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作品集

    幸福随想

    赵 敏
    一、幸福是一场善意的骗局 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或称心如意的境遇和生活,是被人们珍视而又难得 的生存状态,辞书里这样注解,它应当是实实在在的。据说幸福的生活可 以创造。与其说幸福是我们孜孜以求,费心尽力得到的报偿,不如说幸福 是一种智慧,一种超脱,一种闪耀不灭的理性,一种饱经世事沧桑的充实 和自信,一种从烦恼伤感庸俗的腐质中萌发出来的长青树。幸福更是一种 心灵的感悟,它不可以被随便什么人设计下来。幸福据说也等不来,一首 叫作《樱桃好吃树难栽》的民歌是这样唱的。但幸福这东西靠埋头苦干也 未必能够得到。幸福就这么无可把握。谈论幸福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 幸福像天上的云,地上的水和水中的月,与人们若即若离。 说幸福离我们十分遥远,可谁都似曾经受和拥有过。说谁幸福,那么谁也 不会痛快地承认。难道幸福是先哲们无奈中设下的悬念来吊人们的胃口? 明朝散文家张岱以为,“生无兵祸,家无饥寒,榻无病人,门无讼事”是 为清福。依老张的尺度来衡量现代人的生活,够得上幸福的居多数。但这 个标准充其量算得上小康标准的一个小零头而已,离幸福还远着呢。 莫非这幸福的内涵也随时世而移,要么只能说明现代人的不知餍足,人心 不古,人心异化。说白了,幸福是走到人生尽头,体味到了人生的无奈而 又不忍心惊醒梦中人的先贤圣哲设下的善意骗局。也让众生既来之则有所 期盼有所思有所为有所叹有所悟。因为先哲深知作为个体的生命过程,谁 也无法替代、省略或点破,即使点破了,每个人还不照样从头来过。人生 尽头的那个诱饵叫什么呢?先哲们说,那就叫幸福;宗教家说,那叫天 国。 二、幸福是一坛陈年老洒 有意追逐幸福的时候,幸福便毅然远离了。当我们在人生路途上疲于奔波 之后,偶有闲暇,回望早已逝去的岁月,幸福就在追忆与怀想中闪烁隐 现,然后定格,频频向我们招手。再苦再累的往事都变得那么香甜,那么 意味醇美。我相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和人之将古则淡泊清雅的幸福感亦鱼 贯而来的说法,那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清纯和沉淀,绝不是及时行 乐忘乎所以可比拟的人生大境界。 对幸福的追寻,常常让人陷入两难的境地。人们都深谙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就是生命的道理,在争分夺秒构筑幸福的时候却适得其反。追寻幸福 本身已成为无止境的欲望,欲望一经产生就等于失去了幸福。厌倦了随波 逐流,抛却了世间功名利禄,全身轻松,心如止水。然后有了闲暇读书著 述,游览名山胜水,交友聊天,种花盘菜,饮洒品茗,幸福便悄无声息地 回到身旁,并与我们行影相伴。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 夫。但谁又甘于固守清寂无争呢!幸福是埋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根脉和矿 藏,同时又是隐隐作痛的疮瘤,需要我们不断地开掘和浮选;幸福融于我 们血肉之中,需要沉淀和萃取;幸福更是一坛陈年佳酿,能否饮啜它,全 凭各人的机缘和酒量。 三、幸福是一方常耕常新的独园 喧嚣的盛宴只能带来空虚和倦顿;繁华的闹市和林立的高楼只会产生隔膜 和失意。幸福是一位保守复古的老字派人物,固守一方俭朴怡静的故园。 生存状态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手段都现代化了的今天和将来,最终将留下 生命这方独园给每一个人了,于是幸福也只能在这方生命的独园里生长、 开花、结果。埋下头去,默默耕耘,甘于寂寞,乐于孤独,善于沉默,顺 其自然。无论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保持心地的宁静,烦躁和喧闹都会导 致幸福的灾变。象守护母腹中即将降生的婴儿一样,学会等待;象佛禅境 界一般,学会倾空身心这个臭皮囊中的杂烩,无所关注。幸福将在某个傍 晚时分或恶梦后的黎明悄然在独园中发牙、破土。幸福十分脆弱,象过眼 烟云,象海市蜃楼,需要我们悉心呵护、体味和期盼。 在这方独园里,种下金币不一定收获金币,种下幸福也未必能获得幸福。 谁播种了一颗平常心,谁用一双幸福眼看世界,谁就将拥有幸福。最重要 的不在于播种后的收获,而在于播种的过程,幸福是一方常耕常新的独 园。 四、幸福不是什么 强盗说:幸福是接二连三够刺激够味儿的掠夺。 赌徒说:幸福是将生命当作筹码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绝处逢生。 富豪说:幸福是视金如土挥霍大度令世间一切高贵的和不高贵的都一律俯 首低眉。 平民说:幸福是饭、是衣、是房。 思想者沉默无语。 幸福在一旁暗自窃笑了,幸福说:幸福是一切,幸福又不是什么,幸福什 么都不是。
    e-mail:zhaochuyun@163.net 电脑写作稿 全文1704字 通讯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人民南路125号《大理医学院报》编辑部 赵敏 常用笔名:“肖木” 电话:(0872) +2127747(办);(0872)+2130592(宅) 邮政编码:6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