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下论)
微子第十八


    现在讲《微子第十八》篇,这一篇和第八篇《泰伯》有相呼应的作用,也可以
说,这两篇是连续的。《泰伯》篇是上论接近结论的一篇,《微子》这一篇则接近
了下论的结论。这篇所记载的,都是与孔子当时的学说思想有关的事情,所以记载
中完全用孔子的话的地方就少得多了。而是记载一些与孔子思想有关的个人历史。
这篇东西可以很快研究完,但篇中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先说本篇的问题所在。本篇题目是“微子”,而微子、箕子、比干这三个人,
在周文王、武王要革命的时候,都是纣王的大臣,也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箕子
后来封于高丽,就是现在的朝鲜,所以朝鲜的文化,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遗留,朝鲜
的民族,也可以说是箕子的后代。当时箕子把中国文化的阴阳、八卦、五行、天干、
地支这些东西,流传到高丽,所以韩国的国旗,用的是《易经》八卦中的四卦:“乾、
坤、坎、离”。就是代表天、地、日、月,也可以说整个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这是
箕子所传的。这里所提的微子、箕子和比干,他们是殷商的贵族,纣王的尊亲。为
什么要首先提他们,而且这一篇的最后结论,提到周朝能够兴起来,“周有八士”,
八位了不起的人,辅助了周朝兴起来,这八士当中还没有提到姜太公、周公,他们
还不在八士以内。而这一篇的中间提到许多隐士,隐士并不一定是殷纣时候的人,
有许多还属于孔子同时代的人,全篇的编辑路线是这个样子。如果从表面上看这篇
书,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看这些书,很多人认为这是为专制领导者帮腔的,因
而有各种的毁谤。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有一点,从表面上看,这中间又有
许多是反孔子的。所谓“反”是我们现代的说法,事实上是与孔子的观点,至少是
站在两方面,这里都老实地记载下来了。所以我们读书,有时不可被表面文字骗过
去。

    其次,我们要研究这篇书为什么要这样编?第一它是说明创造历史,创造时代,
完全是属于“人”的问题,等于说英雄可开创时代。在一个时代中有人才,这个时
代就兴了,人才衰落了,这时代也完了。第二点用人的问题,一个领导者能鉴识人
才,培养人才,他的事业是成功的,如果不认识人才,不知道培养人才,事业一定
是失败的。第三点关于个人的,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至少过去是如此,将来社会怎
么变,就很难说了。过去的时代,个人的立身出处非常重要,也就是第一步站出来
很重要,所以有人一辈子当隐士。

                          隐士与历史文化

    有人说中国过去的隐士,就是西方文化中自由主义者“不同意”的主张,他不
反对,反正个人超然独立,这是民主政治的自由精神。这个比方表面上看起来很对,
实际上还是不大对,因为中国一般知识分子中,走隐士路线的人并不是不关心国家
天下大事,而是非常关心,也许可以说关心得太过了,往往把自己站开了,而站开
并不是不管。印度的思想,绝对出家了,去修道了。就一切事务不管;中国的隐士
并不是这种思想。我们研究中国的隐士,每一个对于现实的政治社会,都有绝对的
关系,不过所采取的方法,始终是从旁帮助人,自己却不想站到中间去,或者帮助
他的朋友,帮助他的学生,帮助别人成功,自己始终不站出来。在中国过去每一个
开创的时代中,看到很多这样的人。

    最有名的如明朝朱元璋开国的时候,能够把元朝打垮,当然中间是靠几个道家
思想的隐士人物出力,正面站了出来的是刘伯温,背后不站出来,故意装疯卖傻,
疯疯癫癫的人有好几个,如装疯的周颠,另一个是铁冠道人,这是著名的,这些人
朱元璋都亲自为他们写过传记。正史不载,因为正史是儒家的人编的,他们觉得这
些人太神奇了,这些资料都不写在正史中。尤其是周颠这个人更怪,既不是和尚,
又不是道士,一个人疯来疯去的,与朱元璋的交情也非常好,每逢朱元璋有问题解
决不了的时候,他突然出现了,告诉解决的办法。有一次朱元璋还测验他,周颠自
己说不会死,朱元璋把他用蒸笼去蒸烤,结果蒸了半天,打开一看,他等于现在洗
了一个土耳其浴,洗得一身好舒服。从此朱元璋告诉部下,不可对周颠怠慢,这是
一个奇人。像这一类的人,也属于有名的隐士思想一流的人物。

    中国过去有道之士,可以不出来干涉现实的事,但他非常热心,希望国家太平,
希望老百姓过得好,宁可辅助一个人做到太平的时代,而自己不出来做官。等到天
下太平了,成功了,他的影子也找不到了,他什么都不要。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这
一类的人非常多的。当然正面历史不大容易看到,从反面的历史上,可以看到很多,
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这些人。就拿王阳明来讲,他所碰到的与普通人的生活及观念
不同的异人也很多。

    本篇当中,就说明了虽然是隐士思想,明知道时代不能挽救的时候,他们站开
了,但并不是消极的逃避,等于是保留了文化的精神,培养后一代,等待下一代。
最有名的,如唐代的王通,我曾经提到过很多次,他的学生们在他死后私谥他为“文
中子”。在隋炀帝的时候,他本来有志于天下,自己想出来干的,但与隋炀帝谈过
话,到处看过以后,知道不行,回去讲学,培养年轻一代。所以到了唐太宗开国的
时候,如李靖、徐世绩、房玄龄、魏征这一批唐代的开国元勋,文臣武将,几乎都
是他的学生,所以开创唐代的文化思想,文中子是最有功劳的。可是我们读唐代的
历史,还没有他的传记,所以后人还是怀疑文中子的事迹,是不是真的,否则为什
么没有他的传记?最后经过考证,原来文中子的儿子,得罪了唐太宗的舅子,也是
一位很有名的大臣,人也很好,不过在学说思想上意见不同,所以后来修唐史的时
候,就没有把文中子的思想摆进去。因此文中子死后,他的谥号,还是朝中这班大
臣,也就是他的学生们私下给他的。历史上有名的“自比尼山”故事,就是说不仅
他的弟子,连他自己也自比为当代的孔子。而实际上以功业来说,也许他比孔子还
要幸运,因为孔子培养了三千弟子,结果没有看到一个人在功业上的成就,而文中
子在几十年中培养了后一代的年轻人,开创了唐代的国运与文化。

    像这一类,也属于隐士之流的思想,明知道时代不可以挽回了,不勉强去做,
不作儒家思想的“中流砥柱”——人应有中流砥柱的气概,但能不能把水流挽回呢?
这是不可能的,只可以为自己流传忠臣之名而已,对时代社会则无法真正有所贡献。
道家说要“因应顺势”,这类人的做法,就形成了后世的隐士。本篇记载了很多隐
士,孔子当时所遇到的,是孔子在他们面前吃瘪的,也是孔子正面和他们冲突的,
这冲突并不是吵架,是意见冲突,思想的幽默,可见他们也非常了解孔子,也认为
孔子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错误,各走各的路线,这是本篇的第四个要点。

    结论下来,这一篇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历史哲学的一种观点,第二个重
点是个人的立身处世,自己的人生观,人生哲学,究竟该走哪条路线。虽然这种观
念与思想,在本篇的文字中,一个字都没提到,而事实上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我们
把全篇研究完了,对自己应该是个很好的借镜,可作为一个参考。把本篇的精神与
重点报告完了,下面就比较容易研究,不像以前的各篇,每句话都要作很多的发挥,
这里差不多每一观念都作了整个的发挥。现在我们讲到本文了。

                            众鸟高飞尽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这是殷纣引起了西周革命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纣王是很暴虐的人,因受悠久文
化的影响,还是有很多忠臣,可是几个人向他建议,(古代下对上为“谏”,上对
下为“劝”,现代通用为“建议”了。)而纣王无道,不听这些建议,把微子废掉,
离开宗室了,后来微子的后代,由周朝封于宋,就是春秋战国时的宋国。这就是中
国文化的特色,“兴灭国,继绝世”。周朝起来革命,成功以后,并没有对纣王之
后灭绝,还一定把前朝的后人找出来,使他们继承祖宗的香火。箕子是纣王的叔父,
也被降为奴役,箕子后来还是没有死,带了殷商的文化,由辽东渡海到朝鲜去了。
比干是被纣王杀死的。这三个人都是纣王时代的忠臣,而遇到一个这样暴虐的君主。
时代的衰败挽不回的时候,走的走,被关起来的关起来,死的死。孔子认为这是古
代的忠臣,虽然他们本身死了,可是对于国家文化的精神,永远留下了千秋万代的
榜样。所以称他们是殷商时代的三位仁人,成仁取义的人。

    下面跟着说到柳下惠,鲁国的人,大家都知道柳下惠“坐怀不乱”,这还是小
事情,历史上坐怀不乱的男人或女人有很多,不过古人以柳下惠作标榜,我们也不
必再另外举别人的例子了,而坐怀不乱并不是柳下惠最高的一面,他最高的一面在
这里: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
    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作士师,等于所在管刑法的官,勉强比作现代的司法部长或最高法院院
长。他三次上台,三次都被罢免下台,于是有一个人对他说,你先生何必一定要在
鲁国做事,出国去吧!你自己国家不要你,何必一定干,到别的国家说不定有更好
的地位。柳下惠答复他说,一个人终身行直道,思想、行为、做事完全直的,走正
路来做人家的部下,在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做事,都是一样会有问题,都要吃亏,会
被挤下来的。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手段来取得地位,以得功名富贵为荣耀,并不
想真为国家社会做事的,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父母之国呢?祖宗都在这里,一样可以
做事。换句话说,随便在哪里,决不走歪路,而走正路,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比较
困难的。柳下惠的人品就在这里,为了贯彻人格的思想,为了贯彻传统文化以正道
事人,以正道立身处世,忽视于功名富贵,那是身外事,并不在乎,这是他的人格。
这里先记载他的事情,后面孔子还要提到他的。

    为什么把柳下惠的事放在微子、箕子、比干三人的记载后面?柳下惠并不是殷
纣时代的人,而是春秋战国孔子这一时代的人,还可能稍稍早一点,比孔子大几岁,
不过已是一个天下闻名了不起的人物,这里先记载他的事,柳下惠的这几句话,也
说明了前面三个人的事情。所以中国的古文,如《论语》的文章一看起来好像是法
律的条文,一条一条,好像连不起来,实际上仔细一读,它是长篇文章,连接得非
常好。换句话说,微子、箕子、比干、有的愿杀身以成仁,如比干;被赶出去就走
了,如微子;为奴就为奴,如箕子。为什么他们不弯一弯呢?态度稍微改变一下,
去拍个马屁,也会好好用他们,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皇族。可是他们为什么不这样
做?这就说明个人作人也好,在国家社会中立足作一普通人也好,大原则上人格的
重要。反过来,就是如果以枉道事人的话,随便哪里都可以干,如果坚持以正道、
直道事人,又何必离开?所以引用柳下惠的这几句话,等于是为上面三个人的事,
作了一个注解,这就是《论语》的编辑方法。

                              王不留行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
    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齐国,那时期国的国君,(就是齐国的诸侯,我们随便讲,
叫他国君,是借用的名词。)正是景公的时代,有一度,他的首相是有名的小矮子
晏子——晏婴,这个人品德很好,学问也很好,在历史上是名宰相,了不起的忠臣,
也很清高,样样都很好,并且自己著了一本书——《晏子春秋》。另一个更早一点
的名臣管仲,也是齐国大臣,著有《管子》,这两部书现在都流传着,当然,其中
内容真伪杂陈。孔子到了齐国以后,齐景公本来想用孔子,可是晏子不同意,怕因
此自己不能在齐国立足。不过这个问题的资料并不很充分,晏子是不是那么嫉才的
人是一个问题。其次,涉及齐景公本身的问题,不过历史上有说齐景公是受了晏子
的影响才这样的,但是要注意,当时齐国与鲁国的邦交并不很好,所以后来引起了
战争,齐国准备打鲁国,鲁国一定打不过齐国的,孔子这个时候,很为自己祖国的
危机着急、彷徨,准备自己出国,去国际上想办法的。后来由子贡出面,在各国走
了一躺,扭转了整个国际的局势。

    当时齐景公对孔子非常好,不过不能用他,所谓不能用是外交辞令,齐景公也
没有当面告诉孔子:“老先生,你是了不起,我想用你,可是我不会用你啊!”这
就太难堪了,他不会那么做,这只能利用别人来透露,所以齐景公所说“若季氏,
则吾不能。”这季氏,就是鲁国的季家。但季家对孔子非常好,孔子一班学生在季
氏兄弟下面做事的也很多,虽然季氏对孔子恭维,可也没有重用他。现在景公就把
话透露给孔子,像季氏一样的对孔子则我不能,我要就重用他,如你孔子愿意永远
住在我齐国,我愿如季家的兄弟一样的待你,虽不重用也不冷淡,恰到好处。齐景
公并说明采取这个态度的原因,只说是自己年纪大了,没有雄心,不想称王称霸了,
假如是年轻的时候,孔子来到我齐国,我一定重用他,这个话一传到孔子耳里,当
天孔子就走了。

    我们看古代的记载,文字非常简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吾老矣,不能用也。”
这句话,使孔子马上就走了,如果写小说,这中间一定还有许多故事。孔子为什么
立刻离开?可见左右有人妒忌,从旁说了闲话,孔子不马上走,说不定有人会害他,
这也可以说齐景公很爱护孔子,因为自己国内的政权以及其他一切等等,所形成的
环境,的确没有办法用他,所以说:“吾老矣,不能用也。”只好这样暗示他,因
此孔子听了以后,赶快就跑了。

    这一段为什么放在上面两段的后面?假使以普通的方法读《论语》,读一辈子
也白读了,如以历史人生的观点来读,就和上面两段的意义与精神是一样的,一个
人的立身出处,当环境不容许的时候,就毅然决然而去,所谓“飘然远引”,没有
什么留恋的。人生为了什么呢?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能对社会人类有所
贡献,绝不为现实的功名富贵,乃至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也说明柳下惠的
道理,也是说明殷朝三仁的道理。

                              江山与美人

    上面是说孔子离开齐国的关键,下面是说当时孔子为什么离开鲁国: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原来齐国想出兵打鲁国,在这以前,孔子曾经一度当司寇,国际上各国诸侯都
很害怕,鲁国如真起用了孔子,就不得了,大家想尽了办法,用各种手段,使孔子
下台,同时国内的环境也不许可他展开抱负,所以干了三个月就下来了。后来齐国
为了使鲁国更趋衰弱,以现代话来说,就利用了女间谍,选了一批非常漂亮的名女
人(为女乐),送给鲁定公,当时孔子主张不能接受,否则鲁定公这个人靠不住,
意志会沉迷下去,影响到国家。而当权的季桓子,自动先接受了齐国的女乐,果然,
政府规定每天必定举行的早朝——朝会,都接连三天不开,大家去看女乐了。孔子
一看这情形,知道齐国这一手很厉害,鲁国的前途完了,孔子马上出国了。

    孔子去鲁、去齐这两次的离去,说明了一个人的去留之间,是非常有分寸的,
中国文化讲究的,一个知识分子、读书人,立身处世,进退之间大有分寸,绝不会
顾虑到生活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过去每逢过年,很多家庭无论作装饰,或是附
庸风雅,都会悬挂朱柏庐《治家格言》,治家格言中:“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
君国。”是很有分量的名言。

    为什么要出来做官,现代叫做公务员,现在公务员的观念和以前官的观念,的
的确确两样,所以有时候拿现代的公务员比过去的官,我也认为大不妥当。过去一
个读书人,十载寒窗,一旦考取了功名,那真有味道,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出
来时还要鸣锣开道,老百姓还要回避,坐在轿子里比汽车舒服得多了。最小的官是
典史,勉强等于现在县里的警察局长、监狱长,这是编制内的人。皂隶之类都不在
编制内,由县令自己想办法在节余项下开支。以前一个县衙门里,编制外不过一二
十人办事。像清朝康熙时代,全国官吏,上自宰相,下至地方小吏,只有一万七千
人,而做了那么多事。这个问题我们今日还是值得研究的。那个时候,考取功名出
来做官的,四万万人中只有一两万人,的确是很光荣。现在当然两样了,是公务员,
替人服务了。但是大家还有一个毛病,把公务员与官的观念始终混在一起,如果这
一点真正分开了,搞清楚了,那好办了。很遗憾的,几十年下来,这一点还没有搞
清楚,以致产生了政治上、社会上很多纠纷。

    讲到这里,我们知道,古人对于该不该出来当官,所谓立身出处,是很慎重的。
现在我们的教育变了,每一个考进来的,都是为自己的职业问题着想,这是美国化、
西方文化的影响,所谓杜威等人的思想,“生活就是教育”,他们教育与生活、技
术配合在一起。人家的文化基础同我们完全两样,我们今天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文化
精神,对别人的也没有搞清楚,别人的东西是不是适合我们的国情,今天还在考验
中。今日考进来的学生,目的是为了职业,既然为了职业,那么做医生是职业,做
公务员也是职业,职业的下面,就只有价值问题,也就是待遇如何?首先问划不划
得来。过去我们的思想,从不考虑个人待遇问题,所谓“为官心存君国”,讲好的
一面,是牺牲自我。为什么要得到权位?是为了实行自己的理想,好替国家做一番
事,如此而已。在历史上许多大臣,死了以后可怜得很,像秦桧害死岳飞,抄家的
时候,什么都没抄到,破书而已,像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重大问题。

                            凤凰离乱不如鸡

    现在接下来,是孔子离开鲁国以后,周游列国,到处为文化,为人类的思想在
努力。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
    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
    不得与之言。

    孔子碰了一个钉子了。楚狂接舆是道家人物,是楚国一个著名装疯的狂人。狂
人并不是疯子。过去说的狂,就是满不在乎,有点像现在的嬉皮。美国前几年流行
的嬉皮,他们所画的祖师爷,都是我们中国人,其中两个是禅宗的和尚:寒山、拾
得,留长发拿扫帚的;还有像楚狂接舆,也是他们的祖师爷。还有我们晋朝的刘伶、
阮籍两个爱喝酒的,这些人他们都供起来,自称是他们的祖师爷,这是他们学中国
文化的一点点皮毛。所以楚狂并不是一个疯子,接舆是他的名字,道家的书与“高
士传”都说他姓陆,陆接舆说是楚狂,也是道家著名的隐士,学问人格都非常高。
孔子碰到他时,他就唱着歌过来了。歌是故意唱给孔子听的,他没有直接说孔子,
而说“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人说麟、凤,有时候代表人中之君子,或者是
天下绝对太平,时代有道的时候,就可见到走兽中的麒麟、飞禽中之凤凰,乱世的
时候就看不见。不过后世一般人认为没有这两种东西,把长颈鹿叫做麒麟,对不对,
也很难讲。这两样东西,是中国文化的标志。还有一样就是龙。现在楚狂是用凤来
比孔子,他说凤啊!凤啊!你倒楣了,这个时代出来干什么?过去的错了,你就算
了,未来的你还是可以改正。这两句话的含义是很深很深的。大而言之,也可以说
是历史错了,是不能挽回的,但是你不要去怀念那过去的历史,应该开创未来的。
不过他唱给孔子听,这个意义很深远,等于对孔子说,你老是想把这个时代挽救过
来,这是挽救不了的啊!算了吧!算了吧!这个时候想出来挽救这个时代,是危险
极了,你这时如想出来从政,你可免了。孔子一听,知道不简单,赶快停下车来,
想跟他讲话,可是这个“狂人”一看见孔子停车,知道孔子要来和自己说话,就加
快脚步溜了,避开了,使孔子永远无法跟他说话,也是他懒得跟孔子讨论。

    楚狂这个人是有名的隐士,给孔子碰一个很大的钉子,如说他对孔子不欣赏,
他偏要来唱这首歌给孔子听,可见他是有心的,孔子晓得,孔子懂他,下来想向他
请教,可是他又走开了。历史上隐士们都这样,做了许多怪事,点到为止。这是孔
子碰到了和他唱反调的第一个隐士。在这一篇里,这些唱反调的统统出来了。

                          处处关津处处寒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
    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
    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
    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
    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长沮和桀溺,是两个隐士,一对好朋友,在并肩种田,孔子经过那里,不知是
有意或无意的,教子路去问路,问过江的路口,这“问津”是这篇文篇的“点题”,
我们中国以后的文字上,所谓“指点迷津”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长沮就先反
问子路,你替他赶车的那个老头子是谁?这是明知故问。子路说,坐在车上的是我
的老师啊!鼎鼎大名的孔丘。长沮说,就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子路说,是啊!就是
他。长沮说,既然是孔丘,他当然知道该怎么走,还要来向我们问路吗?他这话答
得很妙,子路问的是车子应该走向哪里的路。长沮答的不是车子走的路,是人生之
路,长沮的意思是说这个周游列国、到处还要传道的孔子,他现在“路”都不晓得
走吗?他这个话是很妙,很幽默的。

    子路问不出道理来,就转过头来问桀溺,桀溺却反过来问子路,你是什么人?
子路说,我名字叫仲由。桀溺说,你就是鲁国那个糟老头孔丘的徒弟吗?子路说,
是的。桀溺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滔滔是形容词,现代语汇就是潮流,当
潮流来时,海水一涨,浪花滔滔滚滚,不管好的坏的,统统都被浪头淹没了。天下
皆是也,就是说现在全世界都在浊浪滔滔,一股浑水在流,这情形又有谁能够把它
变得了,那洪水泛滥的时候,时代的趋势来了,谁都挡不住,并且他告诉子路:“且
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这句话中的“辟”就是“逃避”的“避”;
“辟人之士”,是指孔子,避开了鲁国,鲁国政治太乱,自己的国家他救不了啦!
为了想实行自己的理想,到处去看,是避开乱的社会,另外想找更好的环境,为“辟
人之士”。桀溺是告诉子路,你跟着孔子这样的“辟人之士”,可是人是避不开的,
如现在的和尚出家,神父的入会,反正都没有离开社会,不过换了一个生活。哪里
出得了家?真出家谈何容易?真出家就是桀溺说的“辟世之士”,连这个时代都抛
开了。离开这个社会,跑到深山里去,不和任何人打交道,这就是出家吗?永嘉禅
师曾经说过,当你的心不能平静的时候,跑到深山都没有用。不要以为到了山里,
就是出家修行,有时候看到风吹草动,心里都会烦起来。如果把自己的心修平静了,
在任何热闹的地方,就和在山林中一样的清净,这是基本的道理。所以这一段桀溺
对子路说,你与其跟着孔子一样,觉得这里不对,就离开到另外一个社会,其实时
代是逃避不了的,还不如像我们一样,自己忘记了这个世界,忘记了这个时代,种
我的田,什么都不管。他说到这里以后,再不说话了,拿起锄头,还是不停地种他
的田。

    子路碰了钉子,就回去把经过报告孔子,孔子听了心里很不惬意,脸色变了,
很落寞也很难过的样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后世自命为儒家的人,抓住这句
话作为把柄,认为道家这些隐士都不对,说孔子在骂他们是禽兽,这些人没有国家
的观念,不是人,是禽兽。这是后世的解释,但我否认这种解释,后世的儒家根本
解释错了。我的看法,孔子非常赞成他们,孔子这句话不是骂他们,因为上面有句
“夫子怃然曰”,孔子心里很难过,很落寞的味道,所以告诉子路:“鸟兽不可与
同群。”鸟是飞的,兽是走的,而且鸟是海阔天空由他飞,兽类之中,绝大多数野
兽都在山林里,不在人类的社会中,飞的与走的不能摆在一起,换句话说,人各有
志,各走各的路,远走的就去远走,高飞的就去高飞。孔子接着说,其实我很想跟
他们一样,走他们的路线,抛开天下国家不管,我还不是跟他们两个人的思想一样
的。换句话说,都是在忧世的,担忧这个国家,担忧这个时代,担忧这个社会,这
种忧都是一样的,问题只是做法两样。他们可以丢下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不管,只
管自己种田去,可是我丢不下来。假如说国家社会上了轨道,我又何必来改变它呢?
就因为时代太乱了,我必须要牺牲自己,来改变这个社会的潮流。这就是孔子!所
以我们知道孔子走的路线,比这些隐士们走的路更难。明知道这个担子挑不动的,
他硬要去挑。

    我们这里引述历史一件事来补充说明:宋代王安石上台了,苏东坡这批人和他
的意见不同、分歧,形成了后来著名的“党祸”,而王安石所用的人都非常坏,所
以这班正人君子都纷纷辞职。当时有人主张最好不要辞职,因为王安石下面这一批
人,将来一定要把事情搞坏的,你多占一个位子,使他们少搞坏一点,这就做了好
事。这就说明挑这种担子很难,明知道要坏,可硬是不走开,占住一点,少坏一点,
虽然不能积极的挽救,也是消极的防止,孔子走的是这个路线。

                            如此风波不可行

    下面又来一个: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
    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
    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
    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
    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
    知之矣!

    子路有一次跟着孔子后面走,大概脱了队,落伍了。“遇丈人”,碰到一个老
头子。“丈人”不是岳父,古代丈人是对长辈的尊称。过去写信,对父执辈称世伯,
自称世晚或世侄,但有的与父辈没有交情,而年岁地位又比自己高得多,这时就尊
称对方为“丈”,就是长者、前辈的意思。子路碰到一位老先生,用他的拐杖,挑
了一些编织竹器的青竹篾藤,子路就问他,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这个老头子可骂了
子路一顿,什么你的老师?这种人光在那里吹牛,也不去劳动劳动,连五谷都分不
清楚,一天到晚只在那里用头脑,用嘴巴吹牛,我才不认识你的什么老师。老头说
完,把拐杖往地下一插,在那里芸田,手扶着杖头,用脚把禾苗周围的草,压到泥
土下去。子路搞得没办法,被他的气势慑住了,拱手站在那里恭恭敬敬的不敢动。
于是这位老头子带子路回家,留他住下,还杀鸡,做了很好的饭,很丰盛的款待他,
而且还教两个儿子来做陪客。第二天子路找到孔子,又报告了经过。孔子说,这是
一个隐居的高人,教子路回去找他,可是子路到了那里一看,这位老先生搬家了。

    关于这些隐士的事情,儒家记载得很有限,我们如果看《高士传》、《神仙传》
这一方面的书,则这种人很多。如佛家禅宗的隐山和尚,这是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唐
代的故事:有两位很有名的大师,出门“行脚”。“行脚”是佛家的术语,就是到各
处参访有道德学问的高人,这两个和尚走到一个深山里面,在溪水中洗脸,其中一
个是洞山,告诉另外一个密师伯,这山中住有高人。密师伯说怎么知道?洞山说,
我们洗脸时不是看到一片菜叶子,随溪水流下来吗?可见上流有人。于是两个人就
去找,虽没有路迹可循,但终于找到了这个隐山和尚,搭了一个茅草棚,一个人住
在深山,于是这两个和尚跟他谈道,他们谈得相当投机。后来,这两个和尚就走了。
但在半路上一想不对,多年来难得一见的高人,隐居在这里,实在太可惜了。于是
第二天回去找,找不到了,连茅草棚都烧掉了,只留了几首诗在那里,最后两句说: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像这样所谓隐士思想的人物,在中国历史
上很多,并不是灰心,灰心就自杀了,而多半是很有修养的人。

    子路找不到这个荷蓧老人,回来告诉孔子后,谈起这件事有所感想——子路不
是一个绝对莽撞的人,他跟孔子这么多年,孔子也很欣赏他,所以他讲出一个道理
——他说,一个知识分子,有学问有能力,不肯出仕贡献给国家社会,(这里要注
意,“仕”的观念,在春秋战国以前,是为对国家有所贡献而出仕,后世是为了自
己的功名富贵,出来做官为出仕,完全是两回事。)不合于义。社会有社会的秩序,
长幼的阶级,父是父,子是子,人伦的阶级不可废,家庭父母子女的秩序都不可乱,
更何况国家社会的政治体制,怎么能废?假使废了,社会就没有型态、没有秩序,
不成社会了。这些隐士思想的人,欲洁身自好,把自己身心人格搞得很清高,自己
有自己的观点。社会中有许多人也是这种个性,这种人是守成的第一流人才,可是
教他去开创,那就糟了。开创事业的人,好的要,坏的也要,而且要准备接受坏的,
天下好的名声固然好,有时候为了成功一件事业,往往要担负很多坏名声,其实很
冤枉。但是能够挑得起来,就很难了。这种做法,比洁身自好还更难。所以我们常
常感到任劳任怨难,尤其当主管的人更是如此。创业的人,第一个修养要能够任怨,
但不是手段,要是一种德行才行。所以洁身自好的人,多半是隐士。子路这时可有
个感想,认为洁身自好的人,乱了人伦之道,把一切都丢开了,只管自己。也可以
说,是绝对的个人自由主义者,对于国家社会并无贡献。所以子路说,君子的出仕,
并不是为了自己想出锋头,而是为了贡献给国家社会——“行其义也”。看了这些
隐士们,就晓得“道之不行”了。因为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多半喜欢走隐士的路线,
觉得救不了时代,就做隐士,向后退,不敢跳下这个浑水去。大家都像这个样子,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头脑太清明了,看清楚了,不愿来淌这个浑水。所以子路说
他懂了,搞不好了,他知道跟孔子这位老师所走的路线,自始至终,永远都是自我
牺牲,因为其他的知识分子,多半只管自己了。

    上面到这里,等于告了一个段落,下面一章就等于引用孔子的评论了。先说逸
民,古代逸民也近于隐士,在历史上,后来引用孔子这句话,有“逸民传”。尤其
清朝的历史,对于明朝的许多绝对不投降,当然更不肯出来做官的知识分子,像王
船山逃到湖南的山里去了,像陕西的李二曲、江苏的顾亭林等等,硬是不出来,当
然也没有被杀,这一类人在清代的历史上留下来,就列入“逸民传”中,当然不是
二臣,二臣就是投降了的,逸民是很高逸的,这又与隐士有所同而又大有不同之处
了。

                              穷达行藏

    现在继续讲《微子第十八》,今天说到“逸民”这一段。上次说过,这一篇所
讲的,等于是历史人物的报道,也反映出立身处世的道理,一种走入世的路,一种
走隐逸的路,当隐士为出世之路。不过中国过去的隐逸之路,并不完全是消极的,
以旧文字来形容,可用“有所待也”四个字。他们不是为个人利益有所待,只是想
为国家社会有所贡献而有所待,虽然同入世的人看法两样,角度两样,但都是有所
待。因此,隐逸的路线也可说是积极的,他们救人救世的目标是一致的。可是这一
类人,和孔夫子正面对照起来,显出两个方向。这一片里大部分都是说隐逸的,孔
子提出来: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
    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
    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
    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孔子认为这批逸民们,最值得钦佩的,确定了人格,立志不变,自己认清楚了
一个主义、一个思想、一个目标。他这个人格不管什么环境,永远不变,不动摇,
同时不辱其身——这四个字是很难的,拿社会的现象与历史作一个对比,就会知道,
历史上有许多人降志辱身。有人在一个时代变更,尤其国破家亡的时候,例如宋末、
明末时期,有很多人,或为了怕死,或为了一己的功名富贵而降志,降志而后辱身,
招来不知多少侮辱,被人看不起。但是话说回来,有许多人还以辱身为光荣的,对
这种人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同时由这点,也可以了解我们中国思想文化,对于人
格教育的建立是很重视的,再说不辱其身的事例,我们但看社会上许多人,虽然发
财了,但是乃由降志辱身得来,也是很可怜!对于不辱其身的定义,广义的是坚定
人格,高尚其志,这是很不容易的。孔子认为真够得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只
有伯夷、叔齐他们,这两个人连皇帝位置都不要,可以做到栖心道德,视天下如敝
屣。

    孔子又说等而次之,便如柳下惠、少连这两个人。柳下惠这个人我们曾经提到
过的,三次上台,三次下台,始终搞不好,孔子说,这好像就差一点,可以说降其
志,又辱其身了。明知道做不好,非硬做不可,又不知道权变,如知道权变,将就
一点也好,又不能将就,既挽不回时代,又自取其辱,结果既降志而又辱身。辱身
是指个人对社会环境而言,降志是对自我人格而言。孔子说,在这方面来讲,柳下
惠、少连就比较差了。不过,他们一生的言语思想是中伦的。这个“中”是射箭射
中了的“中”。“中伦”就是中于伦常的道理,维持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同时也说
他们言语思想完全是走中肯的路子,他们的行为,能够中于中正的精神。总之,他
们的言行思想,可以保持原来的规矩没有变,只能如此而已。但挽回不了时代,对
社会也没有贡献,所以说他们是自己降志辱身。

    再其次如虞仲、夷逸这几个人,用现代话说,也可以说是时代的逃兵,或者说
是现实社会里退伍了的人,自己认为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就只好退出。他们一辈
子隐居,没有出来做过事,放言高论、批判是非得失。我们把“隐居放言”连起来
看,便知唯有隐居可以放言,这怎么说呢?对功名富贵、社会的一切都无所要求,
没有企图,所以这可以客观地讲公正的话,也敢于讲话。但孔子说他们虽然如此,
也只能做到他们本身一辈子清高而已,尽管再大的功名富贵放在面前都不要,舍弃
掉了一切人事上的祸福利害关系,自己退隐了专门自修。固然说时代不对了,环境
不许可他们有所作为,没有办法,只好退隐了,不过隐退也是不得已的一个权宜之
计,所以说它是一种通权达变的办法而已。

    孔子提了这几个隐士的典型以后便说:我和他们则是两样,真正时代不需要我
的时候,我可以作隐士,需要我的时候,我也可以出来,绝对地负起责任来做事。
并不是自己立定一个呆板的目标,像上面提到这几个著名隐士的作风。因为他们自
己划了一道鸿沟,自己规定了人格标准,守住那个格。孔了说无可无不可,就是说
不守那个格,可以说是“君子不器”,也就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意思。需
要用我的时候,把责任交给我,我就照做,挑起这个担子,不要我挑起这个担子的
时候,我绝不勉强去求,所以说孔子是“圣之时者”。他这个圣人与别的圣人不同
的地方,就是他自己所说的“无可,无不可。”没有规定哪一样可去做,没有绝对
否定哪一样事情不可做。“无可,无不可。”有时候被人错误解释是滑头的事,好
像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其实不是这意思,而是说不固执自己的成见。

    这一段等于是这一篇内容要点的画龙点睛了,本篇的宗旨就在这个地方,也可
以说,在为人处世上,给我们一个启示,看自己应该向哪一个人生路线迈进。

                              时衰鬼弄人

    下面跟着就是讲时代的混乱,由这一节就可见当时春秋战国,尤其在鲁国,传
统文化的衰退,结果知识分子统统逃走了,都去做了逸民。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
    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在这里孔子提出当时的鲁国,这班人都散了。鲁国是周公之后,周公是建立周
代文化的开创人,所以中国上古一直到周代的传统文化,比较能够保存的,是在鲁
国,而到孔子这个时代衰败了,人才都散了。当时的文化,重点在礼乐,那个时代
管乐的,不是现代一样的音乐专家,以现代语汇说,都是高深的哲学思想家而兼礼
乐方面的事,可是当时这一班人都散掉了。管乐的大师挚,“大师”是官名,勉强
等于现代的部长阶级,“挚”是人名,这个人离开自己的鲁国,到齐国去隐掉了(并
不是去就更好的职位)。亚饭干,这里的“饭”字等于是管乐的官阶官名,亚饭等
于副首长,干这个人到楚国去了。三饭缭到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鼓是打
鼓的鼓手,中国古代音乐的鼓手是合奏中的指挥手,很难的,那个名叫方叔的鼓手
到河内(黄河上游)一带去了。摇博浪鼓的武,过了汉水到了长江一带。少师,即
大师的副手名叫阳的这个人和打大磐的襄出海,到海外去了。这一篇简单的述说就
是这样记载这几个人的行踪。单独看这一段记载,没有什么道理,好像毫不相干的,
但这说明一个国家社会,在变乱的时代,真正忧时匡世的人才离散,无法存在高位,
大家退隐散伙了。真正有学问,想为国家天下贡献能力的人,无能为力,灰心地,
都逃避现实而东零西散,人才一去,这个社会、政治的结构,社会的形态就成了大
问题。透过这一段。我们要了解它的精神,等于领导一个单位,发现了好几个人才,
薪水不足以养廉,或者某一环境困扰他,他们就散掉了,一个人唱独脚戏,就唱不
起来。整个历史时代的光辉或黯淡,都是人的问题。不管制度如何好,还是要靠人
来执行,没有人才就完了。所以这段要与前后文连起来看,就可看出它的精神来。
把这段文章圈断,那是后来宋明儒生们干的事,如照他们圈断的来读,这一段记载,
孤零零摆在这里,就毫无意义,就好比王安石骂《春秋》这本书是流水帐一样,没
有什么道理,但连起来看,这本帐大有文章,由此可知当时的时代历史之严重,时
代要变乱,人才都离散了。

    由此再把下面两节连起来,作为本篇的结论。

                              周公遗训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敌,则
    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我们再强调要连起来看,就看出了《论语》的道理,指导我们的方针。上面讲
了当时文化集中地的鲁国,到了孔子时代已经开始衰微了,老成凋谢,人材星散。
这里又推溯记载鲁国开国之初周武王的兄弟,建立周代文化的周公,告诉他的儿子
鲁公(就是伯禽,分封在鲁国),一个领导的人,不管是个人作人,或者扩充到政
治上,总之,为天下国家社会,要没有私心,好处先不要想给自己的亲信,要大公
无私。这是第一点。

    不要使自己提拔起来的干部怨乎不以,就是不使重要干部心里不以为然的怨
怼,感到不过以他来摆位置、作傀儡,并不是真正要他做事。大臣如不以领导人的
做法为然,又不好明说,就会变成尸位素餐,应付一下上班,反正提意见也没用,
这样就很危险,这是第二点。再其次:“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这是说明中国
古代文化的念旧精神,共同创业有功的人,这些故旧,到了年纪已大,应该退休时,
虽然头脑差些,没有用了,但当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他们没有太重大的错误,
不要随便舍弃不用。中国文化所讲的人伦文化,就是推己及人地爱人。因此对于故
旧,虽然老了,但他年轻时还是有用的,出过力,甚至可能在期间还几乎连命都赔
上,今日老了还算是幸运的,所以周公说对于这种人,除非犯了太大的错误,否则
不能无故丢其他们。为政之道也好,作人之道也好,这是念旧、爱人。对朋友当然
如此,对于老朋友,如果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活着已经没有几次好见面了。见一
次少一次,更不能抛弃这分友情。这是第三点。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一个做领导人的,不可要求干部全部是才。人常常容易犯
这种错误,希望干部又能干,又没有缺点。

    这是万难做到的。还有一个常犯的毛病,对于一个能干的干部,任何事都交给
他办,结果常常使这个能干的干部受不了,因为他到底是人,不是铁打的。这就是
说无求备于人。再说,人都有长处,有缺点,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是圣人,尤其是
共同创业的干部,又能为你打天下,又能为你守成,同时又是圣人,这也是不可能
的。所以交朋友,做领导人,不要对人责备求全。

    这四点是周公吩咐他的儿子——鲁国的国君,为领袖者的重要原则。因此,把
这段放在本篇这个地方,编得太好了。上面讲了许多人生态度与孔子对立的人,以
及一般逃隐之士。如《孔子家语》记载所骂孔子的“如丧家之狗”,像条野狗一样,
到处乱跑。形成两个目标完全不同的相对类型。因此就可以看出一个道理:很多隐
逸的人是被环境逼走的,这就关系到政治上作领导人的问题了。孔子经常提到周朝
之德,所以下文就以周朝之人才济济作一小结。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周朝的兴起来,除了主要的姜太公、周公以外,还有重要的干部,就是这八个
人,幕僚中的要角,周朝初期奠定了后世八百年天下的基础,并不简单,全是靠人
才济济,同心协力所致。对这八个人的历史,我们保存的资料不太多,暂且到此打
住。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