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里的酒
      有时候天还未启亮,喧闹仍在睡梦中,部落里就已经有 人把虫啾声当作下酒的小点,开始喝起酒来。这情形多 半是下了连日雨后的清晨,而或是失业回乡漫无头绪无 奈的日子,喝酒就成了族人唯一解闷的事。 在强势文化的变迁中,原住民逐渐质疑自己的文化价 值,农村经济感染币值的败退,传统祭典也在科技世界 里逐渐溃散;一连串的文化、经济、信仰的解体,致使 原住民普遍生存在无力感之中;挫折、无奈让他们在酒 精的麻痹中暂时得到了解脱。也许有人说,建国四十几 年,原住民经济有了莫大的进展,但是若透视整个社会 经济的层面,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社会的观点只是表层假 象;我们不难发现劳工中充斥着原住民兄弟,萎缩的原 住民部落只存留老弱妇孺,土著习俗地被回收开发,种 种的经济成长掩盖不了原住民的困境,反而逐渐暴露其 严重性。 当然,部落里为喝酒而喝酒的大有人在;老一辈的族人 喝酒不外是没有适当的娱乐与休闲活动,农耕地被发展 得所剩无几,森林里的许多野兽又被禁猎,传统的祭典 在新文化冲击下成为游客的观光节目,种种的挫败促使 原本对酒有偏好的原住民往往在无奈中进入酒精的世 界。 部落里没有酿酒厂,似乎连一个象样的酿酒作坊也没 有,这并不影响部落里族人喝酒的热情;若说从部落里 出来的人不会喝酒,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相信。Tuak(杜 柯)和langao(兰高)是伊班族著名的美酒。部落里的族人喝 的酒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小镇杂货店里的廉价烈酒;另 一就是部落里自酿的米酒。部落里的居民称这种自酿的 米酒为Tuak,带有一点酸涩辛辣味;而酿制langao酒则用 糯米,在部落里糯米是极为珍稀的一种粮食,他们每年 在稻田里种少量的糯米用来酿langao米酒,这种原本无色 带有甜味的米酒,看起来却有点乳白色;这两种米酒开 始喝时没有甚么明显的感觉,喝完了,脸就渐渐红了, 头也渐渐晕了,这是酒力的后劲在作怪,尤其是langao, 喝的时候甜甜的,很顺口,但是一发作起来很快就醉 倒。   部落里酿米酒的程序并不复杂,基本的流程是:淘 净糯米,将米蒸熟成饭,放进陶瓮里,拌上酒药,封 闷;若干天后启盖,酒糟沉入瓮底,清冽的米酒飘逸出 袅袅的香气。其实,在封闷的过程中已有酒香从瓮里一 缕一缕地飘逸而出了,整座长屋充满了令人微醉的糯米 酒香。酒糟是做米酒留下的渣,这种渣可以食用,吃起 来的口感微甜微醉,适合不太会喝酒的人吃。 水是酒的精髓,没有了好水也就酿不出好的酒;部落里 的族人开始涌到小镇寻求廉价烈酒,因为因为部落的水 已没有从前的清澈甜美了。 2001/08/15

    星洲日报/星云/犀鸟天地.特约:沈庆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