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窗即事 之三 ...“得石樵e-mail”戏作 .................................................................. ... 谢谢寄来的书。暂时仍没空做长时间阅读。匆匆翻阅下:方修编《新马 文学史丛谈》陈映真“我对马华文学的观感”吸引了我。 陈映真谈到“80年代以后”马华文学发展路向底真知卓见,我可佩服得五体 投地。我们已经看见到这个事实和领教了它的目中无人,一批留台的作家已 开始挟台自贵,若在台湾得过奖出过书,回马后更是身价不同。这个现象将 会成为马华文坛的特色,直至有留华科班出身的华文文学创作人出现,才能 改变这种因不平衡心态焕发出来“崇台贬马”的文学观。我希望,这种扭 曲、崇外的心态不会由台转大陆,成了马华文学发展永远的梦魇。... ... 说到华语和学习华文,可以预见,在大马我们华语在将后的日子里会变 成一种很“IN”的语言。人人能说华语,甚至带有听起来别扭的北京腔 (这该拜“华语正音”节目之赐);可是文字的应用和认知的深度就日趋肤 浅化。或者有人认为只要认识一、两千个方块字即足可应付人际之间的沟 通,但是文学、艺术、工业、政经、工商等等方面,确立理论和创作不仅无 法前进,退步更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华语最终成了另一种方言,马来人、印 度人、达雅人,既连慢慢开化的 orang asli 和Penan 也口操流利华语, so what? 发展华文和华语普遍化是两回事。学校里的华语语法其实就是谋 杀华文发展前途的元凶。为什么华校生的英语、英文永远不能说好写好?其 实归根究底,症结就在 grammer这个关键上。今天,华文教学课程上也依样 画葫芦的来这一课,学习华文的兴趣已跌入低谷。学习任何东西一定要鼓起 学习者的兴趣,即有趣又便利。语法虽该学但却是学习的interest killer! 也就无法掌握更加精进、使它成为文学的语言。再来,学习华文者也没有陈 映真所谓的学习原动力--学习中国30年代、40年代的文学,因为他们并不 想写作做作家。... ... 家里的小师弟,他的华文说、写两方面的表达能力相当强,不久前他告 诉我说,进入中四他将放弃中文这科目,原因是语法实在叫人恼!都给老师 弄糊涂了。我还有何话说! 再来,学习华文者也没有陈映真所谓的学习原动力--学习中国30年代、40 年代的文学,因为他们并不想写作做作家。... ... 想起这种问题,的确是叫人沮丧,若没有一个梦想在自我鼓励着,引领 着我们前进,纵然是蜗步进度,也足以使我们感到希望在前地兴奋无比,而 继续参与推动华文文学的工作。李瑞腾教授说我很矛盾,我承认,我的确如 此,可能就是此时此地我们这批人的心态,但这确是我身为华人对母语的一 份热爱真情。这种“不友善”的生态环境,怎不叫我患得患失!也许写作人 都是这种性格吧!......” 石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