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作品集  

钱家的“大公子”


  杏花、春雨、江南…

  在历代文人骚客的笔下,山明水秀的江南永远是一首轻灵优美的抒情诗,一幅引人遐想的山水画。而太湖,就如镶嵌在这美丽迷人的画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的山山水水,钟灵毓秀,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锦心绣口的人才,他们用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如江南山水般旖旎多姿的江南吴文化。

  风光宜人的太湖之滨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无锡,这里人文荟萃,代有奇才,尤其是明清以降,这个文化名城呼吸了现代的气息,更加蓬勃地发达起来。

  当代最著名的博学鸿儒钱钟书就诞生在这里。

  清末宣统二年,岁次庚戌,即公元1910年11月21日,钱钟书呱呱坠地。一声啼哭,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欢乐,因为他是这个家庭的长孙。长孙,这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一个含义丰富的称谓。

  钱家,是无锡著名的世家望族,这个家族与历史上的“谢家”一样,也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大家族。尤其是从明清到近现代,这个家族涌现出许多学有专长的文人才子,他们为这个家族增添了值得自豪的光彩。

  钱钟书上有祖父、祖母。他的父辈兄弟四人,大伯父钱基成,号子兰,膝下无子;二伯父早亡;生父钱基博,宇子泉,号潜庐;叔父钱基厚,宇孙卿。生父与叔父是孪生兄弟。

  钱钟书的生父钱基博出生于1887年,是个传统式的文人,从所受教育到治学方法都是传统的,他是近代著名的国学家,经史子集靡不贯通,尤以子部为最,著作颇多,以《现代中国文学史》而蜚声国内。南通张謇曾称他为“江南才子”。他高深的国学造诣与谨严的治学态度对钱钟书后来的成长起了很大的影响。钱钟书的母亲姓王,乃近代通俗小说作家王西神之妹。

  由于大伯父年已三十余岁,只有女儿没有儿子,面临“无后”的危险,祖父便按封建家族的传统规矩,作主把钱钟书“出嗣”给长房,由大伯父抱养。据当地的“风水先生”称,钱家的“风水”是“不旺长房旺小房”,长房往往无子,即使有子,也没有多大出息。大伯父年已三十六七岁,膝下尚无儿子,正应了“风水先生”的预言。伯父为此惊疑不安,领养了钱钟书之后,更视为掌上明珠,他连夜冒雨到乡下为钱钟书找了一个壮健的农村寡妇作奶妈,这个寡妇在中年后常常发呆,人称痴姆妈。钱钟书就是吃痴姆妈的奶长大的。

  钱钟书出生的那天,恰巧有人送来一部《常州先哲遗书》,大伯父就取“仰望先哲”之意,为他取名曰:“仰先”,字“哲良”,小名“阿先”,或呢称“先哥”、“先儿”。但这“先儿”、“先哥”容易使人想到“亡儿”、“亡哥”之类的不吉利话,又改“先”为“宣”,称为“阿宣”、“宣儿”。

  旧时,儿童出生一岁有“抓周”的风俗,正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周岁抓周一样,贾宝玉抓的是脂粉,而钱钟书周岁时抓周,抓到的却是一本书,他祖父、伯父和父亲十分高兴,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

  钱钟书四岁时,由大伯父教他识字。大伯父与祖父一样终身只是个秀才,并未中举,也未做官,一辈子读书没读出什么名堂,倒深受不少读书之苦。伯父过于溺爱钱钟书,不想让他过早地读书受苦,总像慈母一般地整天带着他四处玩,伯父进茶馆,听说书,逛大街,都要带着他同去,优哉游裁,一年到头,实在学不到什么东西。

  钱钟书的生父钱基博看着长兄只带着孩子玩耍,荒废学业,心里甚是着急,担心把钟书宠坏了。但在比他大十四岁的长兄面前,他不便自做主张,更不敢直接管教钟书,只好委婉地建议哥哥,早点把钱钟书送人学校。

  这样,1915年钱钟书虚岁六岁便进入附近的秦氏小学。秦氏小学是个私办的蒙学,他进去时,只是混混沌沌地学识字造句,一点也不知用功。

  他小的时候,体弱多病,这一年中他生了一场病,伯父实在心疼,就干脆不让他上学了,在家休养半年。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杨绎《记钱钟书和<围城>》等书中都有钱钟书少年体弱多病的说法。钱钟书后来在《管锥编》中也回忆说,小的时候,一次病得相当重,家中人大为恐慌,根据古代迷信方式,曾为之“招魂”,从这可以看出伯父、祖父对钱钟书助宠爱。

  钱钟书的堂弟钟韩,是叔父基厚家的长子,生于1911年, 比他小半岁,与他常在一起玩耍,一同读书、识字,两个小伙伴很要好。后来,他们的父亲把他哥儿俩送到一个亲戚家,随亲戚的小孩一起上私塾,钟书念《毛诗》,钟韩读《尔雅》。他们每次上学得送去接回,家人觉得附学不方便。不仅如此,几个小孩在一起,难免调皮打闹,很不知用功,家里就又把他们接回家中,由大伯父统一看管、启蒙教育。钟书的父亲、叔叔都有职业,白天上班,大伯父在家中料理家务,只在下午教他们读书,有时上午带他们出去玩。大伯父最爱钟书,每天空暇,还像以前那样,常常拉上钟书到街上去逛一趟,同去喝茶、聊天,还到街
上给他买大酥饼或买猪头肉、酱猪舌之类的东西给他吃。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