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作品集
------------------------------------------------------------------
 * 诗歌阐释*
                  风  清  骨  峻     篇  体  光  华
             
                           ---- 浅 析“ 阔 别”之 美 学 特 色
         
                                                   作者:周 雨
        "爱上祖国/你的心就会开朗........"(不要悲伤)
        "纵然把我囚进冰冷的牢房/我仍爱这如画的江山........"(自由颂)
        "我有欢欣的现在/也有欢欣的将来........"(我只有欢欣)
        有多久没有听到这让人掌心冒汗, 让人泪光盈盈的诗? 从什么时候起,我
    们的诗多了"颓然寄淡泊",1 少了"铁肩担道义"; 多了"为赋新词强说愁", 少
    了"泪滴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2 多了"铺张学问以为富",3 少了"豪华落
    尽见真淳"?
        倘佯在雨田31首不算太长的诗篇中, 我似乎能感到诗人蓬勃跳动的拳拳之
    心. 这要感谢岁岁风尘没有把他们残忍地带走, 让我们能捕捉到四十多年前峰
    火连天, 血泪交织的一点痕迹; 更让我们那麻木许久, 沉淹于"解脱", "看破"
    的心又生出些许责任感, 些许的冲动和活力. 以陈子昂的"骨气端翔", 音情顿
    挫, 光明朗炼, 有金石声"4 为评恐怕不为过吧.
        文之重骨, 重情, 非独陈子昂一人,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专门撰文开"风
    骨"之论. "招怅述情, 必始乎风; 沉吟铺辞, 莫先于骨".5
        首先, 情之含风, 如形之包气, "诗意, 吟咏性情也";6  蘩采寡情, 味之
    必厌".7 诗人之情, 厚而重, 深而长. 他爱朋友, "我走到哪里/哪儿都有我的
    兄弟...." (我只有欢欣); 他爱亲人, 妈妈/别淌眼泪/我爱你,也爱这土地..."
    (告别); 他爱恋人, "但爱情何尝不是滋养/我天天还把你的信息盼望/要是你
    找不到时间/一张白纸或一个白信封都好" (在这静静的晚上); 他爱河山, "我
    的家乡/我的土地/让我亲你/从此再不分离....." (我回来了);他爱祖国,"人
    要忧郁/不要悲伤/ 祖国明天会更好/会象阳光一样璀璨...." (不要悲伤); 他
    爱一切生命和美好的事物, 那椰林浪花, 那长桥油架, 那青峦山岗, 甚至连静
    静的小河中游过的鱼儿, 也让诗人的心灵久久不能平息.
        诗人之情, 不仅丰沛, 而且真诚可感.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8 世上不乏
    为情造文之人, 但强哭者虽悲不哀, 强怒者虽严不戒, 强亲者虽笑不和. 诗人
    之情, 源自内心, 取自生活, 流露笔端, 浑成天然, 不带丝毫骄饰与造作.
        在"爱情"这首诗里面, 情感纠纷被描绘得分外动人. 每一个醉心于爱情的
    人, 总是用"忧郁的感情和沉重的心境/战战兢兢地盼你赐下爱情". 此间既有
    沉溺爱河的陶醉与幸福, 又有渴望期待的忐忑与伤感. 朋友们的劝说无济于事,
    "不知到哪里来的能量支持着这许多幻想/ 最终只有破灭在一天的晚上". 当漫
    长的等待终于被一丝冷笑澈底结束, "好似颈上流出鲜血/虽然判决得如此残酷
    坚决/我深信这比期待更轻快". 因为破灭而痛苦, 更因为希望的破灭而重萌希
    望. 等待的终止而重获新的爱情. "如今你追求一个未知的男人/我却爱上一个
    爱我的姑娘", 全篇结语可谓妙矣. 时隔多年以後, 如今的情景恍如多年以前
    自己的置换, 可是对于那抛弃自己的姑娘, 已没有仇恨,反而贯注深深的同情,
    诗人的悲悯情怀可见一斑. 而我们从那两个`爱`字感受到诗人与妻子之间的挚
    爱之情.
        另外, 诗人的爱广博无私, 他爱母亲, 爱恋人, 更爱祖国. 当祖国殷切的
    叮咛到来时, 他只有舍家就国, 妈妈/别淌眼泪/别再把我阻挡/我爱你/也热爱
    这土地/别了妈妈/当胜利的喜讯传到你的耳际/可别忘记/山边的野胡姬/正是
    盛放的春季" (告别). 其中有悲亦有喜, 有期待, 又有回想, 读来如感同身受.
    真正是以赤子心写赤子情.
        诚然, 人皆有情, 若只是囿于自己一人一家, 若只是悲花伤月, 留春挽秋, 
    未免失之狭隘. 四十多年前的南洋, 风起云涌, 热血男儿抛家弃子, 置个人于
    不顾, 以成天下之仁, 其执着令人肃然, 其牺牲令人潜然. 于是诗人之情, 少
    了花鸟缠绵, 多了云雷奋发; 少了儿女情, 多了风云气. 下笔成文, 则"结言
    端直, 文骨成焉".9 刘腮作"风骨"之论, 骨如"体之树骸". 诗有骨, 首要是人
    有骨. 其人刚健有为, 其行坚而难移, 则其言也耿耿有力, 金石坚然. 诗人以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精神为生命支拄, 故诗文中一扫愁肠百结的迂腐
    气.
        "为盼望一个新的明天/为明朝一个美丽的太阳/再暴发出一阵震空的朗笑"
    (独立之声); "让微笑去找微笑/让歌去寻歌......"(小诗一束). 这永恒的乐
    观与开朗是不是更胜于萎靡和冷漠?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 满怀着激情, 诗人
    奋发不息, 如鹰隼翰飞戾天, 骨劲而气猛. "在昏沉的土地深夜的冷风中/借着
    闪电的亮光/你会看见玄上发放的光芒/自由! 自由!....."(自由颂); "去把地
    图张开来看/在辽阔的祖国土地上/遍地的宝藏/布得满纸黄金"(不要悲伤).
        其实, 他何尝不明白前方的痛苦与艰难, 他何赏不知道这项事业是在"荆
    棘理找理想"(历炼); "又是个静静的夜晚/乌云满天狂风大作/忧郁的祖国沉重
    地走着....."(当我要离开你). 在雨田的意象中, 呼啸的风, 阴暗的沙滩, 狂
    浪, 浓雾象征着敌对的势力, 艰难的抉择与未卜的前途. 但是无私, 责任和对
    自由的渴望使他们主动放弃自己的个人之躯, 而为谋众人之幸福, 蹈汤赴火,
    在所不辞. 把小我置于大我中, 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种境界似乎不是简单
    的个人英雄主义可以囊括得了的. 即使在今天, 当众人纷纷循入禅境以求自保
    和自怜, 这份"干胆皆冰雪"10的精神岂非更令人顿生敬意? 在"浪花"这首诗中,
    诗人的骨格和气节表达得最为显豁和织热:
              "翻卷的浪花/摔在沙滩上/裂在
           沙滩上/刚烈而洁白/仿佛披一头华
           发的勇士/向大地发放壮阔的豪笑/ 
           你多么激动/整个林子都在抖缩".
        浪花虽命运多桀, 诗人在开头连用"摔", "裂" 二字勾划其痛苦和所受的
    折磨, 但是浪花不改刚烈和洁白之态. 後文的比喻以"华发", "豪笑", "抖缩"
    极写浪花之不屈和无畏之气魄, 与前文形成强烈的对比. 诗人巧妙地将自然风
    物的特征与自身的精神人格相融一起, 外写景, 内抒情, 尤其是"披一头华发"
    的形容尽现浪花, 也是自己的毫气千云. "若脊义肥词, 繁杂失统, 则无骨之
    征也.: 义不深, 不厚, 文之骨必失, 而雨田之诗中, 处处洋溢着深沉的思想
    内涵与充沛的感情.
        "练于骨者, 折辞必精; 深乎风者, 述情必显,"11 骨为体之树骸, 深附于
    内; 风为情之包气, 故彰显于外. 因风, 诗情丰词秀; 因骨, 诗蕴深词隐. 于
    是雨田诗中隐秀互重, "犹木之根干沧然.: 刘腮又云: "隐以复为工, 秀以卓
    绝为巧",12 故诗人之文既有豪放, 又有沉郁, 如天风海涛之中有幽咽之声, 
    既壮丽, 又秀丽, 阳刚阴柔, 皆可以为文章之美,
        "日子象长河/今天奋起飞浪/明天飞浪要接上天河....."(日子), 诗人之
    情如鼓万勇而战, 高迈超绝; "狂浪/伸出魔爪/震空吼叫/一副生存挣扎的图画
    久久遗留在心间....."(风呼啸), 诗人的忧虑, 担心如深水低吟, 不绝于耳.
    "一道阳光似银箭/射穿了大雾/宛如一声号角/飞进云霄"(清晨); "一群犀鸟飞
    午滑翔/她短促地欢声歌唱/仿佛吐出了真言/啊/撑航的人/你是河的主宰/只你
    堪称好汉"(好汉). 其豪迈与壮观又可佐姚鼎之论"如霆, 如电, 如长风出谷,
    如崇山竣崖, 如决大川, 如奔骐骥".13 同时, 这并不妨碍诗人的细腻, 一叹
    三回的的感情流露. 诗人描绘"清晨/晨风中/有一团浓雾/在绿叶间缭绕...."
    (清晨), 冲满温婉的气息; 而"风吹动了椰林/椰林便奏起组曲......"(椰树),
     则显得清快明丽. 这其中更有一首(光影), 是情与意具佳, 得隐秀之髓的作
    品:
              "小河静静的淌流/椰树欠着身影/当一群热闹的小
               鱼儿游过/才把静悄悄的水面/划出了久久不能平
               息的/光影."
        
        诗中全为景语, 如状溢目前, 但诗味愈久愈丰, 言有尽而意无穷. 安谧静
    寂的小河, 由于鱼儿的游动而静中生动, 生命的无言化成生命的欢唱, 这其中
    的静动之化, 岂不是饶有兴趣? 小鱼儿游过了, 它们的热闹转瞬即逝, 只有当
    它们的身影划过光影的时候, 才让我们知道这里曾经有鱼儿来过. 否则它们的
    自在世界和热闹永远不为人所知. 这其中"鱼之乐"之辩似乎已得老庄深髓. 我
    们还会想到: 在一旁注视这副鱼儿戏水中图的诗人, 心中是不是同样热闹得很?
    此外, 影不外是光的映象, 那虚幻的影与实的光有什么关系? 这其中是不是有
    一丝禅意?......短短的一首小诗似乎包揽了天地间本质的询问, 但答案究竟
    是什么, 又好象"欲辩已忘言"了.
        同时, 诗人遣词造句, 亦隐秀互用. "情在词外日隐14, 故语含蓄而深藏:
    "状溢目前日秀15, 故写景状情直感真切. 抒情时, "我志在那载歌载舞......"
    (收割); "来吧/诗人/有是你忧郁/我愿为你谱一首愉快的新曲......"(椰林),
    "我多高兴啊/喊一声亲娘/用赤膊奔着/投进你的怀里/抱紧你/只恨不能溶在一
    起"(土地啊....). 诗人总是不愿抑制住自己心中的激情, 坦率地直抒胸臆. 
    在写景时, 他立足于细节的描写, 以对生活经历的丰富描摹, 使人如身临其境, 
    "带一支吹筒/一根钓干/一柄巴兰刀/走遍雨林心脏/寻找姿彩跌岩....."(伙伴).
     吹筒, 雨林, 巴兰刀让我们似乎回到了昔日熟悉的热带雨林, 而"到了夜里/升
    起柴火/让烤肉薰鱼香/回荡到石滩间"(伙伴). 诗人.诗人不仅给我们予视觉的
    美, 且加嗅觉一并调动全方位的心里感受.
      至于"隐", (光影)无疑是做得最妙的一首. 兴许60年代年青的诗人的豪情不
    允许他将许多感情深藏于心, 秀有余而隐不足, 那么, 诗集中所收录的其他几
    首新作更显得不迫不露, 余蕴无穷. "他们说最爱在纯雨下沐浴/我却遥想/你
    隔地曾经/沧桑有几许"(归期). 曾历经的痛苦已逝, 只留"沧桑"二字可圈点,
    真个是欲说还休. 在"携手长桥"里, 诗人"踏足碧海白浪/翰海空灵/偶然也随
    意/指点迷津". 前两句一派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空旷之景. 历经数十年
    的劫难, 其时的激情归于平静, 其时的浪漫逐渐化为安祥, "偶然"与"随意"二
    词就活脱脱刻划出诗人心境的闲适与平和. 或许除了物貌, 人情, 这也是四十
    年沧桑变化之一吧.
        回首前程, 阔别四十年後, 对于诗人而言, 其中悲喜荣辱已不再纠缠成结, 
    留下的尚有一棵"风骨"之心, 而于我们而言, 是否阔别这耿耿赤子之心, 拳拳
    爱国情太久呢?
        注: 作者周雨撰此文时为中国武汉大学美学系博士班研究生. 而他所
            评论的诗歌"阔别" 是马来西亚砂拉越诗人雨田(杨艺雄)之作品. 
        注释: 1.苏  轼:(送参廖师)
              2.晏儿道:(思远人)
              3.王若虚:(滹南诗话)
              4.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5.刘  勰:(文心雕龙. 风骨)
              6.严  羽:(沧浪诗话)
              7.刘  勰:(文心雕龙.情采)
              8.(庄子.渔父)
              9.刘  勰:(文心雕龙.风骨)
              10张孝祥:(念奴娇)
              11刘  勰:(文心雕龙.风骨)
              12刘  勰:(文心雕龙.风骨)
              13姚  鼎:(复鲁絮非书)
              14刘  勰:(文心雕龙.隐秀)
              15刘  勰:(文心雕龙.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