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乡文学
回应晋妮
28-7-2000
黄迪
晋妮在言论版(7月26日) 发表的“自由尺度”,虽然以中国人角度来看马来西亚,
可是这位作者似乎比许多大马人更了解大马,这或者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另一
实例吧。
最欣赏其大作中的一段文字:“不久前从报上看到一些新闻界人士和社会名流讨论新
闻自由问题,不禁感概万分;还要怎样才算自由?”
我相信和晋妮有同样想法的人,自是不少,只是这些人是“沉默的大多数”,没有人
听到他们的声音。
根据观察,对我国言论经常喋喋不休的人,其实只有两类,第一类是怀有政治动机的
人。
这方面的人,又有两种,其一是反对党政治人物,另一种是在政治上倾向反执政党的
文人笔士。
反对党人是以政治立场及利益为出发点及下笔,所以立论未必根据事实,未必可信。
即使我国有再多的言论自由,基于政治利益,他们也还是大声嚣闹地说没有言论自
由,因为这是他们的本质。
同样的,反执政党者的立论,持平的可能性也值得商榷。所以,这些有政治动机的言
论,阅读时必须严格过滤,不可照单全收。
第二类是自知或不自知地跌进这些政治造势言论陷阱的文人、名士,甚至新闻从业
员。
假如第一类人的立论不可信,第二类人的言论,就更站不住脚,因为他们只是“闻歌
起舞”。
在第二类人之中,有的甚至只是“为赋新诗强说愁”,赶潮流,凑热闹的新鲜人。
Copyright Reserved By Nanyang Press Holdings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