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白作品集

    窗 台

    真白zhenbai 窗台很长,足有三米多,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横贯了整个房间。窗台不过一米多 高,上面就是高大的全玻移窗了,那些质地优良的窗玻璃透明度极佳,还整整占 据了一个墙面,十分有气势。透过它们望出去,外面是非常迷人的景致,连绵的 山峦,郁郁葱葱,几幢尖顶的、圆顶的欧式建筑羞涩地掩映在山腰间的绿树丛 中,显得格外的幽雅,时而有成群的鸟雀从山前飞过,衬着那浓绿的山峦,仿佛 是一幅镶嵌在窗台上的动静相宜的画卷。 刚吃完午饭,一股不可抗拒的倦意就开始袭卷全身,典尼从文件柜里取出那本厚 厚的《跨世纪文丛》,把它放到了窗台上,接着,他拉上了窗帘,将迷人的风景 暂时隔在了窗外,最后,他脱掉皮鞋爬上窗台,躺了下来。 窗台是用上好的木材精心包过的,平整光滑的台面上泛着一层清漆的光泽,显得 无比豪华舒适。虽然窗台的宽度还不到一米,但是已经显得宽敞无比,因此典尼 刚刚搬来这里的时候一眼就相中了,他把原本堆在窗台上的所有文件和报纸都清 理到了柜子里,将这里辟成了自己的午休场所。以前在老办公楼里,典尼每天只 得卷缩在一张旧藤椅里午睡,每每要变换无穷次姿势,才能找到相对较为理想的 睡姿,勉强迷糊过去,最终醒来时,两腿必定酸软得有些钻心,这时候典尼只有 咬紧牙关等待着这种酸软的感觉慢慢地消退,直到双腿自然恢复知觉。好在这种 感觉虽然有些难受,但还不至于难受到难以忍受,至少比没得午睡要强多了。 躺在窗台上,典尼并不能一下子睡过去。虽然过去卷缩在藤椅里睡的时候,常常 梦想着能够躺平了睡,埋怨无法轻易入睡是因为没有科学和理想的睡姿,但是现 在真正能够躺平了,他却仍旧无法轻易入睡。 他的脑子里闪现过无数的信息,有单位的,有家庭的;有自身的,有朋友的;有 现实的,有梦想的,他一遍遍地温习着、设想着、检点着……直到脑子不知不觉 中迷迷糊糊起来。 再次清醒过来的时候,四周是一片的寂静。典尼不用看就知道,那时钟上的数字 一定还没有到达上班铃声响起时所要达到的数字,于是他懒散地从窗台上爬下 来,将那本从来没有仔细去看过,即使真的要看,也不知要看到什么时候才能看 得完的《跨世纪文丛》收进了文件柜中。 这时四周还是寂静得让人有些心慌,仿佛整座大楼就只有他典尼一个人。但是他 知道,其实人们就在附近,在这幢大楼的某几个角落的房间里,超容量地聚集着 下午就将正襟危坐的人们,尽管那里的乌烟瘴气远不及下午一个个办公室里的空 气来得清新,也尽管那里的嘈杂远不如下午一个个办公室里的宁静来得舒适,但 人们宁肯聚集在那里,为的是享受那里的扑可和象棋带来的刺激,以及在一天一 本正经的坐功修炼中获取短暂的放纵,虽然这种放纵是如此的简陋和寒酸。典尼 还知道,在大楼旁边那幢外表简朴,内在其实豪华无比的小楼里,更是聚集了不 少杯桄交错的人们,五音不全的歌声通过音响器械的夸张,霸道地挤出包厢,在 空气中四处漫溢,挂在嘴边的友情和交易随着酒水在到处流淌。典尼十分敬畏地 想象着那些场景,有些为着自己从那些场景中败下阵来耿耿于怀,是悲哀?是庆 幸?抑或是惋惜?典尼说不清楚,但是无奈的心情是显而易见的。 他打着哈欠,止不住的泪水随着哈欠一道一道地涌出来,他用手被抹了抹眼睛, 泪水那咸滋滋的味道顿时沾满了手背,这时他又有些开心有些满足,他知道自己 又将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去了。 当他拿着毛巾在水龙头前擦完一把脸,脑子终于完全清醒时,伴随着上班的铃 声,整座大楼也开始热闹起来了。 这是个例外,这种日子并不常见,但一段时间还是会碰上几次的,躺在窗台上, 典尼怎么也睡不着。在宽度不到一米的窗台上翻身虽然并不是一件困难无比的 事,但也难以让人感觉轻松。估摸着有个把小时过去了,距离下午上班铃声响起 的时候已经越来越近,典尼不仅有些懊恼起来,看来今天下午是过不安生了,无 奈之下,他索性坐了起来。 一阵清清的山风,带着一点点花草的气息,从那敞开着的移窗外轻游进来,拂在 典尼的脸上,一丝丝的痒,还有一丝丝的清凉,令典尼燥热无比的心绪顿时得到 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滋润。典尼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还不够过瘾,便将头探出了窗 外。 好灿烂的阳光!窗外的空气显然要比室内清新许多,从山那边吹过来的风一阵一 阵的,有泥土的气息,也有花粉的味道,闻得鼻翼痒丝丝的。典尼有点忘乎所 以,整个上身不知不觉中几乎扑出了窗外,他俯下头去,顿时觉得有些晕弦,于 是赶紧用手抓住了窗框。 原来垂直看下去,地面竟是如此的美丽!坚硬的水泥地在阳光的关照下,闪着温 柔的光泽,显得既坦白又亲切,水泥地旁边的绿化带更是那么的五彩缤纷,明媚 动人,典尼平时最讨厌那些低矮的、萎缩的、没精打采的但又拼命要摆出一副张 牙舞爪的姿态的杜鹃,还有那些老不大的海桐、黄杨之类,也是难以让人不对它 们产生鄙夷的,可此时它们竟都变得那么浑圆如此可爱,特别是那些挤挤挨挨的 杜鹃,竟成了一组组漂亮的图案,象一只只巨大的脚印,稳稳地踩在大地上,让 人觉着倍感踏实,典尼难以抑制地产生出了一种居高临下地拥抱它们的欲望。 大学同学简沛打来的一个电话,仿佛一粒石子投进了典尼外表颇为平静的生活之 中,激起了一阵阵涟漪,搅得典尼心潮波澜起伏。 在大学四年里,简沛一直是典尼最铁的哥们,典尼十分欣赏他那种北方人特有的 豪爽和义气,虽然在那个以成绩好坏为衡量标准的环境中,简沛并不出跳。而那 时的典尼正好与简沛相反,他敏感、优秀而又才华横溢,因而成为备受瞩目的人 物,拥有了众多的追随者,简沛便是其中之一。大学毕业后,典尼荣幸地成为了 国家公务员,作为必然的代价,在获得安逸生活的同时,他自由放荡的性情在炼 狱般的环境中逐渐被消磨得迟钝和按部就班起来,昔日的才华如蒸气般消失得无 影无踪。而步入社会后的简沛却如鱼得水,据说,他先是辞去了一所中学的教师 职务,自己开了一家汽车配件公司,没过几年,又办起了房地产开发公司,香车 别墅已是不在话下。每每得到一些简沛的消息,典尼才会生出些许感慨,并对现 状不满起来。 没想到简沛竟会在电话里邀请自己去帮助他工作。呆在衙门里十来年了(听简沛 将好端端的人民政府称作衙们,典尼不觉有点刺耳)你到底图什么?还想当官 么?清醒清醒吧,我的哥们儿。简沛的直爽劲儿倒是一点没改,这又使典尼感到 万分亲切。出来吧,来帮哥们一把,别担心丢掉你那铁饭碗,我包你一年之内就 能把一辈子的薪水赚回来! 这实在是让人心动的邀请。为此有好几天典尼坐在办公桌前都是那么的心不在 焉。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典尼才吃惊地发现,原来在心灵深处,自己对安逸的 现实生活竟是如此地不满甚至憎恶。那么接受邀请去为简沛工作吗?去为一个自 己昔日的追随者工作吗?那会有怎样的尴尬和难堪,但这又有什么?生活已经证 明简沛是一个强者,为一个强者工作有什么不可以呢?典尼觉得自己是能够坦然 面对的。但是,但是简沛那边还会有这样的窗台么?想到这里,典尼忍不住转过 头去,以一种无限依恋的心情看了一眼那溜闪着柔光的窗台。 典尼知道自己是离不开这溜窗台了的,要不然他早就可以离开了。其实在他风平 浪静的十多年里,有太多机遇的旋涡差点儿将他卷走,但是他清楚地知道,一旦 自己随波逐流,就会失去窗台的庇护,而没有窗台的庇护,自己就会象高血压病 人没有降压药的庇护一样,随时随地都会倒下。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个带窗台的 地方还是最稳妥的安全场所,尽管这地方其实是多么的令人喜欢不起来。 简沛的电话就是这样把典尼的心思搅得乱七八糟的。 惊恐的尖叫声划破午后的寂静,在温热的空气中迅速散布开来,让人觉得格外突 然、格外凄厉。 尖叫声是从大楼背后的附楼里搞卫生的大妈房间里爆发出来的。当大妈刚刚从大 楼里搞完卫生回到房间收拾停当,准备躺下歇会儿的时候,她偶尔朝窗外看了 看,这时候,她恰巧看到了一个漂亮的身形从六楼的窗台上棉絮般悄无声息地飘 下,大妈惊愕的嘴巴随着那飘落的身影下意识地慢慢张大。 那无声飘落的身影终于坠落地面。就在与地面接触的一刹那,终于响起了一声沉 闷的物体破裂的叹息声。大妈这时才看清那是一个年轻男人的身体,伴随着破裂 声,一股股殷红的液体似乎还冒着热气,从那个身体的头颅各窍汩汩溢出,顺着 脸颊流到地上,这些液体一接触地面,就仿佛获得生命一般,迅速向四处逃逸, 形成了一大滩不断扩大的放射状斑迹,一涂花白的糊状物体从开裂的脑顶迸出, 在鲜红的背景衬映和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眩目,看得大妈心惊肉跳,尖 叫声终于无法遏制地从大妈的口中张扬开来。 好躺不躺,干嘛偏偏要躺在窗台上睡呢,而且还开着窗,这有多少危险! 对于典尼的坠楼,人们纷纷表示惋惜,因为大家都相信典尼是在翻身时不慎坠下 楼去的。只有搞卫生的大妈坚持着不同的看法,因为她看到典尼从窗台上落下来 的姿势,是那么的轻盈,那么的飘逸,一点没有意外失足应有的沉重感。 对于大妈的说法,人们在觉得可笑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充分的理解,当然,亲眼 目睹到这种不幸事件的全过程,谁都会受不了,甚至产生一些臆想的。他典尼活 得好端端的,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要地位有地位,要名气有名气,人家羡都羡 煞呢,怎么会自己从窗台上跳下去呢?所以,他必定是不慎掉下去的,这实在令 人惋惜。 然而大妈显得十分固执,她说,你们看看,那开着的窗户上飘出来的是什么? 大家抬头望去,只见一抹质地轻盈的窗帘布披在典尼坠落的那个窗户的窗外,随 风轻轻波动着。但这又能说明什么? 如果他是不小心滚出来的,那么掉下去的一刹那肯定会下意识地去抓一切能抓住 的东西,可那窗帘不是还好好的吗?大妈喃喃道。 嘁,这有什么奇怪,说不定他是在睡梦中掉下去的呢?!有人这样反驳着。 后记 有两种解释的故事 在构思这篇小说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到底该如何结尾。我设计了 种种可能的发展方向,但最后还是无法选定其中之一,于是就诞生了这样一个模 棱两可的结局。因此,我的这篇小说也便成了有两种解释的故事。 第一种解释是,我认为最安逸的人往往是最骚动的,他之所以有能力在这个竞争 激烈的社会中过上安逸的日子,必有其过人之处,而正是这过人之处又决定了他 的内心必定又将是骚动不安的;同时,最安逸的人往往又是最脆弱的,因为在安 逸中他已不再需要坚强的意志,因而逐渐丧失。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的主人公在 矛盾中最终会走向绝路的原因;而且,我还认为,最安逸的人往往是最懦弱的, 我的主人公其实完全可以抓住机遇跳出安逸去作一些能够让自己充实的尝试,即 使失败再走向灭亡也不迟,但懦弱使他注定是没有这份勇气的。 另一种解释则平淡多了,正象大家一致认为的,我的主人公是在开窗午睡时不慎 从窗口滚出的,这的确很合乎我们的思维逻辑。那么在这个高唱时间和效率的年 代,我们的主人公怎么还能够把大好时光花在了午睡上呢?可是如果他不午睡他 又能干什么呢?当然,悲剧的直接起因是我们的主人公没有把窗户关上,但这是 根本的原因吗? 我自己也无法确定我的主人公到底是如何从高楼上坠落的,但有一点我却是肯定 的,那就是,是安逸杀了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