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 为文学综合刊物,登载诗巫中华文艺社於马来西亚日报<文苑>副刊 等方面稿件 蓝波 选编 [509] ------------------------------------------------------------------    你听过我的歌吗? 陈富雄   如星火燎原,王小瑶风吹遍了整个城内,燃著每个人的心,疯狂地迷上了 她。   主任要我彻查王小瑶是几时及怎样窜红。作为娱乐记者,我祇有唯命是 从。   我对王小瑶也甚无趣,我不明白为何这么多人会突然间迷上这个女歌星。   她,已逝世廿一周年了。   而在短短的几月内,她却犹如复活了一般,以歌声重现人间。抑或听众潜 伏的 欣赏能力也在一夕间苏复过来,廿一年前一个藉藉无名的小歌星竟赢起了注 意,的 确是不可思议。   其实,甫听见她的名字,也觉得土得发霉了。我真的没用心留意。但她的 歌曲 红了起来后,她的名字铿登一声,如透亮的水晶掷地,惊醒了每个听众的耳 朵。   就连我的母亲也是曾那年代走过来的,也不晓得曾经有这么一个女歌手在 本地 歌坛出现过。可见得,王小瑶的歌手生涯,何其悲哀。   虽然有一个电台每小时就会播放她的歌曲,叫人听得烦不厌烦,我为了深 入了 解,就买了一张她的专辑来逼自己听。   这位创作女歌手在廿一多前纯属非常罕见的,她还是大多以吉他为歌曲谱 上配乐,曾出过两张专辑,只包含廿首歌,就郁郁而终了。   我细听她的歌曲,歌词意境都与这时代的流行歌曲相似,谈情说爱。可 是,这些 歌曲在廿年前献唱时,却叫人不敢接受。那时女歌手将女人唱成是脆弱的女 性,一往情深痴心及怨怼。   但是,王小瑶在其歌词中却把女性化成独立坚强的强者,大迳相异作风让 人接受不了。   为何迟至今日,她的歌曲才窜红起来呢?   首先,有一名导演在他的电影中套用了王小瑶的一首歌,该爱情片上几 个月上映时卖座得不得了,也使王小瑶引起大众的注意。所以,我访问了那位 导演兼编剧。   “便宜啊!”那位卖座电影演叼著香烟,一幅意气风发相,我用王小瑶的 歌,不 必付什么版权费!况且那首歌的意境非常适合我的戏其中一幕...′   我听著他滔滔不绝地赞赏自己的杰作,不禁有点腻闷。   ‵其实,我也该感谢这位旧歌星,是她写的这首歌让我有灵感创作剧。‵导演 看来很诚挚。   ‵那你是如何开始接触到那首歌曲的呢?′   ‵从醉心电台听回来,那时是一年前八月七日。′   我纳罕,‵你怎么会记得那么清楚?′   他有点黯然,‵那天是我的前妻向我提出离婚。′   原来是他的伤心事。我也没有再多问了。告辞此处后,我复又去醉心电台找各节目 的主持人对证。   我终于找了一个叫卓薇的主持人,她是最先选播王小瑶歌曲的人。她说王小瑶的歌 曲也从未听闻,但自一年前有一位听众拨电叩应要求点播王小瑶的歌曲<寻芳记>,她 便试一试找出该曲子,找到后便播了出来。   ‵那天我播过一次后,陆陆续续接到许多朋友的要求,选播王小瑶的歌曲。他们 都说那首歌很动听。我们都没料到有那么大的回应!′   卓薇起初与我一样,不明白为何王小瑶的歌了起来。   ‵不过,我听到当时那听众唱起这首歌时,也觉得朗朗上口,旋律很动听。′   原来,当晚她接到一位女听众的来电。该女听众自称在唱片行工作。有一天,有一 个顾客来到其唱片行,哼起了王小瑶的歌曲,要该听众为她找出王小瑶的唱片。   该听众在唱片行找不到王小瑶的任何一张唱片,更何况那首指定的<寻芳记>了。 但她也极想听这首歌曲的原庄版本,于是将默记于心的旋律通过电话哼给卓薇听,请卓 薇尽力找出。   我才察觉,原本来王小瑶‵复活′的经过是那么曲折。她的歌曲,都是先由一个传 给另一个人听,现在却使更多耳朵都聆听起来了。这么多转折的情节,正好让我写出一 篇精采的报导出来。   可是,我不禁好奇,那位最先哼歌给女店员听的女顾客,又怎会想到要购买王小瑶 的歌曲专辑呢?她是最关系的人物。   我将所得的资料写了出来,提起了那位女顾客,尤其是促使她到唱片行找王小瑶唱片 的原因。见报没多久,我就收到了一封信,来自一个叫潘小姐的社工写来的信。   潘小姐在信中说,她就是那位顾客。据她道,她是听见一位精神病人唱起王小瑶的 歌曲,而该病人也要求她买王小瑶的唱片,她才到唱片行去搜寻。 我又感到疑惑及讶然,这情节原来更涉有其他人。   我联络到这位潘小姐,她是一位温和的少女。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她常去精神病院 做义工。   潘小姐不时听到一位叫阿芬的女病人唱歌,由于阿芬唱得婉约动听,歌词意境又是 那么伤悲。所以引起了潘小姐的注意。   ‵阿芬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学生,因读书压力而至精神分裂。她常对我,她遇见王 小瑶,还坚持王小瑶死得不甘心,要回来人世。′   我听得顿觉得不寒而悚,‵这话是怎么说呢?′   ‵我也不知道。总之,阿芬坚持她遇王小瑶,王小瑶还唱了许多歌给听,使她耳熟 能详。‵潘小姐补充,   ‵不过,精神分裂的病人总是活在虚妄的世界,他们所提及的人可能是现实生活中 不存在的,可是只有他们认为自己的所见闻都是真切。′   ‵可是,假设事实上这人是不存在的,那么你为何又会去唱片行找王小瑶的唱片呢 ?′我不解,听取一个疯人的话,自己岂不是变成疯人了吗?′   她像意会我的话,‵我信阿芬。她平日总是忧忧郁郁,直至开始唱歌后就开朗了些。 我深信她的病情有进步。她请我到唱片行去买一张王小瑶的唱片给她,我怎能拒绝她呢? 姑且不论她所说的是真是假,我相信病人,她们并不是疯子。′   ‵我找了许多间唱片行,都找不到任何一张王小瑶的唱片。没料到,我自己放弃, 却有女店员拨电到电台点播。′   我觉得王小瑶的歌声是一块磁铁,竟会吸引了那么多的耳朵。她的歌声,难道乍听 之下就会让人著魔?对于她的魔力,我感到不可思议。  念头一转,我想到若可以找到阿芬谈谈也好,刚却开口时,我听见潘小姐伤心地说。   ‵阿芬在上个月已去世,她爬上树时不小心摔下来。   我愣著,觉得故事结束得太突然了。对于阿芬的话,我也半信半疑。为什么阿芬会 坚持她遇见王小瑶呢?   潘小姐还说,阿芬还未患病前只顾读书,完全没有其他嗜好,更何况听歌?虽然她 活在虚妄世界,又怎会知道真实历史中曾有过王小瑶这人呢?她只是个十多岁的少女, 却能清楚地哼出已逝世多年的歌曲,实在教人感到匪夷所思的。   若阿芬所言是真的,那么可能王小瑶藉著阿芬这媒介来重现人间,那阿芬岂不见鬼 了吗?   可是,要寻根究底,都教人觉得百思不解。现在我一听见王小瑶的歌曲扬起,总觉 得毛骨悚然。见鬼的是阿芬,著魔的却是大众!?   或许,她当年逝世真的毫不甘心吧!所以蛰伏了许久,藉著另一种管道,引起大家 的留意。她真的成功地红了起来,未知可完成了她的遗愿?   故事就这样告一段落了。至于阿芬的话是真是伪,也只能成为永远的谜了。   小小说家   搬家           ●陈富雄   炎热的下午,马先生坐在家中听著新买的音响器材。可是震撼的音响仍是掩不对面 那户人家传来的噪音。 下 他凑近百叶窗一看,才发觉一辆大罗厘停在对面的门前,罗厘上已堆满衣橱等的 家俬,几个大汉下合力将一张重甸甸的床褥抬上罗厘。   马先生不禁开门看个究竟,对面这户人家住著什么人他也不清楚。就是因为日出 而作,日入而息,他才决定要休息几日来减压,所以鲜少见到邻居的。有个中年男人 正指挥大汉们小心轻放床褥。该中年男人圆鼓鼓的肚皮快撑破衬衫了。他和蔼地向马 先生点头微笑,马先生也隔著铁栅道:    ‵搬家啊!′   ‵是啊。买到新房子了,头上有块瓦也好的。′   马先生笑道:‵你也好本事啊!‵该男人紧随著说,‵你也好本事啊,你家的音 响很好啊!不少钱吧!′   马先生满意又自豪地笑:‵才五千多块,也是新买的。′   该男人用目光向其屋子扫射一番,此时搬运的大汉已陆续将电器抬出来了,中年 男人紧张地指挥他们放在罗厘上适当的位置。他们谈话也止住了。马先生回到家内,瞥 见左右邻舍都紧闭窗门,人人都外出工作了,他喜庆自己可以在家里享受片刻的悠闲。   第二天马先生傍晚跑步回来时,却发觉对面人家停了多辆警车,他好奇地走向前, 从驻足围观的人群听见议论纷纷:   ‵多么猖狂啊!搬得一件都不留。′   ‵就是没有人想到是爆窃,我也真以为他们搬家,实在太大胆了...′   马先生兀自一惊,也知事情一二。只见到一女人颓丧地倚在一辆宝马,旁人正在慰 问她。另一个西装笔挺的男人正与警员交涉,猜来他俩该是住户吧!马先生望向敝开的 大门,果然是空荡荡的一片。   他见到这对夫妇,虽然这对夫妇是住在对面住户,但也刚搬入这地方半年内却是素 昧平生。他尚记得作日来搬运的中年男人。想到自己竟跟一个无良的贼人攀谈过,真的 好险。   该住户苦恼地对警方说:‵....我们只是去旅游三天,就被人如此公然搬家了 ,真没有人看见吗?没有人阻止他们吗?′   霎那间,他才醒悟奔回家查一番,他记得自己向贼徒透露过自己新买五千多元音响 器材,明天他就上班了,独居的他会不会是贼徒的下一个目标?# 诗歌创作中的感觉还原      ●吴晓   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宣称,哲学把一个原样的世界放在人们面前。但他同时又 不得不感叹:“能看见正眼前的东西是多么困难啊!”(1)这表明人与客体世界之间 存在著难以逾越的隔阂。为此,哲学家们也提出“回到事物本身”的命题,要求以现象 还原的方法直观事物,以获得对世界的真知。应该说,这种还原的方法自有认识论上的 意义。而诗歌创作作为艺术创造活动,它更注重的是人的感觉。主体的感觉世界和客体 世界一样,也存在种种疏离和遮蔽。因此,从诗歌创作的角度看,感觉的还原也就显得 十分重要。   人的五官感觉是主客体的中介,通过感觉的信息传递,人类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 发展。但反过来随著人类自身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提高,人类的感觉能力却发生了某种 钝化的现象。哲学家施勒格尔就说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根本不是由于缺乏理智, 而是缺乏感觉。”(2)朱光潜先生也曾指出如下情况,人的经验日益丰富,视野也就 日益狭隘;对于某事物见的次数愈多,所见到的也就愈少。这种感觉能力的衰退现象,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感觉的衰退或钝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文化的局限。文化由人创造, 文化一旦形成,反过来则对人的活动造成限制和束缚,以它特有的观念、习惯及行为式 左右人的思维和感觉。在文化的世界里,人的感觉常常被概念所包围,被习常知识所规范 ,从而使感觉变味,陷入感觉误区。二是心理惰性的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更多的 是借用他人的感觉和经验。正如福楼拜所说的:人们用眼睛看某个事物时,只习惯于回忆 起前人对该事物的想法。对他人及前人的依赖,代替了自身的探索,使感觉还处于封闭、 半封闭状态。三是感觉方式的雷同、肤浅,造成感觉一般化,导致无所发现,无所创新。   感觉的衰退和钝化是艺术创造一大障碍。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感觉本身就是 目的,文学的意义就是复活人们的感觉”。(3)文学的目的是复活人的感觉,作为文 学的创造者诗人,就更须使自身的感觉复活。   感觉的复活,对于诗人来说,其实是指感觉的还原,也即抛弃被习惯、经验等的蒙蔽 、误植、使人的感觉回到原生、原初的本真状态。这种还原的感觉,我们可以称之为‵原 觉′。   原觉是主体接触外物时最被所获得的感觉,是人的生理、心理系统对外物的最直接 、最自然的反应。这种感觉因为未被思维及以后的感觉所修改、调整,而而具有鲜活、 新颖、本真的特点,成为艺术创造的基础。试读下诗: 晨起的人们 如约走进平原深处 钻入一垄一垄庄稼的间隙里 第一滴露水淋向你时 你的神经未稍慌忙警惕了一下 然后就像雨后枝条 一节一节舒展 接著你的全身披满了露水 就再也感觉不到那露水了 ......   --姚振《对露水的感情》    此诗写出了感觉的运动和变化。“第一滴露水淋向你时/你的神经末稍慌忙警惕了 一下”,这就是一种原觉,是人体接触露水时最初的反应,这时候人的感觉是灵敏的 ;接下来,“你的全身披满了露水/就再也感觉不到那硐水了”,何以“感觉不到” ?因为感觉经过重复,已经趋于钝化,或者已经对原初的感觉进行了修改,我去了原先 的新鲜感。在此诗中,原觉是其核心,捕捉不到这种新颖、真切原觉,此诗就失去了存在 的意义。而对于后面的一种重复过的感觉,我们称之为‵复觉′。   原觉和复觉,都有认识论上的价值,但在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中则是各有侧重的。 在科学思维中,人们孜孜以求的是世界的本真,因此单纯依靠原觉就显得不够,还须进 行反复多次的感觉,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和验证,以求获得认知的可靠性。而艺术思维 中的感觉,却不以对象的真实为目的,而以感觉的真实为转移,以感觉本身的新颖、独 特为目的,并最终以感觉的新颖、独特为目的,并最终以感觉本身的新颖独特提供人们 以美的享受。在这种时候,复觉就不行了,因为复觉总是趋向类同、单一、陈旧;而原 觉则趋向多样、变异、陌生。例如,对于自然界的‵树′、这一物象,人们已感觉不知 多少遍,对树的形状、结构、色彩等形成了大体相类似的印象,这就构成了关于树共同 复觉,这种复觉,更多的具有认识论的意义。然而,诗人在感觉一棵树的时候,则需 要避开常人的复觉,竭力找出自己的原觉。试看下诗:   目光解剖树的每一侧面   清冽的液体向你泼洒   脚下随之长出须根   指间飞出花蕾   甚或蝉声      --尧天《与树对视》   诗人以全身心贯注于这棵树的时候,头脑中有关树的观念、经验、认知等已被放弃 了。这时,树就是一切,主客体之间距离及区别也不再存在。‵主体,当它完全浸沉于 被直观的对象时,也就成这象的自身了,因为这时整个意识已只是对象的最鲜明的写照 而不再是别的什么了。′(4)诗人置不忘我、忘情的境地,以致觉得那苍绿的树也以 其‵清冽的液体′将自己的合沐浴了一遍。物我界限消弭殆尽,树是人,人也是树,于 是诗人也跟一样,‵脚下随之长出根/指间飞出花蕾/甚或蝉声′。显然,这些感觉是 未经堙性思维工过的,也不可能反复地感觉到,是一种原觉。再如,对‵下雨′这现象 ,人们也是常常感觉的,形成诸如‵大雨滂沱′、‵雨声喧哗′、‵细雨绵绵′之类的复 觉。而这些复觉显而易见已丧我了艺术的表现力。诗人卢俊则是这样感觉的:   许多的雨点在门槛外喧哗   那雨声,穿越门槛   犹如许多想生长进门槛的植物       --《穿越雨季》   两声喧哗,穿越门槛,在诗人感觉中犹如‵想生长进门槛的植物′,这是在特定情 境中产生瞬间感觉,为一般人所无法获得,显得自然而真,切这是原觉对复觉的跨越。 同样是雨,诗人崔宝珏写道:   雨,从前方的山崔上拉了起来     --《青春之困》   对‵降雨′这一自然现象,人们习惯的说法是‵下雨′。所以上面这句诗改为‵雨, 从前方的崔上下了起来′也未赏不可。但这不符合诗人此时所处的特定情境,因为此时 诗人是在观察‵前方的山崔′上的雨,而不是近处的头顶上的雨〞那雨就像幕布一样拉 了开来,所以用一个‵拉′字,这才是原真的感觉。反之,若用‵下′字,那就是观念 中的雨,而非特定感觉中的雨、属于复觉范畴了。   由以上数例可知,诗的创造,总是在感觉的还原过程中获得大量原觉的基础上进行 的。而要实现感觉的还原,就需排除头脑中许多现成的东西,包括既定的观念、成见 ,以及种种复觉,造成‵文化悬搁′。海德格尔指出,社会中的人都处于平均状态 ,一切原始的东西、新活的东西,都可能在一夜之间被磨平为众所周知的东西。于是, 真实的世界就被覆盖,当我们要真正感觉某事物时,就必须首‵排任何有可能介入我们 和物之间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入到物无遮蔽的显现中。′(5)当然,要做 到绝对的‵文化的悬搁′,使内心成为‵白板′是不可能的,但诗人的确应尽可能 保持内心的‵谈静′,‵虚空′,在直观世界时,摆脱显性文化的制约与局限,排除 复觉的左右与诱导,视这个世界仿佛‵刚由上帝创造出来′一样,常觉而常新。   感觉的还原不仅是切地把握世界的前提,也是艺术地表现世界的需要。在诗歌创 作中,如何实现感觉原真态的传达,成为诗人艺术思维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 ,诗人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思考。   其一,‵在思想深处感觉′。这是从处理好感性和理性的关系出发,将感觉置于 艺术思维第一性的位置。就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来说,诗表现是情感,而直接呈现出来的 则是感觉,理性则是隐蔽在其后面的东西。感觉、情感、情感和理性,这三者在诗中构成 由外到内的渐进关系。孙绍振强调指出:‵如果没有特殊的感觉作为情感的激活点,哪怕 是很强烈的情感和理性也缺乏诗的生命。′在艺术中,情感和理性不能卖条条地出现。 只有感觉才是艺术的真接材料,它捕捉信息,接合主客体关系,融载情感和理性蕴涵,给读 者以直接的美感享受。换言之,这种感觉是包含著情感和理性内涵的感觉,是一种‵思想 深处的感觉′。这种‵思想深处的感觉′排除了思想的平均分数′(鲁迅语)对感觉的影 响,较好地避免了感觉的肤浅,陈旧和雷同,成为艺术思维的起点。   其二,‵不说出,就意味著一切′。这是指在诗中少解、重体验。所谓体验,就是 运用感觉(包括内感觉)品味世界,所谓解,就是以直白的语言说明世界。解说,意味 著感觉排斥与淡:化解,还导玫意义的确定与单一;反之,不说出,就意味著一切,就意 味著著多义。为此,诗人应更多地把自置于体验之中,经历一个感觉从产生、转换、消 失的奇妙过程,在主体细微体验中,呈现感觉的准确之美,新异之美。试看姚振函的《雨 声》一诗:   两声自达处发生/在地平线背后某个地带/宽大的声是事先通知这边村庄/随即就 面积推过来//在你还没有分辨清的时候/雨声就整整齐齐扫平原//听著听著那雨声 就来到身边了/听著听著那雨滴就著头顶了//.....但是雨声到那里去了呢/这时 ,声包围著人/再也听不到/雨声。   这里诗人宜切地传达了平原听雨的体验过程:开始是‵宽大的雨声事佑先通知这边 的村庄′:接著‵在你还没有分辨清的时候/雨声就整整齐齐扫过平原上空′,这些感 觉相当准确、逼真;最后,雨声哪里去了呢?‵被雨声包围著的人/再也听不到/雨 声′。雨声真的消失了吗,不是的,而是人的感觉变异了。从雨声的产生、推移,到 雨声的消失,诗人细腻地传达了一个完整的感觉过程。此诗重在外感觉的体验,下诗则 重在内感觉。   我的身边总有空位//当某天闻一缕芳馨/垂下眼帘 喃喃低语//突然/一种 预感/使我惊恐不安/睁开躯体/原来依然空位//于是/我也走了/留下一个空位      -朱凌波:《空位》   诗表达了一个‵期待--预感--离去′心理行为过程,对这行为转化,诗中并未 作任何解说,诗人凭借内外感觉,创造了一个意义的空间供读者品味。在这一体验过程 中,感觉也得到了激活、召唤。   其三,‵诗到感觉为止′。所谓‵诗到感觉为止′是指诗的表达内容尽可能限制在 感觉的范畴之内,努力不向或少向情感与意义方面跨越、提升。感觉、情感、意义是主 体与客关系中的三个不同层次,就其发生程来看,总是先有感觉、后有情感与意义。 诗到感觉为止,即是把诗的表限定在感觉层面上,在触及情感和意义时,就应当适当地 保持缄默了。试看下诗:   骄阳走近陌生的果园/远远我听见它时紧/时缓的絮语/就有沁凉的风一阵阵/舟一片 叶子底下吹过来/我走近它/说不清为什么我会走近它      --兆辰:《走近果园》   ‵说不清为什么′,也即诗人‵不说′。仔细体味,这不属于一种‵含蓄′笔法,而 是诗人有意排除理性,隔绝理性,以稳住感觉的长度与强度,为感觉保留空间,拓宽空间 。也正在这种感觉空间的保留和拓宽中,减少了情感与意义的接干扰,而使感觉保持了原 真。   什克罗夫斯基:‵艺术的存在帮助我们恢复对生活的感觉;艺术的存我门能感觉到 事物,使石头变得像石头那么硬。′(6)艺术的这一特性,对创造主体在艺术感觉方面 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感觉的还原,则有助于诗人在感觉的激活中更好地建构诗的审美空间 。   注释:   (1)《文化和价值》,清华大学出版1987年版,第55页。   (2)转引自《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55页   (3)《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译者前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4)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1页   (5)海德格尔:《诗,语言.思》.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   (6)转引自罗伯特.司格勒斯《符号学与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73页     吴晓教授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中文系 邮政编码:321004 中国浙江金华  八月依然散文 褐亮的色泽 ●林颉轹   悲伤盘踞心头已良久。窗帘上停 驻的阳光是褐亮的色泽。   这炎天漫漫,烟霾四锁。   我轻拨吉他弦,旋律曾经年轻。 轻缓节拍鼓动岁月的喧哗。却转眼即 失。   唤不回来的过去,留下空间让悲 伤来访。   空气焦味算盘打在我的鼻端。我仿 佛闻到光阴的尸臭。昏黄的四周我依 稀望见时间的尸之色泽。   我深沉地打量外头。目光呆滞。   我回不到童年;未踏进成人世界 。伤心交界处,我独自冥思。   未来是未定之数矣。   又摊开稿本子,题诗作乐。   这青春年华,愁又怎可硬诵成秋 呀。   吉他置于床上。酷热天气下写诗 呗。   可是瓶颈来了我该做何打算?   悲伤由来太显著。掩盖了我欲将 之隐藏的企图。   噢,它庞大的身影呀。   噢,那褐亮且骇人的色泽.... 爱情来了 ●佳修 几番望穿 秋水 等待 姗姗的爱 踩踏著莲步 终究 来了 来了 爱情 化为缘定的 石,投落 寂静底心湖 涟漪起 激荡 扩散开去 扩散 扩散 3.9.1999 现代人的吃橙方式        林颉轹 管你里头的酸甜 剥削你之后 你酸的话 顶多加糖说 这杯够甜 反正你这橙汁 已没固定的自己      25-4-99 爱情死了    林颉轹    走出童话故事 捧来了幸福 柴米油盐无需虑 爱恨情愁 却砸碎了 多少羡妒的绮梦 王子和公主 无从适应 后现代底爱情游戏 现实生活里 延续不了 美丽的句点 公主死了 爱情死了 死在 这一个 教人挽惜的 世纪末 13.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