就是现代戏剧的体裁,头尾都不说,只说中间的一段。

    我们现在作研究,把它加上头尾。我们晓得尧老了,要传位给舜,在交接的那
一天,这是古代很庄严的大典,隆重得和宗教的仪式一样,要在泰山烧火,当着全
国百姓,把帝位交下去,尧就告诉舜:“咨!”这个“咨”字,我们看历代皇帝的
诏书,常用这个字,其实我觉得古人在这种地方真糟糕得很,很丑陋,何必一定套
用老式文章!老实讲这个“咨”字,也就是我们现在上台讲话时,说正题前一开口
的“呣!这个……”并无含义的语助词而已。古人自汉代以来,搞训诂的汉学家们,
为这些字,写十几万字的文章,那真讨厌!实际上是尧上台了,舜还站在下面,尧
说:“喂!舜上来,我告诉你,天之历数在尔躬。”(中国人过去的政治哲学思想,
是天道政治,上天的意旨。“历数”,我们先解释文字,这个“历数”很有内容。)
上天的意旨,气数到了,轮到你来挑这个担子,不是我个人的意思,是上天的意思,
时代的趋势,这个担子必须要你来挑了。第一句话就是要舜继承这个王位。不过说
到“天之历数”这四个字就够麻烦了。第一个是“天”的问题,中国文化讲“天人
合一”,到底“天”是什么东西?讨论起来麻烦得很。

                        天人合一的气数

    第二是“历数”的问题。中国历史文化精神都在“历数”,“历”古代叫历法,
就是我们现在用的阳历、阴历等等,这就是历。中国的历法、天文方面的学问发达
最早,而中国所用的阴历、干支等等,代表了一个非常深厚的文化精神。像过去换
朝代,明朝亡了,清朝进来,多少人一辈子不投降,清朝统治了中国三百年,可是
汉民族的知识分子三百年来没有投降过,许多人“不奉正朔”。(正就是正月。朔
是月初。代表历法。)再看几年前刚过世的画家溥儒,大家都知道他是清皇室,他
一辈子画的画,写的字,作的诗,没有用过我们中华民国的正朔,这也是他表示自
己是清朝的皇室,不奉我们民国的正朔。当然,也不会用西历纪元多少年,只好以
干支古法纪年,如“甲寅三月”,“乙卯五月”。这就表示他内心不奉正朔,所以
用年号这个问题真有趣。

    现在我们自己拚命想把中华文化复兴,而文化的精神在什么地方却不知道。这
是“历”所引起的一段感想。

    而“数”又是一个大问题,中国人讲历史的命运,这套学问很大很多,还有算
命之术。像《论语》最后一段孔子的话中有“有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讲“命”。
有一次,我和一位算命的大家,在一起吃饭,谈到算命的道理,他说中国人读书一
定要会算命,当时他就掉了“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句书袋。我听了以后,
不好意思说孔子的这句话,并不是说每一个读书人要会算命。不过这个“数”字与
“命”字有没有关系呢?还是有关系的。历史有个大命运的。譬如历史命运中“数”
的道理,到了第六就不是第七,到了第九就不是第八,等于地球行度的轨道,到了
这里就是这个样子,这个力要下去的时候,若就把它拉回来,要出毛病了。所以“天
之历数”这四个字,在中国的文化思想中很难讲的,一两个字,包括的内容太多了。
这四个字发挥起来,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讲得完的,在此不再发挥。

    尧在传位的时候告诉舜,这是天命,不是他尧个人的意思。我们看这句话的内
在意义,尧把帝位交给舜,既非自己的亲戚,又非朋友,更非他的子孙,这就是古
代的“公天下”。他经过几十年,多少次试验,培养一个人,等到自己真的年纪老
了,(根据历史记载,古人比我们活得长久。)百把岁了,于是禅让,表示不是个
人私见。历史的精神,就在这里。

    “允执其中”这句话也有问题来了。经书上有四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只引用了一句话,我们讲中国思想,儒家思想,尧、
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都用这四句话。也可以说中国文化讲人的学问修
养的中心,教育的中心,都在这里,也可以只说一个字“中”。“人心惟危”,人
的思想是非常危险的,这个危险并不一定是杀人的危险。凡是人都有欲望,而欲望
是一个总称,现代说的“好胜心”、“荣誉心”、“有希望”、“生活有意义”这
些都是好事情,归纳起来都是欲望,欲望的奔驰,会使人心非常危险。能毁灭了自
己,也毁灭了世界,都是欲望问题。

    这里我们说一个阿拉伯文化中的故事。中东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有一个伊斯
兰教的老阿訇退休,在山里修道。有一天一位中东的国王,带一批人去打猎,这位
国王射中一只麋鹿,这只麋鹿带箭负伤,拚命地逃奔,逃到这位阿訇的身后,阿訇
回头见这只麋鹿负伤,知道有猎人在后面追杀,就将宽大的袍襟把受伤的麋鹿掩盖
起来,不久国王的一名部下,先追到阿訇的身前,不见了麋鹿,就问阿訇有没有看
见,阿訇闭目修道,理也不理;这名部将问几次都是如此,就说要杀掉阿訇,阿訇
张开眼睛请问部将是什么人?这名部将报告了国王的名号,阿訇说:你的国王是我
的奴隶的奴隶,这位部将听了大光火,要把阿訇杀掉。这时国王正好赶到,问明原
因后,转问阿訇知道不知道犯了罪。这位阿訇说事实上你是我的奴隶的奴隶。国王
说:你的奴隶又是谁?你讲得出来,可以无罪。阿訇说,你不要生气,坐下来慢慢
听。我以前给欲望当奴隶,现在我修道了,已经懂了,再不会听欲望的指挥了,我
可以指挥欲望,所以欲望变成了我的奴隶。而你虽然当国王,却充满了欲望,连一
只麋鹿都不放过,可见你还是听欲望的指挥,做了欲望的奴隶,所以你是我奴隶的
奴隶。这位国王一听恍然大悟,马上拜这位老阿訇为师,追随他学道了。这是伊斯
兰教流传的故事,这也就是人心惟危的一个例子,思想领导自己正就正,领导自己
坏就坏。

    我们现在说,思想形成了一个观念,如戴有色眼镜看东西,所看的统统不同,
当我们怀疑有鬼,汗毛就竖起来了。佛经上就说,不必真的站到悬崖,自己坐着闭
上眼,心想处身于万丈悬崖,如跌下去会没命,脚就会酸软起来,事实是这个现象。
这就说明心中欲望的可怕。如果要把这种欲念平静下去,变成道心,那就太难,微
妙得很,不可思议。怎样才是道心?我们中国文化中讲了几千年,四书讲道心,宋
明理学家也讲道心,佛家、道家、老子、庄子一概讲道心,都微妙得不得了,怎样
做到这个道心的境界?要“精”、要“一”,最后“允执厥中”,就是这一句话。

                            辨中边论

    什么叫“中”?如果我们做知识的研究就很多了,如“中庸”就讲中道,在物
理世界,讲一个茶杯的中心点,那是假定的。一个人站在房子的中间,说他是中,
那是对四周而言;实际上还是边,因为在某一边看是中,在另一边看,他是站在左
边或右边,或前边或后边,所以还是边。没有绝对中的。这是物理上的中,思想上
的中更难确定了。自已脑子能够想的,停留在中,这个中在什么地方?力量均衡了
就是中,象一支筷子来说,不要以为筷子两端间的中心点就是中,筷子两端的粗细
不同,重量不一样,将一支筷子搁在手指上,使筷子保持水平,两边均衡了,这筷
子与手指的接触点,才是中。所以在思想上可以持平的才谓之中。因此中是一个抽
象的名称。也可以说是一个实际的东西,如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中心,这就
是圆的道理,也就是太极的道理。并不如后世的解释中庸为滑头,而是要懂得持平
的中心点。这个学问研究起来太难了,并且涉及人格的修养,所以我们作人处世要
持平,真能做到平,则一个人平了就没有话讲,“水平不流”、“人平不语”。“不
平则鸣”,一不平就乱起来了。为政的道理在持平,可是求平很难,所以中国人讲
究天下太平,太其实在难求。“平”就是“中”的道理,个人修养,作人处世也如
此。“中”的道理暂时讲到这里,发挥起来很多,可以讲上半年多。

    尧告诉舜要“允执其中”,“允”字有两个意义,一是信,一是平。就是告诉
舜要坚持把握住公平的原则,不能有偏私,不可动摇,如果不把握这个原则,天下
国家,四海之内,人也好,物也好,都会垮的。在尧的时代,中华民族的国家还没
有建立完成,还有水灾,大禹治水之后,黄河、长江未开发,整个国家在水患中,
还痛苦得很,是最艰困的时代,如果为政不能持平,整个国家就完了,假使做得不
好,就“天禄永终”。这四个字可作两面解,做坏了不得好死,做好了上天给你的
禄位,永远有好的结果。古文的美感在这里,讨厌难懂之处也在这里。“天禄永终”
四个字是凌空的,每个角度看都是圆满的。所以好的古文用白话一作解释就完了,
美感就破坏了,等于好的图画,没办法加一笔,也没办法减一笔。

    这是引用当时尧舜禅让交接的时候,尧把中国文化政治思想的中心交待下来。
等到舜也老了,大禹治水成功了。在中国文化史中认真讲,文化开创的功劳,首推
尧舜;至于国家建设的奠基,则大禹的功劳最大,自他以后,固然政治上变成家天
下了,但在他个人的功绩,真是千秋万载,由他建立了以农立国的基础。

                            禹分九州

    禹分了九州,所以:

        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
    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舜将自己的帝位,交给大禹的时候,也把这个文化的传统精神告诉禹王,而舜
在这里所说的一段话,别的地方没有,是在《论语》里才见到的。这里舜加重了语
气,其所以加重,我们从另一角度来看,是因为时代不同,文化越来越发达,如现
在用的白话文,就有这么噜嗦,越上古越简单,所以尧传给舜很简单,舜传给禹就
复杂一点了。舜将帝位交给禹的时候,也是行大礼,向天地祭告。

    舜对天祷告说:“予小子履”,我这个小子——向天不敢自称帝——履是说,
学步前辈的办法。“敢用玄牡”,才敢用黑色的公牛作祭品,“敢昭告于皇皇后帝”,
代表全国的百姓,向在上面广大的、威严的、高深不可知的天帝天后祝告。“有罪
不敢赦”,我执政了许多年,恐怕自己有很多过错,不敢希望上天原谅,我若有罪,
你还是惩罚我,不要宽恕我,不要赦免我。“帝臣不蔽,简在帝心。”这句话就是
告诉禹要学习。帝是上面领导人,臣是部下,对天来讲,这个帝是天帝,自己是臣
子。这是中国过去的政治思想,与宗教精神是连在一起的。加以皇帝称天子,是上
天之子民。人世间是皇帝,阴世间是阎罗王,所以过去的皇帝,受万人之拜而不拜
人,但在祭天的时候,皇帝就要下跪,祭祖先时或到后宫见皇太后也要跪。他这里
说“帝臣不蔽”,就是说你天帝的臣子,我这个舜,年纪大了,精神不够,已无法
作天下的庇护。“简在帝心”,现在我选来一个人,可以继承我这个位置,而我所
选的这一个人,天帝也会同意的,因为他的功劳太大,对国家百姓的贡献太大了。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这是作领导人最重要的政治德性,做领导的人,自己个
人的错误,不要推卸责任,不要推给部下或老百姓。这是中国文化政治哲学的精神,
也是中国政治领导哲学的大原则,太难做到了。我自己有罪,一切处罚我承担,与
我的部下和老百姓没有关系。“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老百姓或部下错了我负责,
都由我来挑起。

    我们看了这段书,感觉到非常严重,也非常敬佩,不禁为之肃然起敬。中国文
化谈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就同佛学讲到菩萨,道家讲到神人、天人
一样。就是有好处,也绝没有一点自私,应该是大家的,好处是大家的,不是自己
的,自然一点不能要。佛家所谓布施,乃至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交给别人,这个精神
多难!所以看了这一段记载历史的资料,懂得中国的政治思想。拿现在西方来的民
主精神比较,西方思想无论怎样民主,也没有到达我们这个“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程度,这种带宗教性的自我牺牲的君主,可不容易。缩
小范围来说,如果作一个单位主管,自己的政治道德修养,能够到达这个地步,就
是最成功的人。当然对自己本身来说,会是很痛苦的,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就要担
负所有人的痛苦,自己的痛苦绝对不放在别人的肩上,而部属的痛苦,都由自己替
他承担。

                            周重九鼎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前面是讲尧舜禹三代的文化、政治思想以及作人的道理。我们文化的鼎盛,是
三代以下到周朝完成的,孔孟思想就是继承周公的思想。周朝有一著名文献为《大
赉》,就是周朝开始立国时候的重要思想(主义),他这个思想的中心是“善人是
富”。什么是真正的富强,包括家庭的富强,个人的富强,都是善人,都是好人,
各个是好人,没有坏人,这好人不是老实的老好人,是思想纯正,行为端正,一切
都好的好人,“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这就是大富。至于“虽有周亲”,
这个“周”代表了圆满,四周充满了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有很多的群众,很多“盲
目”的人跟着你。“不如仁人”,不如有一个两个有眼光的人,有仁义道德的人。
人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喜欢在矮子里当高人,不喜欢到高人里当矮子,到了高人中
间,处处不对,成天只有听话的分,看看谁都比自己行,这个味道很难受。可是从
人生中体验到,有成千上万的“盲人”跟你走,一点都不希奇,只怕有一个明眼人
对你说:“你走错了!”这就完了。历史上有许多人,当时人人捧他,真是了不起,
但后来明眼人在历史上写一两句,就把他刷下去了。所以当在台上的时候要当心,
所听的,所看的,所讲的都是顺意的,都是对的,这时切不可得意忘形。“百姓有
过,在予一人。”周朝也是三代时的那种精神,由此可知当皇帝之难。我常和美国
朋友讨论民主与帝王政治,说他们的民主政治是假的,而我们中国过去的帝王政治
思想是真民主。这也是有所本的。

                        上古的政治经济

    一种真正的学问要达到外用,在古人多是用之于政治方面。现在我们所讲的,
都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哲学的道理,现在说到上古为政的九个字: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这是写作《论语》当时,引用上古的文献。“谨权量”有两个观念,我们看到
《尚书》中《舜典》有一句话,“同律度量衡”。我们的文字越到上古越麻烦,这
也是中国文字与外国文字基本上的不同,中国文字依六书的法则而来,每一个字,
单独代表一个观念,有时一个字包括了四五个概念;外国文字要几个字母拼起来,
才表示一个概念。这是中国与西文化不同的重点之一,我们必须了解的。我们后世
年轻人读古文会觉得麻烦,就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没有从研究中国字入手,尤其
现在更是如此。

    像这里,就是说从尧舜的时代才统一了全国的“律”。这个“律”包括了两个
方面,一方面是天文的、物理的规律,就是现在所说科学性的各种“律”,包括了
历法、天文的法度等等,这是中国最早、最古老、也是最光荣的。在全世界各国,
天文学的发展,我们是最早最早的,比别人早了好几千年。另一方面就是政治制度
的各种官制规律,虽然历代都有变更,但原则上仍是一贯相承的。

    “度”可以分开来说,一种是地理方面的行度,等于现在西方文化的地球经纬
度。另一种就是长度,经济方面应用的丈、尺、寸、分等等名数单位。这是古代为
了经济上使用,求得公平合理而统一的。

    “量”,即是合、升、斗等容量的总称。

    “衡”就是称,就是称东西的斤、两、钱等等名数的总称。

    这就是在尧舜时代,已经发现,各个宗法社会,各自为政,律、度、量、衡都
没有统一,所以他要把它统一起来。我们要研究经济,研究社会发展,看二十五史
就知道了。我们直到现在,这些东西都还没有完全彻底统一,上菜场就知道,有台
尺、台斤,又和我们当年在大陆所用的不同,现在又有公尺、公斤等等,是根据西
方文化来的。现在以全世界来说,很少有已经统一了的地方,只有小部分统一了,
如装船的吨位算是统一了的,可是在各国社会自己国内所用的,还是没有统一。由
此我们也了解,人类努力了几千年,自己号称文明进步,事实这些地方,我们还是
停留在几千年前的阶段,统一的工作,还没有做到,这是以哲学的观点,看历史的
所谓进化,是一个讽刺。

    《论语》上这里也说,要“谨权量,审法度。”这个法度,就是现在所谓的制
度,各种办事的制度,要严格注意,这是第一层的意义。其第二层的意义,如果我
们不根据《尚书》记载的传统而讲,“谨权量”的权量,就是权变的意思,我们中
国文化中,尤其儒家喜欢讲究两个字,所谓“经权”之道,经就是常经,大原则不
变,永远不变的,如人之穿衣饮食是经,但吃白米或吃面包,穿西装或穿中山装,
可以随意,则是权变。“权”具有了这样的意义。在为政的大原则就是“谨权量”,
对政治权能的分辨,要非常谨慎,以个人而言,如领导一个单位,对某同仁在权力
上应该使用到什么程度,要量才而用。要非常谨慎,这也是对人事而言。“审法度”
是对制度而言。固然说为政在人,但是制度的发挥,非常重要。

                          人治法治并重

    这两句话连起来研究,在我看来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全世界都跟着西
方文化跑。其中譬如用在工厂人事管理,因为效果很好,所以将这一套又扩大到行
政方面。美国对这方面特别重视。还有一位丹麦人写了一本书,我们有人译作《领
导的艺术》或《领导的技术》,这个书名相当新颖,里面的内容,就是人事管理,
而这些东西,在我们中国文化讲来,就是“审法度”。但是这种管理用之于行政,
我们以冷静态度,不掺入任何东西来看,它的毛病非常大,就是人跟着制度在转,
人变成没有灵魂,将来这个东西的祸害非常大。可以断言,将来一定要变,不变吃
不消的。依法规来做事,人会变成机械,没有灵魂,人到底不是机械,是有灵魂的。

    回过来看中国过去的政治,是重“人治”,而人治的毛病,是往往变成独裁,
所谓“朕即国家,国家即朕。”我就是法律,生杀予夺,完全由我,就变成没有制
度。我们为什么偏重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引证和发挥?讲历史人事的经验,老实讲,
我们国家的文化,几千年来,比外国人多得多了,所以只有我们的历史值得自豪。
以我们的历史,来与西方民主自由制度下的人事管理科学方法比较,我觉得如作一
个统计的话,还是中国的人治毛病较少。古来也有不少暴虐的帝王,造成了许多错
误的领导,但是他的祸害还是少。就是以目前来说,美国对于越南的问题,为什么
弄到如此结果?不能说美国人中没有眼光远大,没有世界性的政治家。但在美国的
现行的制度下,任何一个政治家、思想家、军事领导家都没有办法。因为他们讲“科
学管理”,民主自由精神的法度把他们难住了。像我们中国有句在军事方面常用的
老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个在前方作战的大将,不一定听皇帝的指挥,
他不是不听,因为路太远,皇帝不会了解前方随时变化的情况,前方将士为了国家
的利益,他就可以视前方的实况来决定战略,对于皇帝所下不适合情况的命令,可
以不听,就不算抗命犯罪。但在西方的人事法规中就行不通。但话说回来,中国历
史上也有很多事例,大将在外,临时应变并没错,一旦班师回朝却受朝议和执法者
依法审判,就变成犯罪了。

    我们了解了这些思想与观点,再回过来看中国文化,在尧舜当时,人事与制度
并没偏废,而把这两方面“谨权量”,像天平一样,法规与人事,配合得非常好。
我们现在社会上就经常看得到,有时候去机关办事,磁了钉子,一肚子牢骚回来,
可是没有办法,因为机关里的人照法规办事,遇到法规上某一部分会互相抵触的,
上面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而给下面的人找了很多麻烦。在我们古代的人治思想,
法规因人事而变的原则,情形就两样,究竟谁好谁坏,的确难下定论。这是介绍了
“谨权量,审法度。”两句话当中,所产生的很多的联想。

    第三句“修废官”。古代官者管也,就是管事的人。严格的研究起来,中国古
代所谓作官,在秦汉以后,才变成特殊阶级,在上古时候,如国父所说的,是管理
的意思,服务的性质,是对某事的主管人员而说。“修废官”也有两层意义。第一
层意义就是说,在尧、舜、禹以后,经过殷商的阶段,政治荒废,到了周朝重新整
顿起来。第二层的意义,一个制度,一个法规,一个行政措施,依我们中国《易经》
的道理,是没有不变的。很好的计划,施行下去,到了下层,经过空间或者时间的
关系,今天这个办法对,明天情况变更就不对了,非变不可,不变就会出问题,所
以修废官等于说兴废之间要多注意。

    这三个重点把握住,了解周朝政治思想的大概规模,就好办了。“四方之政行
焉”,为什么说“四方”?中国上古的政治制度,虽说中央集权,但四方都是诸侯,
地方分治,实际上他是“中央分权”。

                          承先启后

    根据近几十年来西方文化的说法,中国上古如周朝,中央反而没有集权,地方
的权力非常大。所谓的中央集权,只是道德上的领导,思想上的领导,而行政上的
指挥,多属于地方。所以他说“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这三点注意到了,四方
之政自然行得通了。缩小范围来说,个人也是这样,一个家庭中处理事情也是这样,
中国文化向来宗法社会——族有族规,家有家规,治家之道也是一样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重点,美国人也想走这个路线,老实说他没有深厚文化基础,
是走不通的。这里引用的几句话,是说周代以后,就是这种做法。中国古代的政治
思想,是由宗法社会的基础而来的,“兴灭国,继绝世。”过去已经灭掉的国家,
万一这个国家没有后人,就要把他远支的宗亲找出来。所以周武王统一了中国以后,
分封诸侯达两三百个国家,而所封的并不全是周文王的儿子,如当时的宋国,就是
殷商的后代,许多都是曾经一度灭亡的,周武王再封建,把这种国家重新建立起来。

    这种思想一直影响到后世,如刘邦、项羽他们起来推翻秦始皇的暴政,当项家
初起的时候,还不敢自己称王,要找出楚国最后一个皇帝的孙子怀王出来,奉为义
帝。在我们现在看来觉得奇怪,项家起来就起来了,为什么要找个小孩子出来为帝?
这就是宗法社会的思想,必须要找个帽子戴上。这固然是项家的权术,但从道德的
观点看,中国人始终有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精神。后来刘邦称帝,却封赠了
项家和战国时代好些后人,这便是汉代初兴时的可爱可敬之处。

    我对外国朋友说,这是他们办不到的,拿美国来说,尽管他们没有领土的野心,
但是仍有经济市场的野心,过去我们中国帮助一个国家,尤其帮助附庸国家,平了
他的内乱,建立或稳定了他自己好的政权,就把兵撤回来,只有一个条件,岁岁来
朝。如唐初“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时代,财物上我们实际贴很多,绝没有领土或经
济的野心,这是中国文化与众不同的“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哲学思想。现在美
国既非王道,霸道也没有搞好,所以想走这个路子可走不通,结果许多的国家,像
切西瓜一样,被他切成了两半。所以我说他们到底不过两百年历史,这一方面若要
到中国来当学生,至少还要学一百年,以我们自己的文化,研究全世界历史文化的
精神,在这个对比下,就看得出来,人类应该走什么路。而周朝走的是传统的正确
的路。

    “举逸民”,所谓“逸民”,就是纣王的时代,许多人不同意纣王的做法逃走
了,避世于海外。到了周武王统一天下以后,把这些人都找回来,给他一个相当好
的位置,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与思想,这样人心就归顺了。由这三点来讲,我们看
自己的历史,过去讲仁讲义,现在讲就很难了。过去某人的家庭出了问题,朋友就
把这家庭的担子挑起来,这就是义,也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以前我们疏忽了两
个东西:一个是特殊社会的组织,另一个是宗法社会的被破坏。这相当重要,中国
人过去的祠堂,初一、十五,都召集族中的年轻人读训,那时读的尽管是清朝的圣
谕——康熙写的广训,教人如何孝顺父母、如何作好人好事,原来是作为政治的安
定力量,后来变成宗法社会非常好的中心思想。我们当时疏忽了这些东西,只有爱
好自己文化的人,感到非常严重。现在更加上思想的离析,这些东西破坏了。所以
这些地方我们要了解,这些精神,在宗法社会中,为朋友卖命,替朋友挑担子的这
些事,普遍得很。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几千年“兴灭国,继绝世”深厚文化教育的
结果。

                            养生送死无憾

        所重:民食、丧祭。

    这句话,古书上圈点的句读作:“所重民,食丧祭。”这个句读,我不同意。
不要以为古人大儒讲的话,就一定是对的,我们为真理,为了求真,对的就是对,
不对的就是不对,大儒不一定没有错,错了的事多得很。像我们这些连小儒都不够
格的经验,常有写错字的时候,学生看到也不讲,后来自己发现,问他们为什么不
讲?他们说老师写的怎会错,像这样的态度就糟糕,老师不一定就对,要多提意见。
即使我对了,学生没懂,多提意见问一声,也不算错,为什么只是听话?所以对古
人的话,也要注意。这句话是说,施政所注意的重点,在民食,人民的生活;其次
丧祭,就是送死。换言之,政治的重点.就是养生送死,这是关于经济方面的。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这里是另外四个原则。上古的政治,始终是宽,这是儒家的主张。道家则主张
宽猛并重。我们读历史读到用猛的时代,就是法治,严格的管理;宽则是讲礼治,
如历史上有名的汉唐时代。

    说到这里,想到另一个问题,近四五十年来的一般人喜欢研究明史,而且最喜
欢研究明代后半纪的历史,这事怪得很,大家为什么喜欢研究明史?是否与清代有
关?与我们推翻清朝的革命有关?其实这些都不是理由,我认为这是一种历史的风
气,如以《易经》的道理来看,这是一个怪现象。为什么我们专研究这些,不去研
究汉代怎么兴的,唐代怎么兴的,这些兴旺的气象为什么不去研究?

    汉朝的文景之治,是主张宽的,法令也宽,最初汉高祖到坝上,因为始皇法令
太严,而他与老百姓只约法三章,最简单的三点,可见汉朝的兴起,一开始就是宽
的。当一个社会经过多年的战乱,老百姓受严刑统治以后,最好的政策就是济之以
宽。汉朝到了汉武帝以后讲法治,酷吏就出来了,慢慢收紧,严起来了。这是因为
社会群众的心理,太宽了以后,容易放任,就非要用猛,非严格管理不可,政治上
运用宽的猛的手法在于人。儒家宽可以得众,而“信则民任焉”,上面领导的人言
而有信,老百姓就完全信任你。“敏则有功”,敏捷聪明,就可建功业。“公则说”,
凡事公正、公平,则大家心悦诚服。

    这篇书从一开头到这里的叙述,好像同孔子乃至孔子的弟子门人都没有关系,
只是记载了上古历史的资料,写的和前面十九篇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表示孔子的思
想,延续中国上古的传统文化,就是从这些地方来的,因此下半篇就提出来孔子的
思想。

                            从政典范论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
    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
    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
    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
    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
    之吝,谓之有司。

    这一段的文字,我们很容易看懂,剩下的问题,是做起来很难。“惠而不费”
在从政的时候很容易做到。民间有句古谚:“身在公门好修行”。做公务员有时很
容易做好事,往往一件事,一个案子决定了。坐在办公桌上想出来的一个建议,一
个办法,经上面决定以后实行起来,影响之大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最高明的从政者,
经常有这种机会,给别人很好的利益,大家获得福利,而对自己没有什么牺牲损害。
但是有的人,对这一类的事,往往不干,譬如有一个人来办事,或请求什么,而有
些公务人员连多讲一句话,指导人家一下都不干,致使许多人埋怨,结果这些埋怨
都归到领导人的身上。所以为政之道,许多“惠而不费”的事,做了多好!可是有
时候还做不到。交朋友也一样,我们常常发现帮忙朋友一件事,是“惠而不费”,
可是现在年轻人流行的话“多管闲事,多吃屁。”其实管闲事又何妨?朋友之间,
“惠而不费”的事情该多做,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随时做得到,又岂止为政!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们任劳易,任怨
难,多做点事累一点没有关系,做了事还挨骂,这就吃不消了。但做一件事,一做
上就要准备挨骂,“劳而不怨”,我觉得难在任怨。

    “欲而不贪”这句话很有道理,人要做到绝对清廉,可以要求自己,不必苛求
任何一个人。人生有本能的欲望,欲则可以,不可过分的贪求。中国文化,儒家也
好,道家也好,都主张大公,但也都容许部分私心的存在。

    “泰而不骄”是指在态度方面、心境方面,胸襟要宽大,不骄傲。

    “威而不猛”,对人要有威,威并不是凶狠,一个人的修养,真有威德,人家
看见自然会害怕,这是威,而别人的害怕,并不是恐惧,是一种敬畏、敬重之意。
如果“威”得使人真的恐惧,就是猛了。我们看历史上许多人,一犯猛的毛病,没
有不失败的。

    这五美包括了为政和作人处世的原则,我们自己对五美作了解释以后,看孔子
的解释,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这等于现在的民主
政治,就老百姓所需要的,所要求的福利而利之,这就是惠而不费,取之于社会,
用之于社会。“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同样的使用劳力,以对老百姓利益有关
的事而劳动老百姓,就不会有人怨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所要求的是仁,
而得到了仁,还有什么其他的贪念?所要求的正当本分,而达到了目的,就没有分
外之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之人处在任何环
境当中没有多与少的观念,如待遇的多少、利益的高低等等观念,也没有什么职位
大小的观念,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轻慢,一件小事情,往往用全力。佛学中有句话非
常好:“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
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
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
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
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下面讲到态度:“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
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这还是就外形论,关于内在的意义,我们说过
了。现在根据文字表面来说,一个人衣冠端正,礼貌威仪都到了,别人无论是远瞻
或近看,各个都生敬畏之心,这就是威而不猛的道理。

                                四恶

    对于五美,在我们自己的研究以及孔子本身的解释都了解了,下面是孔子解释
四恶:

    “不教而杀谓之虐”,对部下,对学生都是如此,如果没有教导他,他做错了,
我们要自己负责。人并不一定对任何事情都有经验,而教了以后,改不过来,才可
以处罚他。“不戒视成谓之暴”,这个“戒”就是告诫。对部下事前不告诫他,到
时候又要他拿出成果来,要求太高,不合情理,不可以,这就是非常要不得的事。
“慢令致期谓之贼”,对于法规、命令,处以轻慢的态度,不在乎。“慢令”就是
现在所谓玩弄法令。“慢令致期”,自己玩弄法令,而希望别人达到目的,完成任
务。符合你的期望,这就是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为政之道,
一切事情都要想到,我所需要的,别人也需要,假使一件事临到我身上,我会很不
愿意,临到别人身上也是一样,这是“犹之与人也”,比之自己与人家相同。“出
纳之吝”——为政与经济分开来——就是怎样节省或放开来用,这个分寸,各有专
门负责的人,该用则用,该省则省。

                            学至三知的结论

    上面是孔子答复了子张的五美四恶,下面是全部《论语》二十篇的结论了。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
    人也。

    古代中国人讲三理,本来三理的“理”是礼,中国文化有三礼,即“周礼、礼
记、仪礼”为三礼。宋明以后又有三理的说法,读书人必须懂三理,是“医理、命
理、地理(堪舆)”这是由孝道的观念来的。知识分子要懂得这三理,因为父母病
了,自己要懂得照顾,这就要懂医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要懂算命。父母
这年有问题,为儿女的要特别小心。万一出了事,要找个好风水,就得懂地理。

    因此有一位朋友精于算命的引用这句话,说孔子主张知识分子必须懂得算命,
实际上孔子这句话,并没有提到算命,孔子的时代,还没有用八字来算命的事,用
八字算命兴起在唐代,严格说来早一点在南北朝才有,中间加上了印度传过来的文
化,如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的动物生肖,是由印度传来的,我们原来只有地
支,没有配上这些动物,东汉以后印度传来了这一套,到唐代才形成算命的学问。
而算命之术分许多大派,同样的八字用这一派方法算很好,用另一派方法算又很坏。
在算命者说来,历史上最好的命是乾隆,他八字内地支涵的四个字是“子、午、卯、
酉”,叫作四正的命,乾隆的命好,历史上的皇帝,没有比他更舒服的,六十年的
太平皇帝,活到八十几岁,所以自称十全老人,样样好,只有当这种皇帝还蛮舒服,
历史上其他皇帝,没有一个不忧患的。可是有一个人的八字和乾隆一样,同年同月
同日同时生而为叫化子。那么这个命怎么去算?像这样的算命例子多得很,算命的
人却说,因为地区不同,乾隆生在北方,那叫化子生在南方。在空间上,同一房间
两张床上出生的,还是有差别,这叫移形换步。变动一步,所看的对象,形态就变
了,形态变了,结论就不同。如果要讲这一套,那么一个人连路都不敢走了,这中
间就有一个道理,所谓“魔从心造,妖由人兴。”

    孔子所讲的命,其真正意义,指宇宙的某一法则,人事、物理、历史的命运,
时间空间加起来,形成这一股力量的时候,人对他没有办法转变,这就是命。现在
我们称它为“时代的趋势”。势在那里的时候,像汽车那股动的力量还没有完,没
办法停止,历史时代有他的前因后果,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会形成这样?所以这个
“命”很难讲。就现代来说,我们的八字早已算好了,不过不是生辰八字,而是“生
于忧患,死于忧患”八个字。中国古代有“天命之谓性”的“命”又是另一种解释,
解释作宇宙生命之命,如果我们把《论语》中这一句解释作生命之命,又牵涉到哲
学问题了,而命运之命包括了哲学与科学的问题,也是非常难研究的。孔子这里说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不知道时代的趋势,对于环境
没有了解,不能有前知之明,无法为君子。

    “不知礼,无以立也。”这个礼包括了文化,以前我们再三的解释过了,不多
说了。简单说,一切礼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道理、人生道理要懂得,假使不懂,
就无法站立在这人世间,就永远跟着环境转,自己没办法特立独行。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照文字解释,不知道说话,无法作人。人怎会不知
言?各个都会说话,这个“言”就代表言语文化,比如古人先贤告诉我们的话,我
们不能深切真正了解,就无法作人处世。如《论语》,是孔子的人生经验,告诉了
我们,不懂,就不知怎样作人做事。

    这一节书到此结束了,就是自“子曰:学而时习之。”开始,全部《论语》二
十篇连起来,都是学问。学问不是知识,不是文字,学问是拿人生修养来体验,随
时随地来学习,才能达到“知命”而“自立”的境界。这样,才能算是“知言”,
才不是白读了《论语》。我认为《论语》的精神大致是如此。对与不对,我也不知
道。我的学识止于如此,如果明天更有深造,那又另作别论了。——一笑——。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