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碟奥丝力拙失人心


说五代残唐时,西狱华山有个陈搏先生,一日骑驴下山,向那华阴道中正行之间,听得路上客人传说,柴世宗让位给赵匡胤,一时心中欢喜,以手加额,在驴背上大笑不止,竟颠下驴来。人惊问其故,那陈搏先生笑道:「天下从此定矣!」原来天下大势,一乱一治,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分分合合的道理,正是咱们中国人循环历史观的基础。

列位看官不免会问:电脑世界,是否和人间世一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说不错,电脑世界也是一治一乱,分分合合,只是世代交替比人间更加快速。过去是十年一代,现在竟加快到三年五年一代。正是:江山代有电脑出,各领风骚五百天!

所以这年头,许多公司都不愿意买大型电脑,宁可花银子租用。买了大型电脑,隔不了几年就落伍了,白浪费许多银子,好不心疼也!大型电脑是如此,家用电脑也是如此。列位看官购买家用电脑,因此特别要小心。家用电脑刚刚推出时,是根据八笔微处理机(8-bit Microprocessor 是字长为八笔的微处理机)设计成功的电脑系统,磁碟多半是八寸。曾经何时,已进步到十六笔微处理机,磁碟缩小到五寸。最近的趋势,已有卅二笔微处理机的个人电脑,磁碟再度缩小到三寸左右。由于电脑进展太快,软体发展往往跟不上。可是电脑能有效用,少不了得有大量软体程式。所以列位看官买小电脑,要么尽可能买便宜的,将来扔掉也不心疼;要么尽可能买软体程式齐全的,就算落伍些,也仍旧可以使用。

大众消费市场,充斥着一用即弃的货品:一用即弃的打火机、一用即弃的刮胡刀··等等。将来说不定也有一用即弃的小电脑?这样的小电脑,可以称为生力面小电脑,开水一泡就可以吃,省时省事。我估计等到小电脑的价格再跌十倍,和买五、六本杂志的价格相差不多时,就会有生力面小电脑上市了!

从早期使用真空管的庞大电脑,到一用即弃的生力面小电脑,其间的进步真是神速。电脑世界里,不到四十年间,已有四个世代的电脑出现。列位看官,这四代是哪四代?且听我细细数来: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一个大电脑。」
以上咏五○年代的第一代电脑。第一代电脑使用真空管,体积庞大,往往占了好大一片地方。这第一代电脑,已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品。

「电脑家,白玉为堂金作马。」
以上咏六○年代的第二代电脑。第二代电脑开始使用电晶体电路,价格昂贵,只有少数大机构、大企业才买得起。买来了电脑,不免为它特别修筑堂皇的机房,将它供在其中,故曰「白玉为堂金作马。」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电脑王。」
以上咏七○年代的第三代电恼。第三代电脑,使用积体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体积虽大为缩小,但价格仍然相当贵,故曰「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电脑王。」

「丰年好大雪,电脑如土金如铁。」
以上咏八○年代的第四代电脑。第四代电脑,使用大型积体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 简称LSI),电脑的体积缩小,价格也大为降低,故曰「电脑如土金如铁。」

第四代电脑出现没有多久,现在又酝酿设计第五代电脑。第五代电脑,在硬体方面,将使用超大型积体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简称VLSI);在软体方面,将开发人工智能学的各项应用,所以是智能型电脑(IntelligentComputer)。

以上叙述电脑发展史的五个世代。至于电脑世界的分分合合,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近代电脑的前身,是所谓的类比型电脑(AnalogComputer)。类比型电脑,譬如近化史上的昆虫类。昆虫虽没有大脑,但它的神经结和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也能产生固定的反应。所以昆虫的行为模式死板,不大可能出轨。从类比型电脑进步到数位型电脑(digital computer),等于从昆虫类进化到灵长类。数位型电脑最大的优点,是拥有记忆器,并能将程式存入记亿器之内。

列位看官,现在我们都知道,电脑的记忆器能储存程式,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最初电脑的记忆器只用来储存数据资料。第一个想到将程式存入记忆器的,据说是数学家冯内门(Von Neuman),这真是石破天惊的大发明!从此电脑的功能大增,因为只要改变内储的程式,电脑就能做完全不同的事情。为了纪念冯内门的贡献,近代的数位型电脑,又称冯内门电脑(Von Neuman Computer),冯内门也被尊称为电脑之父。

类比型电脑和昆虫一样,只能做特定的事情,所以又称特定功能电脑(Special Purpose Computer)。由于功能固定,为了做不同的事情,我们必须设计许多不同的类比型电脑。这就如自然界有许多种类的昆虫,但每种昆虫只能在特定的环境生存。这是「分」的局面。

数位型电脑只要改变内储的程式,就能做不同的事情,所以又称通用功能电脑(General purpose computer)。俗称的电脑,都指的是通用功能电脑。这就如自然界祗有一种人类,却能在不同环境生存。这是「合」的局面。

电脑世界,由类比型电脑进步到数位型电脑,可说是由分而合,从此天下定矣!但天下合久必分,最近,电脑世界逐渐又出现分化的局面。考其原因,还是因为科技进步,电脑越来越便宜的缘故。当初的电脑很贵,许多人必须共用一架电脑。每个人想做的事情不同,电脑当然不能只有单一功能。所以必须有个碟奥丝,由她担任管家,让电脑轮番伺侯各位用户。

现在电脑便宜了,反而不需要许多人共用一架电脑。共用电脑的麻烦,是大家都不能完全满意。尤其用户多了,碟奥丝顾此失彼,难免有人不开心。碟奥丝又有她的小姐脾气,正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一样。凤姐儿虽然表面上精明能干,其实绝大部分精力,是花在和旁人勾心斗角上面。电脑专家早已发现,用户越多,碟奥丝所浪费的精力也越多,行话管这个现象叫做挤塞。用户多到某个程度,碟奥丝全副精力都用在应付众人上面,便什么正事都干不了。在学校里,这种情况最明显。学生都有个毛病,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学期末,学生是不肯赶习题的。所以尽管老师谆谆教诫,学生还是等到最后一分钟,才去挤电脑中心。尽管碟奥丝有三头六臂,仍不免心劳力拙,被学生骂个半死。

在第三代电脑时代,大家竞相设计复杂的碟奥丝,希望她能应付越多用户越好。现在电脑便宜了,大家突然发现,与其所有用户共挤一部大电脑,不如多购买几部小电脑,每部电脑各做不同的事,用户反而更加满意。这一来,天下又由合而分,从此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矣。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电脑既然便宜,大机构裹每个单位主管都要购买,于是乱成一团。电脑中心主任,为维持自己的地位,当然不愿意看到群雄割据的局面。比较有办法的电脑中心,这时就开始到处拉线,希望把所有单位的小电脑或终端机,都连接到主电脑系统来,由主电脑控制,这样可以继续维持电脑中心唯我独尊的地位。这就是所谓的分层系统(hierarchical system)的办法。这也的确暂时保持了大一统碟奥丝的局面。

就在此时:「懒」虫出现了。「懒」(LAN)是区域网路(Local Area Network)的缩称。区域网路是懒人的福音,它犹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装设了区域网路之后,大机构中的每个单位,都可以把自己单位的电脑或终端机,连接到区域网路上面,和别的单位交换资讯。区域性网路的另一特点是:「网路之内,人人平等。」各单位可联合以平等待我之单位,互相交换资讯。从此,电脑中心丧失了唯我独尊的地位,碟奥丝也不再是众人都怕的女管家。

这样的系统,是既「合」又「分」的系统,行话称之为分散系统(distributed system)。众多电脑和终端机分散在各单位,所以是个「分」的局面。但区域网路这「懒」虫,又把众电脑连通一气,所以又是个「合」的局面。既分又合,不分不合,亦分亦合,乍分还合。嗟乎,分散系统之为用大矣!这正应了薜宝钗的璎珞上面的两句吉谶: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却说那操作系统碟奥丝,一旦丧失了唯我独尊的地位,众用户都不听她使唤,叫天不灵,呼地不应,她又是使性惯的人,真是难过已极。好在区域网路出现后,电脑专家发现,虽然大一统操作系统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又需要一种新型的操作系统。这种新型的操作系统,名唤分散型操作系统(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缩写也是 DOS)。列位看官记好了,从此碟奥丝改名为狄奥丝,摇身一变,重振雌威。倒是她经过这番磨练,性情变得和善许多,也晓得如何和区域网路上的众姐妹淘合作了。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狄奥丝改变形像后,是否终于遇到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回“趣味电脑”目录 上一回
Page created: Fall, 1994.
Last update: August 10, 1997.
Version 2.0

This page was made by Alex Tsai.

You may email any suggestions to: changsk@ksi.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