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saved from http://www.goldnets.com/other/pinglun/zgwxs/014.htm
第二节 墨翟与《墨子》

    墨翟,生活时代约当于孔于与孟子之间,即春秋战国之际。相传他原为宋人,长期
居住在鲁国。《墨子》书中提到,他被人称为“贱人”,又提到他能制作车辖,大约出
身地位是比较低的。早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木”,后来创立了与儒学相对立的
墨家学派。墨家不但是一个思想学派,而且是一个有严格纪律的民间团体。领袖称为
“钜子”,门徒众多,重视艰苦实践,不避危险。
    墨子主张“兼爱”,反对儒家从宗法制度出发的亲疏尊卑之分;提出“非攻”,反
对各国之间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要求“节葬”、“节用”,反对奢华的生活方式以及
礼乐制度;鼓吹“尚同”、“尚贤”,反对任人唯亲。他还相信“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墨学在战国时曾一度
盛行,与儒学同为当代的”显学”。西汉以后,逐渐衰微。《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
后学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代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
    墨家的思想,就其对整个社会文化的看法来说,是提倡质朴和实用,所以对一切语
言文字的表达,强调有切实的内容,以道理说服人,反对无益于实用的修饰与文采。这
种观念,对于论说文自有相当的道理,对于文学作品,就不太适宜了。《墨子》一书的
风格,也正是如此。语言质朴,逻辑严密,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如《非攻》篇,
先说:“今有一人,入人园囿,窃其桃李,众闻而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
以亏人以自利也。”然后再说攘人犬豕鸡豚者,取人牛马者,杀无辜人夺其衣裘者,再
三说明“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的道理,最后归结到“今至大为不义,
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条理非常清楚,具
有很强的说服力。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就是从《墨子》开始的。就此而言,
它在中国散文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