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报·砂华文艺》     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秘书 李采田    成立经过   六大计划   出版基金    成立宣言   犀鸟丛书   通讯地址   砂劳越是马来西亚十三州当中面积最大的一州,人口大约一百六十余万,华 人约占五十万人。目前州内有华文独中十四间,华文小学二百余间。华文报则有 日报五家、晚报两家。华文华语的使用还算普遍,砂华文学的发展史也不算短, 写作人有一定的成绩。   什么是砂华文学?假如我们要给砂华文学下定义,可以这样说:砂劳越的作 家用华文撰写、反映砂劳越的社会风貌、描写砂劳越人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的文 学作品,就是砂华文学。   砂华文学史和砂劳越华文报业史分不开。砂华文学史,可以追溯到一九一三 年九月砂劳越第一家华文报的文艺副刊那儿去。有关史料曾在一九八三年十一月 举行的马华文学史展东马文学部分展出。   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是大力推动砂华文学发展的文学团体之一。 作家协会成立经过   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 成立于一九八六年八月三十一日,成立的目的在于团 结砂劳越华文写作人,推动及促进砂劳越华文文学之创作与研究。华文作家协会 的其他宗旨包括促进砂劳越各民族文化交流、出版与刊行文学著作,以及设立文 学基金等。   该协会在成立典礼暨第一次大会上,著名诗人吴岸(丘立基)被推举为首届 会长。   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之筹组工作始于一九八六年一月间,筹委会主席为吴岸, 副主席则为巍萌(魏国芳)。一九八六年六月间,该会正式获得社团注册官批准 注册,惟筹委会副主席巍萌却于当年五月廿三日清晨之一起车祸中被撞及脑部不 治丧生。   巍萌之突然逝世曾震惊砂劳越及全马文学界,砂华文作协同仁尤感悲痛。巍 萌为砂劳越最资深的作家之一,组织作家协会为其平生之愿望。故此,在该协会 成立典礼上,全体会员曾举行默哀,以表哀悼。   在八月卅一日之大会上,该会除选举首届理事会外,尚通过一篇具有历史性 的“宣言”。宣言之内容包括砂华文学的发展简史,砂华文学之独特性与现实主 义传统以及八十年代砂华作家对文学创作的信念与路向。 成立宣言阐述使命   以下是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成立宣言:   砂劳越华文文学发韧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其时的作品具有早期“侨民文 学”的特征。1946年以后,在东南亚,特别是新加坡与马来亚的民主主义意识的 影响下,具有砂劳越乡土意识与地方色彩的华文文学,方告萌芽,并在随后的社 会运动中逐渐成长。1956年至1962年期间,砂劳越人民反对英殖民主义统治,争 取自治独立的运动,促进了砂华文学的茁长。   1963年,砂劳越加入马来西亚为一州,在概念上,砂华文学也成为马华文学 的一个组成部分。   然而,砂华文学在经历其初创阶段之后,即因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遭遇挫折, 多数作者先后辍笔,但仍有一些作者包括后起之秀锲而不舍地坚持写作。   砂华文学自开始即循现实主义的创作路向。因此,其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 了砂劳越的社会现实,各民族人民的生活面貌及本地的自然景色,具有强烈的地 方特色,这一特色与成为砂华文学在马华文学中独具的特征。   八十年代的砂华文学,正面临华文教育式微,读者减少及社会反应趋向冷漠 的惨淡前景,与此同时,作家们也面对思想意识与创作技巧上的种种挑战。   尽管如此,身为砂华文学的耕耘者,我们并没有失去信心。我们将继续本着 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文学艺术的执着及对社会与人生的关心,在逆境中探寻前 进的道路,为砂华文学开拓新的境界。   我们坚信,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砂劳越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多采多姿的 风土人情及壮丽的自然风光,是砂华文学取之不尽的源泉,也是我们创作灵感的 源泉。   我们认为作家应关心社会与人民,尤其是社会上不幸者,在这个多元种族的 社会中,作家且负有促进各族人民亲善与团结的职责。   为了使文学形式适应表现变化多端的现代生活内容,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 上,同时放眼国际文坛努力探索各种新的不同的手法,在形式上求创新与突破。   我们确认砂华文学“应具有民族特征,时代性与地方特色,具有鼓舞人们向 上的思想性以及尽可能高的艺术境界”。   作为马华文学的一部分,砂华文学应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丰富马华文学 乃至马来西亚文学的内容,我们将重视华、巫、达各民族文学的交流与译介工作。   我们将努力从事创作实践,以期写出更多具有思想与艺术水平的作品。我们 同时号召更多的作者,尤其是青年作者,加入我们的行列。   砂劳越华文文学的前途是光明的。                       一九八六年八月卅一日 六大计划已有成绩   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订有六大计划,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这六大计划包括: 一,出版《犀鸟丛书》,到一九九六年底,已出版了三十八本。     以下是《犀鸟丛书》的作者和书名: 1吴 岸《旅者》诗集 2巍 萌《巍萌及其作品》散文·小说集 3梦羔子《你那边的夜色黑不黑》诗集 4李采田《马鹿山下》小说集 5黄叶时《有情天地有情人》散文集 6融 融《脉脉斜晖》小说集 7梦羔子《日子曾经锋利》诗集 8融 融逆旅中篇小说 9关 渡雕泪诗集 10梁 放烟雨砂隆小说集 11梁 放玛劳阿妲小说集 12陈 蝶蝶之集诗文集 13田 思我们不是候鸟诗集 14吴 岸榴连赋诗集 15吴 岸达邦树礼赞诗集 16六作者生活的椒香合集 17杨 俊干戈岁月报告文学 18英 仪璀灿的人生小说集 19融 融前路中篇小说 20梁 放暖灰散文集 21梁 放旧雨散文集 22凡 民夜来风雨声小说集 23因 原洒在西楼的阳光树影诗文集 24曾少娥金急雨诗文集 25煜 煜荆陌小说集 26黄叶时露从今夜白小说集 27陈 蝶父女图诗文集 28洪 钟池畔集诗集 29闰 土什锦集散文集 30梦羔子田园散记散文集 31梁 放读书天散文集 32闰 土屑尘外集散文集 33黄 予卜通叔传小说·散文集 34李一文青春在欢笑小说集 35田 宁相遇在出发的起点诗文集 36吴 岸九十年代文学展望论文集 37凡 民奔杂文集 38雁 程向日葵的呓语诗集 39温玉华弯涯岸散文小说集   所出版的三十九部砂华文学著作,及劳让江和马华文学季刊,曾经分为三次 成功举行推展礼。   本会《犀鸟丛书》第一至第十三本,已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假古晋 息尔顿酒店举行推展礼,敦请砂劳越州助理环境与旅游部长邓伦奇律师主持仪式。 《犀鸟丛书》第十四至第三十三本,则在一九九四年二月十日,假古晋丽华酒店 举行推展礼,敦请本州助理文化青年及体育部长叶金来律师主持仪式。《犀鸟丛 书》第三十四本至第三十八本,在一九九六年九月一日,假古晋南市市镇厅大礼 堂举行推展礼,敦请本州当时的副首席部长丹斯里拿督阿玛黄顺开医生主持仪式。 办文艺营出版刊物   二,举办东马华文文艺创作比赛,已举办了五届。在促进写作风气和培养新 的写作人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出版文学刊物,机关刊物《劳让江文学季刊》出版到第八期,后改名为 “马华文学”,目前已经出版到第五期。   四,举办文艺营,已经举行过三届。第一届文艺营在马当别墅举行。第二届 文艺营在伦洛海滨举行。第三届文艺营在假古晋一间华文独中校园举行,有来自 汶莱及砂劳越各地的将近一百名写作人及喜爱文艺活动的青少年参加,主讲人包 括来自槟城的青年诗人方昂和来自新加坡的女作家孙爱玲。   五,联谊活动及接待世界作家。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每年都有举行文学集 会,联络会员及写作者间的感情和互相勉励。也曾经接待来自各地的文友,包括 州内外省和国内外州。在接待国际友人方面,包括日本的三本哲也、今富正巳、 太田勇、小木裕文、荒井茂夫、舛谷锐;中国的陈贤茂、吴奕琦、野曼、熊国华、 刘心武;台湾的林焕彰、林耀德等。此外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半岛的好写作家到砂 劳越来访问,也和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交流。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的代表也曾经 多次出外访问,包括到各地出席文学会议和文艺营。特别是会长吴岸,曾经多次 受邀参加并且发表演讲。   六,组织青少年文友,设立青少年组、举行集会及参与举办各种青少年活动 等。由古晋十三所中学华文学会和一批年轻写作人联合主办的常年“族魂”文娱 晚会,由一九九六年开始,也由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负起领导的责任,也发挥一 定的社会影响。一九九七年的“族魂”文娱晚会,刚在五月二十三日假古晋民事 中心成功举行。 设立文学出版基金   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在古晋设立会所,并聘请兼职的执行秘书。最近的新计 划,是设立文学出版基金。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已经通过秘书李福安(李采田) 征求到古晋宝光机构创办人李志明先生的同意,捐款给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设 立“李志明文学出版基金”,供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每年提取利息,赞助砂劳越 华文作家协会所推荐的作者,出版砂华文学作品。李志明先生已在一九九七年七 月将马币十万元移交予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 《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新届理事阵容   顾 问:凡 民(沈庆辉立法议员)   会 长:吴 岸(丘立基) 副会长:闰 土(陈玉盛)   秘 书:李采田(李福安) 副秘书:黄叶时(黄碧燕)   财 政:杨初明(杨谦俊) 副财政:英 仪(彭湘云)   委 员:田 宁(田国清) 梁 放(梁光明) 陈 蝶(陈婉蓉)       融 融(吴楠娟) 沈保耀(沈保耀) 查 帐:关 渡(关清发) 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通讯地址   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   PERSATUAN PENULIS ALIRAN TIONGHUA SARAWAK   1st Floor,Lot 119,No.21,Lorong 5,Jalan Datuk Abdul Rahim   93100,Kuching, Sarawak,East Malaysia.   或寄至:   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   PERSATUAN PENULIS ALIRAN TIONGHUA SARAWAK   Peti Surat 1356,93728 Kuching Sarawak,East Malaysia.                           (稿于 28-12-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