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白作品集

    慈母寻子一千日

    真白zhenbai 1997年7月22日, 对于王宝玉来说,是一个灰暗的日子。这天下午,她和老伴带着 儿子从江西来杭州探亲,儿子却不幸走失。虽然儿子已是25岁的成年人了,但由于 他自小得了脑炎后遗症,手脚活动不便,加上长期以来与外界的接触甚少,可能连 基本的求救能力也没有,因此,王宝玉万分担心。然而至今三年过去了,儿子仍是 音讯全无。而这过去的一千多个日子里,慈母王宝玉一直没有放弃对儿子的找寻。 1972年6月23日, 已经有了两个女儿的王宝玉又抱上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中年 得子如获至宝,王宝玉对宝贝儿子自然是分外宠爱。 然而,仅仅过了3个月, 一次以外的高烧却使儿子不幸落下了脑炎后遗症,这对沉 浸在幸福之中的王宝玉仿佛是晴天霹雳。抱着活泼可爱的儿子,王宝玉流着泪说: “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珊珊的病治好。” 当时他们正下放在地处江西宜黄山区的国营惠民机械厂工作,从工厂到南昌市要搭 厂车、换汽车,再乘火车,辗转一整天才能到达。为了给儿子治病,王宝玉和丈夫 就这样三天两头地奔波。医生说,必须坚持每天治疗方能见效,于是,在单位领导 的关心下,王宝玉借调到了南昌工作,由于没有正式关系,她只能一人带着三个年 幼的孩子借住在一个工地的草棚里。夏天,屋里到处漏水;冬天,刺骨的寒风毫不 留情地刮进来,环境的艰苦可想而知。但是王宝玉已经很满足了,因为儿子总算可 以坚持每天治疗了。 就这样整整苦熬了四年,他们花尽了能挤出来的每一分钱,带着儿子寻遍了南昌的 名医。不幸的是,儿子的右手和右腿最终还是残疾了。值得安慰的是,儿子的智力 没有受到影响,小家伙仍是那么的聪明活泼。 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王宝玉把儿子送进了学校。起先,儿子在学校学得很好,成 绩也不错,可到了初中,由于身体上的残疾,有许多实验都无法完成,儿子由此产 生了自卑心理,开始无心学习,初三念完后便辍了学。做母亲的,看在眼里,急在 心里。 过了几年,王宝玉又开始为儿子的工作奔波起来,她想让儿子有份工作干干,就会 充实多的。然而,她跑了许多单位,真所谓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却还是没有单位 愿意接收。为了不让儿子伤心难过,王宝玉始终瞒着他。王宝玉:“珊珊已经承受 了太多的痛苦,做父母的,决不能让他再痛苦了。” 儿子走失至今已经三年了,可王宝玉始终没有放弃过寻找,她坚信儿子尚在人间, 她说:“这个社会有这么多的好人,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帮助珊珊的。” 在儿子刚刚走失的那段日子里,王宝玉和老伴不论刮风下雨几乎天天外出找寻儿 子。数千份寻人启示分发出去了,杭州的每个角落几乎都走遍了,可儿子的消息还 是没有,刚刚退休没几个月的王宝玉本来还是一头乌发、脸色丰润的,儿子的始终 使她转眼变得头发花白,黑瘦憔悴了。她每天晚上睡不好,总盼着白天快来、白天 快来,好让我早点出去找我的珊珊…… 亲朋好友们见王宝玉寻子寻得这么苦,都劝她:“王阿姨,别找了。”其实大家心 里都明白,找回儿子的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了。可王宝玉却坚信,儿子一定还或 着,自己一定会把他找回来的。她在寻子过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萧山 瓜沥镇孙世逵、俞云珍的残疾儿子孙忠孝从1994年3月走失, 都已经五六年了,可 他们还在锲而不舍地寻找;苏州七旬老人韩采琴唯一的儿子自小残疾,自1998年4 月4日走失后至今未归, 年迈的老人一直寻到了北京;海宁长园村丰雪祥的聋哑哥 哥丰雪康走失后,他也是百折不挠地寻找,终于在九个月后的一天,在一位远村村 民的帮助下从桐乡市崇福镇将哥哥找了回来。她说,正是这些人和事坚定了她寻找 儿子的信心,如果连做母亲的都没了信心,怎么能找回儿子呢? 现在,王宝玉一边寻找儿子,一边收集其他失散亲人的有关资料,她说:“将心比 心,我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这些可怜的人们早日回到亲人的怀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