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俏电脑牵手说风情


说电脑界流传过一则小笑话:一家电脑公司的机房里满装闪烁着红、白小灯的机器,在角落里却有个玻璃橱,上面写着一行红色小字:「紧急时即打破玻璃取出使用」。在玻璃橱窗里面,挂着一具算盘。

发明这则笑话的人,想必是莫非定律的信徒。莫非定律说得好:「天下事莫非倒楣事」。即使有满屋电脑,也不能证明电脑没有故障的时候。到了紧急时,仍只有依赖咱们中国人发明的第零代计算机──算盘了。

也有人说这则笑话是咱们老中发明的,不懂得打算盘的老外,逼急了只好扳手指头和脚趾头。

这则笑话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人和机器之间的交通,并不见得都那么容易。和电脑打交道,需要懂得电脑语言。万一电脑故障了,又不懂得打算盘,那就束手无策了。

人和机器的交通,电脑界的行话叫做「人机介面」(man-machine interface)。行话,英文是jargon,可音译为「夹贡」,因为行话的作用和夹贡类似,是所谓的专家用来修理外行人的刑具。满口夹贡的人,不一定真正是专家,但至少可把外行人唬得一楞一楞的。翻译难,翻译电脑名词尤其难。像「介面」,就是极坏的译名。当初发明这译名的人,直截了当把inter译成「介」,face译成「面」,从此interface就成了介面,再也改不过来。

比较美妙的译名,我以为是「牵手」。你要把两架电脑连接在一起,你就得让他们牵手──在两者之间接上电线(这里说电线,不一定只有一条线,也可能有好些条)。你要让人跟电脑交通,也得让他们牵手,让电脑在终端机或者电视萤幕上面输出电脑想说的话,也让人用键盘输入人想说的话。人跟机器可以牵手,机器跟机器也可以牵手。牵手得恰到好处,呼回语就叫做◎(音恰,娶嫁切)。

牵手这译名,完全合乎信雅达的原则,不过稍微保守、静态了一点。我们说牵手,就不免会想到一对青年情侣手牵手在海边散步。这个联想十分浪漫而富于诗意。但如果要建立更深一层的关系,光靠牵手还嫌不够。正如男女恋爱,要经过紧张热烈的追求过程;人和电脑的交通,一方面固然需要静熊的牵手,一方面也需要动态的互相表态,让对方完全了解自己的心意。

这个表态的过程,行话叫做Protocol,也就是礼仪。外交部有礼宾司,专管接待各国外交使节的礼仪。礼者,理也。人与人相处,依各人身分尊卑,有一定的礼仪。礼仪的作用,说明白了就是表态。见了老师行个礼,说声「老师早」,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见了情人亲个吻,说声「我爱你」,是表示对情人的疼爱。机器与机器交通,也是一样。甲机器必须了解乙机器的状态,才能和乙机器交谈。机器间的表态,和人们的礼仪,殊无二致。学个典型的例子如下:

甲机器;「我要送资料给你了,准备好了没有?」
乙机器:「不成,我正忙着呢,等会儿再说吧。」
(隔了一会儿)
甲机器:「我要送资料给你了,准备好了没有?」
乙机器:「行,你送来吧。」
(又隔了一会儿)
甲机器:「淡,资料送过去了,收到没有?」
乙机器:「收到了。」
甲机器:「好极,再会。」
乙机器:「再会。」

上面的例子,就是典型的「电脑交通礼仪」(Comput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这还算是最简单的电脑交通礼仪。复杂的电脑网路系统,那些礼仪就更加复杂了。俗语说「礼多人不怪」,用来形容电脑网路系统的话,我们该说「礼多电脑不怪」呢!

虽然说「礼多电脑不怪」,但是这样的繁文缛节多了,所有的电脑都忙着打躬作揖,也挺费时的。有人误以为设计电脑网路就是把一大堆电脑连接在一起,让他们牵手成功就好。其实光是牵手还不够,您还要替他们「拉皮条」,让他们能「心心相印」才成。所以,「牵手」描述了interface比较保守、静态的一面,「拉皮条」则描述interface比较开放、动态的一面。究竟那个译名比较对?我说两个都对!

「拉皮条」,古称「说风情」。水浒传第廿四回,王婆替西门庆和潘金莲撮合,是古今说风情的绝佳范例。且节录一段王婆的谠论如下:

『大官人你便买一疋白棱,一疋蓝袖,一疋白绢,再用十两好绵,都把来与老身··这雌儿··若说「我替你做」不要我叫裁缝时,这便有一分光了。我便请她来家做··她若欢天喜地说「我来做,就替你裁」,这光便有二分了··她若依前肯过我家做时,这光便有三分了··她若见你入来,不动身时,这光便有四分了··我夸大官人许多好处,你便卖弄她的针线··她若口里应答说话时,这光就有五分了··』

列位看官,您道王婆所说的一分光、两分光、三分光、四分光··究竟在说些什么?原来这不是别的,正是偷情的礼仪。偷情的过程也是动态的(光是牵手,何能偷情),必须一分二分的来,慢慢表态,同时也藉此探知对方的心意,等到有「十分光了」,于是「当下两个就王婆房里,脱衣解带,共枕同欢」,成其好事。

电脑与电脑交通,或者电脑与人交通,也是一样,必须通过电脑交通礼仪,一分一分的来,最后才能「脱衣解带,共枕同欢」。因此近来有关电脑网路系统的研究,十分重视这电脑交通礼仪的设计。最近才由世界各国专家制定的所谓「开放系统牵手礼仪」(英文是OSl Protocols),竟有七层礼仪之多!所以各位看官如果以为世界上只有咱们中国人才如此多礼,那就大错特错了!

未来的电脑世界,恐怕会跟咱们中国一样,成为多礼之邦。将来我们不仅会看到电脑与电脑牵手,也会看到彬彬有礼的电脑,及专门负责拉皮条的电脑。也许有一天,众好汉电脑会上梁山泊聚义,反抗人类,替天行道?那王婆电脑又如何替西门庆电脑和潘金莲电脑撮合?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回“趣味电脑”目录 下一回
Page created: Fall, 1994.
Last update: August 10, 1997.
Version 2.0

This page was made by Alex Tsai.

You may email any suggestions to: changsk@ksi.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