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白渡桥的阳光散文
海飞
海飞
1
读到素素《最精彩的人生就是虚构》。她的外祖父戴着礼帽从1929年的阳光底下走过,从外白渡桥上走过。
那是一个有着许多凡人欲望的小资本家。我的外祖父不是,他只是一个黄包车夫。1929年素素的外祖父已经
有了自己的工厂和大批的工人,而我的外祖父直到1938年才租到一辆黄包车,那一年他18岁,和我去当兵的
年龄一模一样。他没有想到过要居住在上海,他只是想靠力气换钱,再把钱寄回高邮老家。
2
1938年我的外祖母已经18岁,她和我外祖父一起到上海滩淘金,她当然也是高邮人。高邮是一个生长着阳光
与土豆,麦子与油菜的平原,此外,高邮还盛产鱼虾。外祖父外祖母离开土豆麦子油菜鱼虾,过上了大城市
的生活。外祖母在怀德路上的一家纱厂工作,那是日本人开的,解放以后叫做国棉十五厂。多年以后我读到
了夏衍的《包身工》,我才知道课文的主角原来就是外祖母。外祖母从课文中走向杨浦区龙江路75弄12号,
然后她系上围裙,她就成了七个孩子的母亲。
3
作为7个孩子的父亲我的外祖父一直在疲于奔命。他是个小个子男人,但是跑步的速度却很快。坐在黄包车上
的太太小姐们,一定在1938年的春天里感受到了风的速度。然后,我的大姨在这年冬天呱呱坠地。再然后,
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我的二姨出世。接着就是我的母亲来到人间,她睁开惺忪的眼,看到低矮的棚户时,一
定为上海下只角的萧条而深深失望。
4
外祖父依然记得霞飞路8号,如果时光到流,那个地方就叫做风情万种,歌剧院、夜总会里走出的绅士名流小
姐太太们,他们都是外祖 父的顾客。外祖父从没有经历这些场所,只在门口转悠,灯红酒绿与一个连袜子也
穿不上的高邮青年无关。但他仍然听到了里面传出的西洋老歌,看到了穿西装和旗袍的身影。那些场景,都
曾在张爱玲的笔下出现过。当然外公不会知道张爱玲,他最喜欢说的话是,我们黄包车夫,就是现在的出租
车司机。我想,也是。
5
解放后外祖父在杨树浦发电厂工作,那是一家大型的火力发电厂。外祖父在我童年时这样解释他的工厂:电
影《战上海》里面有电厂里战斗的镜头,知道吗?我当然不知道,我只知道那是个有着几千人的厂子,我还
知道从杨树浦发电厂到外祖父家有七站路。而外祖父家到外白渡桥更远,要乘28路从许昌路到提提篮桥,然
后再转车。
6
外祖父和外祖母在这座移民城市里生活着,他们的五个女儿和两个儿子相继成家,从热闹到冷静,外祖父和
外祖母倍感寂寞。他们的生活太不精彩,没有多少插曲,和素素的外祖父母相比真是九牛一毛。许多时候我
都想,同样从外白渡桥走过的人,同样喝着黄浦江的水,但最好还是做素素的外祖父,因为,我的外祖父母
们一辈子都太辛苦。
7
有一天外祖母突然故去,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我在一家外肥厂里做厂警,外祖母大去的消息从电话线里钻出
来,我猛地看到她的子女围在她的身边,移民的子女俨然成了“阿拉”上海人,只是高邮的阳光,他们还记
得吗?
几十年的人生就这样走完了,外祖父突然苍老许多,坐在日光灯下一言不发。他本就不精彩的人生,更不精
彩了。
8
1992年我的妹妹从小镇枫桥走向上海,作为知青的子女她可以按政策返城。迎接这位十七岁少女的是一间老
房子和一些上海亲戚。妹妹也成了上海人,就是在梦中她都没想到过。她是真正的上海蓝印户口,我舅舅老
是说蓝印值20万。我说我妹的蓝印10万块卖给你要不要?他说不要。我就笑了,既然没人要,那就不值钱。
我又说管它10万20万,好好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妹妹在台湾人开的永和连锁上班,薪水可观。她的上海话已经很地道,并且有了家和孩子。她携丈夫和
女儿到小城看望父母时对我说,诸暨的红绿灯怎么管下住行人。说这话时她皱了皱美丽的眉头。我说,诸暨
是诸暨,不是你们上海,这是风格。
9
外白渡桥上曾经走过一队日本兵,这队日本兵提着枪站在一本陈旧的画报里。翻看那本画报已经是十多年前
的事了。桥上留着外祖父年轻的影子,阳光依然暖和,只是容颜改了,风景也改了。外白渡桥附近是欧式建
筑和外滩,最重要的是浓重的霓虹,和黄浦江对面的一支塔。外祖父说,那是东方明珠电视塔。我说我知
道,我还知道十六铺码头,我在码头乘船去南通当过兵,一眨眼,十年。
10
外祖父在这一带拉过黄包车,但是,他和外白渡桥无关。按中国人的传统方式,他的籍贯应该是高邮,他的
上海话里头夹杂着高邮口音,我的四分之一血液里,流着高邮风格的血。外祖父苦心经营的家只有一楼一底
两间屋,以前有老虎灶、钢床、灯芯绒面罩的沙发。现在,老虎灶没有了,换成了煤气灶。年轻的黄包车夫
没有了,只有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过不了多久,这儿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漫天飞舞的尘土掩盖红尘往
事,因为这儿要拆迁。这是舅舅喝酒把脸喝成蟹青色时,眉飞色舞地告诉我的。他大约是讨厌了这个地方,
因为这儿雨天排涝不畅。
11
我的母亲没有根,是浮萍。诸暨不是她家乡,但是有她的家。她是一棵移植的树,我也是,有些水土不服。
外白渡桥大约不会拆,它的钢架结构多么像它怒气冲冲的骨头。解放前在它身上开战它一点事情都没有。
钢,真是太好。
外祖父仍然去外白渡桥上走走,阳光照耀桥身的时候也顺便照耀一下我年迈的外祖父。素素比我活得精彩,
她的外祖父比我的外祖父活得精彩。最精彩的人生不是虚构,是在外白渡桥上享受阳光那一刻。尽管外祖父
一直都不曾这样说,但我想一定是。
12
我没有看到过陈丹燕的《上海的金枝玉叶》,但是我看到过素素的《前世今生》,我还看到过小说《上海往
事》。与上海有关的书刊一下子多了起来,这是因为世界上这么大的成市不是很多,而且这座美丽的移民城
市,有太多陈旧的东西值得人们的怀念和回味,比如老式月份牌,比如丹桂茶园和城隍庙,比如留声机和无
轨电车、穿旗袍的女子,再比如老式的石库门房子。
一个烫发的女子,在月份牌里寂寞地抽烟。
13
我曾经把我一小段童年浸泡在上海的里弄,所以才会写下许多和外白渡桥无关的文字。外白渡桥只和外祖父
有关,至于我最多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舅舅阿姨的面容日渐模糊,愈来愈清晰的是一个瘦弱的老人和一座
桥,他们组成了风景,风景以下,黄浦江奔流不息。岸边孤独的年轻人在脑海里写下??外白渡桥的阳光。
(2427字)
通联:311800浙江诸暨艮塔东路东安五区24幢107室 海飞 TEL:0575?7375102 7223657(宅)
犀鸟文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