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数以拜伦比太白仙才①,雪莱比长吉鬼才②。不知英诗鬼才,别有所属,唯
贝多士可以当之③。至于拜伦之入世践实,而谓之“仙”,雪莱之凌虚蹈空,而谓之
“鬼”,亦见此僧于文字海中飘零,未尝得筏登岸也。(50页) ①苏曼殊:原名玄瑛,后为僧,号曼殊,近代文学家。拜伦: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②雪莱:十八、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③贝多士:十九世纪英国诗人。
这一则论苏曼殊,苏曼殊有《题拜轮(伦)集》:“秋风海上已黄昏,独向遗编吊
拜伦。词客飘零君与我,可能异城为招魂。”又《题师梨(雪莱)集》:“谁赠师梨一
曲歌,可怜心事正蹉跎。琅*欲报从何报,梦里依稀认眼波。”又说:“拜伦犹中之李白,
师梨犹中土李贺,鬼才也。”钱先生指出“拜伦入世践实”,不得称“仙”,“雪莱之
凌虚蹈空”,不宜称“鬼”。按拜伦1812年在国会发表演说,谴责英国统治集团对工人
的血腥镇压。1823年投入希腊民族独立战争,即所谓“入世实践”。雪莱在1819年写诗
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采用古代神话题材,表达了反抗专制统治的斗争必将获胜
的信念,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所以说他“凌虚蹈空”,因此说曼殊的比拟不当。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