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让盆地丛书||水云
《水云》编后话
《水云》是中华文艺社第四届常年文学奖入选作品的合辑,从一九
八九年,开始主办常年文学奖以来,每一届入选作品都编印成册,每逢
编撰这些作品时都有翻阅旧相簿的喜悦,每一篇都录下作者的心影。做
这件事是一种莫大的福份,毕竟这种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的。
这阵子,新诗由繁入简,再三捧读仍莫名其妙的作品已不多见,散文还
留连在缅怀故人旧事,不舍离去,小说却上穷碧落下黄泉,努力地在探
索,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即是以本土的人、事、景、物入文,这是
应该给予肯定和掌声的。但我相信作者们绝不会满足于仅仅重现历史,
或者着意在做讲古人!因为有人已经往思潮和理论方面去另觅天地,希
望能从现在的束缚脱身走出,也许这是我们文学胚胎孕育成形的徵兆。
资讯传递快捷,读者视野也开拓了,对阅读材料的品质要求也日益
提高,作者是需要更严肃,更诚恳的自我要求。五四运动时,朱孟实已
说:文艺大致已离开“自然流露”而进到“有意刻划”的阶段。七,八
十年后今天,我们更应该如此,变成有意识,或者说是有企图的思维活
动,读者有心,作者岂可无意?艺术创作思维若能如“天际云霞万变,
心湖涟漪竞生”,作品才能推陈出新,《水云》取意即于此。
有人说,这里没有文学的环境,这里确实是没有香港,台湾和中国
大陆完整的中文教育,如果能客观些,平心静气的观察我们的周遭,动
荡不安的华教刚得苟延喘息的机会,此皆拜中文今天的经济价值所赐,
但这并不表示此后将艳阳高照,我们寄居海隅,虽然有某方面的遗憾和
欠缺,其实也未尝不是一块培育文学的福地。蜘蛛结网就喜在当风的屋
檐下,纵是暴两疾风,蛛网一破再破,仍然百补不辍。因为这里才能捕
获爱迎风招展的彩蝶。
末了,诗巫中华文艺社向诸位评审致谢:新嘉坡的槐华,古晋的田
思、陈蝶、梁放、黄泽荣,诗巫的孙春富、房年胜、蔡增聪,也藉着他
们给予的,我们又迈进另一年头。
黄国宝 谨识
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二日
文学奖1994合集四《拉让盆地丛书11》水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