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下论)
宪问第十四


                            侠隐中人——原宪

    现在讲《宪问第十四》篇。这一篇是上论《里仁》篇的发挥与引伸。

    首先,在这个题目里,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原宪这个人,是孔子学生中,
所谓“七十二贤”里很有名的人物。在上论中谈到过,他曾替孔子管过总务方面的
事情,用现代观念随便来比,可能在孔子当司寇的时候,他担任过总务长一类的职
务,但究竟合于什么官阶,无法明确的定论。孔子死了以后,他退隐于山泽布衣之
间,走半隐侠的路线,等于在过去的社会中,领袖清流。所以司马迁著《史记》,
在《游侠列传》中,曾提到他和季次。

    司马迁赞成游侠,认为游侠是很需要的;但是有人认为不需要,如法家的韩非
子说:“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认为当时读书的知识分子,对于法制的实
行是有妨碍的,于是法家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秦始皇时代的政策都与它有关。韩
非子的理由是儒者知识多,嘴会说,手会写,有许多意见提出来,思想不同,使法
令不能推行,难于执法。而侠义道中人,是慷慨好义的,好用武力,又容易形成恶
势力,也是使法令不能推行的障碍。所以韩非子反对这两种人。司马迁写《游侠列
传》,一开始也提到韩非子这两句话,不过他又认为世界上有许多事,用道德、政
治、法律都解决不了,只有“老子拳头大”的办法,一下就解决了,所以他认为游
侠有游侠的好处。而且他认为古代的游侠,一诺千金,对朋友讲义气,帮助贫弱的
人,这些都是最了不起的,其中提到古代侠义中的佼佼者,有季次、原宪。

    原宪在孔子死了以后,再没有出来做事,就退隐于草泽之中,现在来说就是退
隐到下层社会中,和平民一起生活。后来子贡非常想念他,有一天排场很大去探望
他,大有所谓“结驷连骑”的派头,好像现代带了几部汽车的随从侍卫。原宪却穿
了一件破旧衣服,好像现代的穿件破衣服,衣冠不整,钮扣不扣,便出来和子贡见
面。子贡见他这个样子,就关心地问他是不是生病了?子贡的意思本来想接济这位
老同学一下,不料原宪说,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我没有病,只不
过穷而已。他这番道理,无形中也骂了子贡,等于说当年在老师那里学习,老师教
我们该如何做事作人,我们今天对这个时代、国家、天下没有贡献,有什么资格摆
你那样的派头?子贡被他骂了这一顿,一直放在心里,始终很难过。

    由原宪这个人,可知孔子的学生,什么样的人都有。高行的如原宪一类,也可
以说是逃名遁世的隐士,他知道所处的社会太乱,无法有所贡献,因此远走山林,
韬光养晦。

                            名利浓于酒

    现在我们先简介了原宪,这里记载的是: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谷”的意思是代表当时的俸禄。原宪问什么是可耻的事情,孔子说,国家社
会上了轨道,像我们这一类的人,就用不着了,我们不必去占住那个职位,可以让
别人去做了。如果仍旧恋栈,占住那个位置,光拿俸禄,无所建树,就是可耻的。
其次,社会国家没有上轨道,而站在位置上,对于社会国家没有贡献,也是可耻的。
结论下来就是说,一个知识分子,为了什么读书,不是为了自己吃饭,是为了对社
会对国家能有所贡献,假如没有贡献,无论安定的社会或动乱的社会,都是可耻的。

    讲到这里,我们想起一些故事,可作为研究这两句话的参考,像原宪的生活型
态与思想,他问孔子及孔子所答的话研究一下,这个免于“耻”字的功夫可真难。

    如大家所熟知的,汉光武刘秀和严光(子陵)是幼年时的同学好友,后来刘秀
当了皇帝,下命令全国找严子陵,而严子陵不愿出来作官躲了起来。后来在浙江桐
庐县富春江上,发现有一个人反穿了皮袄钓鱼,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怪人,桐庐县
的县令把这件事报到京里去。汉光武一看报告,知道这人一定是老同学严光,这一
次才把他接到京里,但严光还是不愿作官。汉光武说,你不要以为我当了皇帝,如
今见面还是同学,今夜还是像当年同学时一样,睡在一起,好聊聊天,严子陵还是
那样坏睡相,腿压在皇帝的肚子上,所以有太史公发现“客星犯帝座”的说法。后
世在严光钓鱼的地方,建了一座严子陵的祠堂,因为历代以来的读书人,都很推崇
严子陵,认为他是真正的隐士。有一个读书人去考功名,经过严子陵的祠堂,题了
首诗在那里:“君为名利隐,吾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这是推崇
严子陵的。相反的,清人却有诗批评严子陵:“一袭羊裘便有心,虚名传诵到如今,
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这是说严子陵故意标榜高隐,实际上是沽名
钓誉,想在历史上留一个清高的美名。这是反的一面的。

    这里只是提供几个故事,作为研究孔子“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的参
考。这些都是人类社会的通常现象,正如古人说,“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
科场。”

    此外,还有一段中国历史上蛮有趣的事情。满清入关以后,有许多读书人不投
降。但清帝康熙非常高明,他十六岁登基,就平定了这样一个广士众民的天下,做
了六十年的皇帝,把清朝的政治基础奠定下来,可以说他是一个天才皇帝,不是职
业皇帝了。他看见汉人反清的太多,为了要先收罗那些不愿投降的读书人,在科举
中特别开了一个“博学鸿词科”。对于前明不愿投降的遗老们,特别恩准,马马虎
虎,只要报个名,形式上考一下,就给予很好的官位,结果有很多人,在这种诱惑
上动摇了,而进了“博学鸿词科”。也还有很多人硬不投降,所以当时闹了很多笑
话。其中一些是非常尖刻讥讽,当时曾留下几首讽刺的名诗:“一队夷齐下首阳,
几年观望好凄凉。早知薇蕨终难饱,悔煞无端谏武王。”后来又开第二次“博学鸿
词科”,再收罗第一次未收罗到的人。因为许多人看见第一批“博学鸿词科”的人,
都有很好的官位,自己就更忍不住了。(从这里看,中国人讲究的节操,要守住真
是难事,自己的中心思想,能终生不变,实在是最高的修养。)第二次去的人更多,
考场的位置都满了,后去的被推到门外去,就有人更吟诗挖苦了:“失节夷齐下首
阳,院门推出更凄凉。从今决计还山去,薇蕨那堪已吃光。”中国读书人,非常重
视节操,也就是中心思想、见解的坚定问题。

                       隐痛诗人——吴梅村

    又如明末清初的名诗人吴梅村,他的诗的确好。他本来坚持不肯投降,清政府
挟持其老母威胁他,逼得他最后只好去向清政府报到。因此吴梅村一生非常痛苦。
同时清政府对这些投降的人,虽然待遇很好,但后来写历史的时候,清帝还是下命
令把这些人列入“二臣传”。这是中国文化精神,尽管再好,终究是投降过来的,
骨头不够硬,这是很严重的,被人看不起的。吴梅村后来被列入“二臣传”,他当
时去报到,内心非常痛苦,但是被清政府征召,非去不可。所以他的诗有:“浮生
所欠唯一死,人世无由识九还。”吴梅村因为名气太大,他在应召起程进京的时候,
有好几百人,号称“千人会”为他饯行。有一个青年,没有参加这次集会,写了一
封信,派人送到这个宴会中去给吴梅村。吴梅村坐在首席上打开来一看,脸色都变
了。旁边的人觉得奇怪,看了这封信后,大家的脸色也都变了。原来这封信上写了
这么一首诗:“千人石上千人坐,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语娄东吴学士,两朝天子一
朝臣。”所有在座的人全被骂了。

    我们看了这些资料,对于原宪问耻,孔子说:“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这一点,对中国文化中的臣节与忠贞的精神,要特别注意。

    前天中午和几位同学吃饭,也谈到这个问题。有一位现在法国修哲学博士的同
学,回来写论文,因为她是学哲学的,听了这个问题觉得奇怪,她说:“这有什么
不对?”还问曾国藩,算不算二臣,我告诉她当然不算二臣,她反而觉得“更怪”。
我说,假如有人说你是再嫁夫人,你气不气,她说:“我当然气,我根本还没结婚。”
我说,对了,所谓二臣就等于一个女人结了婚,丈夫并没有不对,而她又离开丈夫
和另外一个丈夫在一起,当然别人要攻讦。这就是西方文化的看法与中国文化的不
同。这个时代的道德、节操的观念也与过去的不同。所以今天的中国文化,在这个
问题上,也正处于历史文化观念的矛盾与交替当中。

    对于孔子这两句话,我们用了这许多时间讨论,但是这里并没有下结论,只是
提供一些故事和意见,大家自己去研究。不过从孔子教原宪的这两句话,可知作人
之难。社会、国家上了轨道,干拿薪水,没有什么事可做,不必出力,这不可以;
社会、国家没有上轨道,拿了薪水而没有贡献,也不可以,都是可耻。那么到底怎
样做好?他的重心就是告诉我们,一个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责任,对于社会、国
家要有贡献,不管在安定的时代,或变乱的时代,如果没有贡献,没有尽到知识分
子应尽的责任,就是可耻。

                          草泽中自有经纶

    原宪还问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显示出,原宪之所以为原宪。后来退隐在草泽
之中,并不简单,他的修养相当高,从他的第二个问题,就看得出来。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
    不知也。

    伐在古书里经常代表自负、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的意思。原宪说,一个人
自己的反省功夫,能够克服了自满,做到没有骄傲,非常谦虚;也无怨恨,不怨天,
不尤人;而且没有大的欲望,不作过分的希求,清心、寡欲,这是不是仁的境界呢?
原宪这个问题并不是偶然提出的,而是他自己的体验心得。他后来退隐草泽之间,
可以说这几点都做到了。现在问孔子,这种样子,算不算是仁的境界?孔子还不承
认这是仁的境界。他说这是难得的,至于是不是仁的境界,那就不知道了。由此可
知孔子所称的仁,中国文化所标榜的仁的道体,就像道家、佛家所谓“得道”那样,
不可知、不可测,是非常高,不可思议的一个境界。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怀居,等于所谓“问舍求田,原无大志”的问舍。一个人每天问问房子的价钱;
有了三十坪,又想扩充到一百坪;买了一层楼,又想变八层楼,这样的人就没有什
么大志。所谓“掀天揭地,方是奇才。”这是引用《幼学琼林》上的四句话,我们
老的这一代,从小就念这本书,接受了这种思想,到现在还背诵得出来,这种观念
依然故我,这是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东西。孔子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只为个人的生活
打算,还不够成为一个士。这句话放在《宪问》这一其中,可以说原宪在孔子死后,
不管功名富贵,而退隐于下层社会,绝不简单,他一定替下层社会,替人家解决了
很多问题,做了很多大众福利的事情。而原宪之所以甘心放弃功名富贵,可以说受
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大,因此他硬是要责备子贡“学道而不能行之,病也!”等
于对子贡的不满意,指摘他没有做到老师所教的学问道理,光是摆那么大的排场而
已。

    又如汉高祖刘邦,在前方打仗的时候,后方仅靠萧何一个人。刘邦和项羽打了
七十多回仗,都是打败仗,可是兵源、后勤的补给,从来没有缺少过,这就是因为
萧何在后方,政治、经济都做得好,社会非常安定。而刘邦在前方,每见到后方来
的人,都要问萧何在做些什么。萧何觉得奇怪,就和宾客——智囊团、幕僚们——
谈起这件事。其中有一个人告诉萧何,老板有所怀疑了。因为刘邦在前方作战,整
个国家的政治权力,都在萧何的手上,假如萧何随便左右摆一下,就不得了的。这
位幕僚就建议萧何做些问舍求田的事。后来有人向汉高祖密告萧何敛财侵占民田,
霸占民房,汉高祖看到密告,才对萧何放心,反而一笑了之。这可从反面道理,了
解正面人生。

                            狼虎丛中安身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这个“危”字就是正的意思。“孙”字古代与“逊”字通用,逊者退也,就是
谦退的意思。孔子说,社会、国家上了轨道,要正言正行;遇到国家社会乱的时候,
自己的行为要端正,说话要谦虚。字面意思解释了,我们再研究一下孔子。

    这看来好像他很滑头,教学生们几种态度。其实不是滑头,在这里是教人处世
的臣道,做干部的基本原则,也可以说是作人的基本原则。天下太平,国家社会都
上了轨道的时代,一个正人君子,行为要端正,说话正直,没有关系,无所顾虑,
也不会有斗争。但当处在动乱的社会中,第一个原则:行为要端正,如当公务员,
不贪污,不犯法,规规矩矩,方方正正。可是在言语上,少发牢骚,不要得罪人。
因为乱世里没有章法,否则的话,往往出问题。从历史的记录,生活的经验,都可
以看到。

    前面曾经说过,大家说盖棺论定,而在人生经验中,有许多人,许多事,盖棺
不足以论定,有许多人硬是把冤枉带到棺材里去的。看穿了这个道理,又何必怨天
尤人?

    第一个就说到岳飞,他所处的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他要北伐,完全对,所以
岳飞的人品行为,是危言危行,正言正行,结果蒙冤死了。他没有做到《论语》这
一段的“危行言孙”,怎么说他言不逊?“直捣黄龙,迎回二圣。”是他要北伐的
口号。二圣是宋高祖的父亲和哥哥(过去帝王时代,称皇帝为圣人,非常有趣。)
他当时的口号,就是非打不可,准备一定要打到东北去,把太上皇、皇兄两个人请
回来。他这个话说得也对,是正言,但二圣回来,高宗怎么办?所以秦桧要杀岳飞,
不过是拍高宗的马屁。因为高宗自己的意思,认为岳飞真可爱,可是打尽管打,迎
回二圣来,教我这个现任皇帝怎么办呢?而这个话,高宗又无法告诉岳飞,所以岳
飞的死,就在他自己不能做到“危行言孙”!

    第二个说到冯道,这个人前面曾提过的。在唐宋之间,五胡乱华几十年间,换
了好几个皇帝,都是胡人来统治。五个朝代,都请他出任要职,活了七十三岁死了,
晚年号为长乐老人。可以想象得到,此人第一是“危言危行”,生活非常严谨,本
身一点漏洞、毛病都没有,既不贪财,又不好色。他家里一口放生池,养了一些鱼,
他儿子抓了一条鱼吃了,也被他责打了一顿。可是历史上批评他没有气节,有奶便
是娘。欧阳修论历史,直骂他无耻。可是在冯道的诗中,发现他的思想,认为只要
立身端正,在狼虎丛中,都可以站得往。他认为在当时那个时代中,都是豺狼当道,
不须向谁尽忠。只是要保存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华民族的命脉,等待自己国家有真
正的人才出来领导,用不着为胡人尽忠。他等了好几十年,直到他死后才出了一个
赵匡胤。这个故事说明冯道在当时那么乱的时代,对“危行言孙”是做到了。本身
的行为非常端正纯良,而态度上、言语上,绝对有分寸,不发牢骚。与欧阳修相反
的意见,有王安石、苏东坡等人,他们却认为冯道是菩萨位中的人。由此可见是非
之难定论。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这又是孔子对于人的才德分类。他认为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一定有文字
著作,或者有名言留给后世。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人,都有德又
有言。但是有些著作的人,文章写行很好,理论上讲修养、讲道德,也说得蛮像样
的,却一定有很好的修养德行。一个仁者一定有大勇,这个勇并不是会打架的好勇
斗狠;而一个勇者,不一定有仁。这里要注意的是“不必”两个定,这表示不一定。
当然,有言又有德,有勇又有仁更好。

                            度德不量力

    下面讲到有德有言,有仁有勇的具体事实。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酋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
    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域若人!

    南宫适就是南容,前面上论和下论都提到过他。我曾说过,孔子不会那么简单,
仅仅是听南容唱了白圭之歌,就把侄子嫁给他,现在在这里,我们就可知道南容是
怎样一个人。

    他请教孔子的问题,提到后羿。古代的传说,当时天下有十个太阳,被后羿用
箭射下了九个,只剩下现在的一个太阳。他也会法术,有些丹药,吃了能长生不死。
奔月的嫦娥就是他的太太,因为偷吃了他的丹药,就飞到月宫去了。这是中国古代
的神话,要研究中国古代史,就要透过这些神话,中国的神话中有很多问题、很多
道理,我们现在暂且不去管它,后羿凭他射箭技术和武勇,为有穷国君,想称王而
最后不得好死,被他的臣子寒浞杀掉了。奡又是寒浞的儿子,力气很大。所谓荡舟,
就是可以把在江海里航行的船,一手抓起来在陆上拖着走。后来也不得好死,为少
康所诛。南容说这两个人,一个射箭技术那么好,一个力气那么大,而后来都不得
好死。他举这两个例子,说明靠自己的武力去侵略别人,而想有好结果,反而都不
得好死。

    另一面他举出禹王、后稷的例子:后稷是唐尧的农师,对于我国农业社会的建
立,他的功劳最大;他也就是周朝的祖先。南容说禹和后稷,没有羿、奡那么大的
雄心和本事,自己规规矩矩去种田,很平凡老实的人,最后都得到了天下。禹是自
己得天下,后谡是他的子孙得了周朝天下。南容举出两种人,一种人不择手段而成
功,了不起。(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年轻人感慨很多:某某人不择手段的发了财,在
社会上就很神气、很吃得开。我为什么要讲道德呢?现在这种思想,很迷惑人。)
但南容认为这些并没有用,最终还是要倒下来。另一种人则是殷殷实实地做他分内
的工作。这两种人到底哪一种对?他只提了这个问题。孔子听了以后,并没有答复
他,因为南容的见解非常高明,这个问题不须要答复。所以他一退出去了,孔子就
告诉其他同学,这个人思想这样正确纯正,真是了不起的君子,这才是最高的品德。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这都是连接上面一贯的。孔子说,一个君子不仁,是有的;但是一个小人能仁,
这种事是不会有的。以现在的话来说,一个好人不仁慈,有这个道理,如果说一个
坏人而能仁慈,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知道孔孟的思想,都是“春秋责备贤者”的作风,孔子所要求的对象,主
要的是知识分子。在古代教育不普及,知识分子少,一个君子当然要仁慈。但是人
非圣贤,谁能无过?有时不仁也是难免的事。至于坏人当然没有仁慈的心,坏人如
果有了仁心,就不是坏人,有句俗语“强盗发善心”,这是不大可能的。如真的强
盗发了善心,他就不作强盗而改作好人了。

                             爱里生害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这句话有关于教育,也有关于个人修养。真爱一个人,如爱自己的孩子,不能
溺爱,太宠爱了就害了他。要使他“劳”,这个劳并不一定使他去劳动,要使他知
道人生的困苦艰难。前天一位富有的朋友,他有个孩子很好,很乖,他说预备将孩
子送到南部一家工厂做工,我非常赞成。在我们看来,像他这样的家庭,无论怎样
好的教育,生活环境是太舒服了,弄不好会害了这孩子的一生。教育和《孙子兵法》
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硬要想办法使他受苦,使他知道困苦艰难。以这种道
理,就能理解“爱之,能勿劳乎?”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人生。其次,不管部下或
朋友,即使对自己很忠实,但不要仅仅喜欢他的忠实,还要教育他、培养他。

    下面转了一个气势,是孔子批评当时的一些人物及政治作风,以切磋为学的外
用。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
    润色之。

    这段话孤零零吊在这里。所说到的四个人,当时都是郑国的大夫。为什么?我
们知道上古王道讲道德,后世霸道讲事功。春秋战国时的五霸,第一个霸主,就是
由郑国开始,所以郑国在春秋战国初期,相当有力量。可是到了孔子的时代等于现
在的英国,没落了。虽然没落了,但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还是蛮大,因为郑国出了
不少政治上的人才。这里所提的四个人,都是郑国政治上的要人。

    孔子这句话所说的“命”,就是古代非常重视的“诰命”。诰是诰,命是命,
两种文件都是政府的公告。比方现在一国的元首,到另一国家访问过后,发表联合
公报。这种公告,起稿的人非常费心,每一个字都要斟酌,这种文件不但影响当时
的整个国际关系,将来历史还要留下来的,对与不对,作为历史批判是非善恶的依
据。我国五经中《尚书》的记载,就是中国上古政府的文献资料。透过这些资料,
可以了解他们过去的历史。诰命就是这些文件。我们现在一般人称它为“大文章”,
不止是这一代的,而是永远留在历史上的大文章。

    孔子说,郑国的诰命颁布出来,非常慎重,先由裨谌起草,然后由世叔来讨论、
检查、研究。“行人”是外交官名,“子羽是人名。再由外交官子羽来修改,最后
还要经过首相子产,在文采辞藻方面,加以润色。以现在的程序来说,好像是由秘
书起稿,送给有关单位会稿,然后经过外交部改正,这还不够,最后经过首相修改
文章的辞句,增加文字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郑国在那么混乱的时代始终人才济济,发出来的文告,有
那么慎重,经过这几个大手笔的考虑才拿出来。这是孔子告诫从政的学生,一个从
政的人,一下笔乃至写一个条子都要当心,尤其是有关政治大问题的决定,一写下
去,就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模子,不能草率。所以孔子提到“为命”之难,告诉学生
们,不要疏忽。

                           为政难作人更难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
    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有人问孔子,郑国的子产这个人怎么样?孔子答复他,子产是大政治家,了不
起的人物。子产当政的时候,对于社会贡献很大,对国家的老百姓,是有恩惠的人。

    再问楚国的子西怎样?子西是楚国的宰相,孔子到楚国时,他怕孔子会把他的
位置挤掉。而孔子答复,只是说“他,他啊!”就没有再说什么了。这就是孔子的
厚道,假使现在的人,就非要攻击子西不可了,孔子没有这样做。当然他不同意子
西这个人,历史上的记录,子西这个人并不高明,而孔子只是“他,他啊!”两句,
不作批评。

    此人又问管仲怎样?管仲比孔子早,齐桓公称霸的时候,他功劳很大。每次讲
到管仲,孔子都很佩服,这次他好像伸出大拇指来称赞他,那才够得上是一个人,
真了不起!他在当政的时候,能够把齐国另一大夫伯氏,连着的好田三百,没为公
有,而伯氏一家人因此穷困,只有清菜淡饭可吃,但一直到死,没有怨恨管仲,心
服口服。所以孔子说他能够称为一个人,了不起!他没有说他是一个大政治家,政
治家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官位上的功勋,而能做到称为一个“人”,这才
了不起。管仲将别人的财产拿过来,别人因此终身穷困,而对他毫无怨恨,认为处
理得很公平。一个当政的人能做到这样,的确是了不起,历史上没有几人能做到这
样。可见他对于社会国家的贡献,对于其他的人所还报的,一定有他处理的政策与
方法,所以孔子要对他连连赞叹了。

                            不学谓之贫

    现在开始讨论的,可以说是中国旧文化中所讲的“知人论世”的道理。从这里
可以看到历史上的人物,也可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站在人文哲学的立场来说,
一个人要认识别人困难,认识自己更难,尤其年龄大了,经验多了,接触的人广了,
就感觉到认识自己太难了。下面就是孔子“知人论世”的一番话: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富而无骄”,有地位、有财富,成功了不骄傲。本来这个修养很难,并不是
很容易,但是比较起来还是容易。古今中外有些人因为地位高了,风度蛮好;风度
好是外形的,外形过得去,看不出骄傲来,已经了不起,但是内心到底还有一点觉
得自己了不起。

    刚才与几个国外回来的学生闲谈,他们说到,过去有一部分人,父母与孩子之
间的代沟,相差太远,做父母的,尊严得不得了,非要摆成那副样子不可。也有的
说,自己的父母并不如此,与子女相处像朋友一样。有的以地域来说,指本省有些
家庭,父母对子女还是摆一副尊严的模样,我就问他们在国外有没有注意,华侨社
会里,多数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也是保持着尊严。这是广东、福建的风气,他们还
保持了老一辈子的父母的威严。而父母子女相处比较开明一点,多半是在上海生长
的人。父母保持他们的尊严,只是过分或不过分,并没有错。有的又说,父母保持
那股威严,就是一种傲慢心理,觉得我有儿女,儿女就要听我的。我说这可不能列
入骄傲的范围,更不要错用了骄傲这个形容词。

    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有许多人想不骄傲,很难做到。富贵了,地位高了会
骄傲;有钱会骄傲;年龄大了也会骄傲,认为自己多吃了几十年饭,年轻小伙子就
不行,其实多吃了几十年饭,不一定吃得对;学问高了也会骄傲。所以要修养到“无
骄”,实在不容易。不过在比较上,富而无骄和贫而无怨,两者之间,还是无骄容
易一点。

    “贫而无怨”的贫并不一定是经济环境的穷;不得志也是贫;没有知识的人看
到有知识的人,就觉得有知识的人富有;“才”也是财产,有很多人是知识的贫穷。
庄子就曾经提到,眼睛看不见的瞎子,耳朵听不见的聋子,只是外在生理的;知识
上的瞎子,知识上的聋子,就不可救药。所以贫并不一定指没有钱,各种贫乏都包
括在内。人贫了就会有怨,所谓怨天尤人,就牢骚多,人穷气大,所以教人作到“安
贫乐道”。这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大原则。但是真正的贫而能安,
太不容易。

    现在有人,拿“安贫乐道,知足常乐”这两句话,批评中国文化,说中国的不
进步,就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这种批评不一定对,“安贫乐道”与“知足常乐”,
是个人的修养,而且也少有人真正修养到。我们当然更不能说中国这个民族,因为
这两项修养,就不图进取。事实上没这个意思,中国文化还有“天行健,君子以自
强不息”等鼓舞的名言,我们不可只抓到一点,就犯以偏概全的错误。这两句话,
是对自己作人做事的一个尺码,一个考验。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先解释原文文字:孟公绰是鲁国的大夫,后世朱熹的注解,说他很清廉,安贫
乐道、知足常乐的人。赵、魏是大国,对下面滕、薛两个国家而言,赵、魏比较大,
滕、薛比较小。

                          识人难识己更难

    关于“老”,过去的官名有“三老”,也有“三公”。古代三公的地位很高,
但在秦汉以后,就很少有明文规定这个官衔了。他们学问道德崇高,没有实际行政,
所谓“坐而论道”,着重在建议和指导,和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不管部大臣差不多,
什么都不管,可是样样都要问。越是国家大事,越是很重要的决定,越要请他们参
加意见。往往一句话可以推翻整个政策,或者建立新的政策。至于“老”,也是如
此,在古代是很清要的职务,本身要学问好,人品好。凡是清要的官,只要说一句
话,影响很大,皇帝都非常重视。到了现在,学术界,以及政界,对所尊重的人,
常称某公,或尊称为“老”,就有“国之大老”的意思。

    孔子这里说,孟公绰这个人,要他做赵、魏大国中的大老——顾问,则是第一
等的好人才;他的才能、学问、道德,担任这个职务好得很,没有错。但是如果滕、
薛两个小国家请他作大夫,要他在实际政务上从政,当部长,或院长,那就不行,
会当不好。

    孔子以这个问题,与学生讨论。孔子论人,认为有许多人,担任某一种大位置、
大要职,蛮好;但是要他改做实际工作,去执行一个任务,就完了。平常看他,学
问好,见解也好,写的文章、建议、办法都对。可是,让他去实际从事行政工作,
就不行。有些人,要他从事实际行政工作,执行任务,会办得很好,如果这样认为
他很了不起,把他提拔到太高的清要地位,那他又完了。所以作领导的人,对人才
的认识很难,对自己的认识也难,要晓得自己能作什么,可真不容易。

    我过去在私塾中所受的教育,老师们教的一些散文和诗,都包含有人生的道理。
我的一位老师曾有一首评论历史的诗,讲得非常好:“隋炀不幸为天子,安石可怜
作相公。若使二人穷到老,一为名士一文雄。”这意思是说,隋炀帝运气不好,当
了皇帝;而王安石很可怜,作了宰相。这两个人若是不得志,王安石将成为大文豪,
他的文章那么好,恐怕当时和后世对他的敬仰,还要更,隋炀帝如果当时不作皇帝,
就是一个很好的名士,一个才子。

    我们再说李后主,真是好的文学家,那么好的文学,真好,过去找不出来,以
后恐怕也难找到这么好的文学家,实在太好了,可惜当了皇帝。宋朝徽宗等人也是
如此。不过话得说回来,文学又谈何容易?《红楼梦》之后,再也写不出第二部《红
楼梦》,没有像曹雪芹那样的家庭,没有像曹雪芹一样,整天和一些女孩子在一起
打滚,没有那个经验,换一个人怎么也写不出来。施耐庵的《水浒传》,没有跑过
江湖,没有和那些动辄拔刀的江湖朋友混在一起,也写不出来。文学是这样培养出
来的。李后主的词好,前面曾说过,他花的本钱大,也是当了皇帝,江山又在他手
里丢掉,然后才有那种文学的境界出来。可是拿人生的立场看来,这些人都是不幸。
因此我们又想起另外一个人的哲学,人生得意的事,有时并不是幸福;而有时候失
意的事,并不是倒楣。如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有一个人作了一首诗:“眼前乔木尽
儿孙,曾见吴官几度春。若使当时成大厦,亦应随例作灰尘。”这首诗是说失意并
不见得坏。第一句他感慨眼前的国家栋梁,都是他的后辈。第二句是讲自己,像山
上的大木、神木一样,自己年纪大了,看到朝代的更替、兴衰、成败多少次,假使
自己当时也成为其中的栋梁,早就被烧光了。所以人生得意的事,虽不一定是坏,
也不一定就是好,有时失意也不一定是差。

    这些道理可使我们了解孔子讲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的话,
的确是意义深长。所以刚才提出来用人难,不但对人才的选拔、安置困难,而每个
人自己认识自己更难。我们了解了历史的往事,将来自己做事业时,对于人才,对
于用人,的确要能知己知彼才对。

                     全才——智、清、勇、艺、礼

    下面讲到怎样才算是人才与全才。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
    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
    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里孔子所说的“成人”,也可以解释为全人,也可以说是人世间的全才。子
路问怎样才是全才,孔子说,要求一个全才太难:第一个是智慧,像臧武仲,这位
鲁国的大夫,智慧高,知识渊博;其次要像孟公绰的清心寡欲,什么都不要,本身
非常清高、廉洁;光是有清廉的德操,智慧的修养,还是不够,还要有勇,如卞庄
子。卞庄刺虎,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当然不止是打老虎的勇敢,主要在
有决心、决断,须要牺牲的时候就敢于牺牲的大勇;就是有了智慧、清廉、勇敢还
不够,还要有冉求之艺,文学艺术的境界,样样才能都会。

    这四个人的优点:高度的智慧;道德的涵养,没有私欲,没有火气,心气平和;
品德好的人,往往有点像废人一样,所以又要加上勇敢、决断、侠义的精神,这样
还不能算是全才或全人,还要加上文艺境界,与高度的礼教修养,这样几个条件合
拢来,就可以为成人了。这该多难!但是要注意,原文“亦”字用在这里的重要意
义,孔子说了如此等等,还是用了一个“亦”可以为成人矣的“亦”字。由此可知
他认为还并没有完全到达理想中“成人”的那个程度。

    读到这段书我们要记住,这一段孔子所提出的,可说是讲国家大才的标准,也
可说是讲中国文化,讲人格教育修养的标准。

    但是孔子所要求的太高了,然后自己转了一个弯,对子路说,时代不同了,不
一定要把我这个观念拿来作标准。现在只要做到“见利思义”,看见对自己有利的
事,能多考虑一下义的方面。义就是宜——看看这个利是不是合理、合情、合法。
“见危授命”,既然身为负责人,为大家做事,要能做到临危时,接受任命,为达
成任务,宁可牺牲自己。甚至交朋友也能如此。还有平时所说出的话,不管经过多
少时间的考验,何等环境的考验,纵然过了很久很久,都能言行一致,说得到的一
定做得到。有了这几点,在这个时代里,已经是了不起的人才了,何必要求太高呢!

    我们拿“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这句话,看现在的社会,有时很好笑,发表任何
政见时,要如何如何,一旦到那个位置以后,所说的话都不见得兑现了,哪里能够
作到“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看现代可以证历史,看历史可以懂现代,如孔子说的
“温故而知新”。我们说现在社会风气不好,孔子当时社会风气也一样不好。有些
同学到外国留学回来,开口就是外国如何如何好,我就告诉他们,古今中外都是一
例,没有外国如何好,中国如何坏。以贪污来说,美国有许多地方,贪污得更厉害。
外国人也是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十几年以前有些年轻同学去美国留学,我制
了棉被送给他们带去。有位外交官说太落伍,在美国用不着。可是这个同学因为是
老师制赠的,还是带了去。我又要他们带了些宫灯之类的小礼物去,要他们保持中
国的礼貌,逢年过节时要对老师表示敬意。他们也曾说外国人不喜欢这一套,后来
两样都对。圣诞节去向老师行个礼,送一盏小宫灯聊表敬意,说明是中国礼貌,外
国老师高兴得不得了,说所教的各国学生,只有中国学生最好,最有礼貌。至于棉
被,碰到冬天停电,大家冻得要命,而他们穿棉袄,盖棉被最舒服,这都是中国文
化。因此也了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是人,感情思想是一样的,绝对没有
两样,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所以我们处理一件事,要注意到古今中外,包括未来的时代,人情世故是一样
的。纵然观念两样,其实原则还是一样,换一个角度讲就通了。譬如说某件事在道
德上不通,有些外国人不会理解;说成没有价值,他马上赞同这句话。不过把“道
德”与“价值”两个名词换用了一下而已。因此,我们教育子弟,不管什么时代,
中国文化的人格标准,绝对是高的,绝对是对的。我们现代的人格教育,能够使每
一个人,做到像孔子所讲的第二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就很了不起。再讲一步,如果能够做到像孔子所讲的第一条,集智慧、人品、胆识、
才艺于一身的人,那就太难得了。

                            疑假疑真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
    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
    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公叔文子,文子是他的谥号。朱熹的考证是公孙枝,别的考证叫公孙拔。究竟
谁对,暂时不去管他,不过都知道这个人是卫国的大夫。孔子除了对他自己的国家
鲁国以外,对卫国的感情最深厚。公叔文子在当时名气很大,影响力也很大。孔子
问公明贾——公明贾也是卫国人。孔子问他说,夫子(我们后世拿“夫子”为对孔
子的尊称。孔子当时“夫子”两字,等于我们现在以“先生”称人,这里就是指公
叔文子。)是卫国的闻人,社会上很有声望,政治上很有影响力,大家都说他很好,
但有一点不知可不可信?公叔先生平常不随便说话,说一句话就有相当分量;也不
说别人是非;也不轻易笑;也不贪。

    公明贾就说,别人对你所讲的,把他描写得过分好了。其实他讲话能把握时间、
要领,不讲废话,恰到好处,因此人家听了,不讨厌他的话。他高兴了、痛快了就
笑,笑得恰到好处,所以人家不讨厌他的笑。譬如下雨天在街上见人跌倒而哈哈大
笑,这个笑,不得平时,人家已经跌得很痛,很狼狈了,这不应该笑的,偏要笑,
岂不让人讨厌?

    关于取,合理的送他礼物,适可而取,不故意标榜清高。

    他这样一解释非常好,但是公叔文子这个人在历史上有点问题。所以孔子听了
他的解释说:“是吗?真的吗?”是表示怀疑口气。是否这个人徒有虚名,很难断
定,如白居易的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是当时身便死,一生
真伪有谁知?”周公辅助成王的时候,有人造他的谣,说他企图把侄子杀掉,自己
当皇帝,使周公也怕起来了。而王莽在没有叛国以前好得很,满朝文武,全国老百
姓,没有人说王莽是坏的。假使这两个人在这个时候就死掉了,那么他们一生中的
真假又有谁知道?这是白居易一首大家熟知的诗,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使我们知
道,有些人运气不好,把冤枉带到棺材里去了,可知人生定论很难。所以对于公叔
文子,在公明贾替他作解释以后,孔子说:“是吗?难道真的吗?”存疑是可以的。

                          挟兵自重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臧武仲是鲁国的大夫,犯了罪自己逃出去。可是不肯放下权力,在防区上整兵
振武,向鲁君要求,封他的儿孙永远作这个地方的首长。他用这个方法,取得这个
位置。孔子说,他这样做,表面上虽然说是提出退让的要求,不说要挟,但是这不
必骗人了,我是不相信的,他分明是用要挟取得富贵功名与政权。中国历史的藩镇
祸国,都是同此一例的办法。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由此而引出孔子对历史的批评。自周朝王道式微以后,就是霸业的开始,“挟
天子以令诸侯”,表面上虽然拥护中央,而中央政府的皇帝,还是听他们的意见摆
布,这是春秋战国时候的霸业。如果以中国历史文化来分王道与霸业,则春秋战国
以后的汉、唐、宋、元、明、清在儒家思想的看法,并不能称为王道,统统都是霸
道。真正达到三代以上,以道德维系的政治,那才是王道。以权术取得而讲事功的
则是霸道。所以在春秋战国五霸的阶段,仁义道德,也只是霸主的手段而已,变成
口号了。

    但在五霸中比较起来,也有好坏,所以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他对晋文公的
为人,不以为然。谲就是用诡道、手段。孔子为什么说晋文公谲而不正?因为晋文
公家庭遭遇变故,流亡在外十九年,他的高级部下,智囊团之一的舅父,断定他一
定能复国:“重耳(晋文公的名字)在外十九年矣,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
伪,备知之矣。”因为他吃尽流亡的痛苦,深深了解人心的险恶,所以便懂得如何
运用权术。齐桓公就不是这样,孔子认为比较好,而齐桓公与晋文公两个人的遭遇
也大有不同。根据孔子这两句话,研究历史上帝王、领导人的心理,与少年时代的
遭遇、环境的培养都大有关系。

                           管鲍之交难

    因为孔子讲到对晋文公和齐桓公的比较,而且加以评论,子路就来插话。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
    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路说,老师说齐桓公好,但是我想起一件事。齐桓公和公子纠,是兄弟也是
政敌。管仲没有得志的时候,原来是帮助公子纠的,那时另外还有一个大臣名召忽,
当时公子纠死了,召忽也拚命作战,为公子纠而死,但管仲并没有殉职。这样说来,
管仲的人格还是有问题。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当时帮助齐桓公成功,有名的名
臣是鲍叔牙。桓公问鲍叔牙,如果想成霸业,把齐国治好,谁是好的人才。鲍叔牙
就推荐了管仲。但管仲曾经在作战的时候,用箭射过齐桓公,幸好没有将齐桓公射
死,而射中了衣带钩。所以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推荐后说,管仲这个人曾经助过公
子纠,而且用箭射过我,幸好只中衣带钩,我没有杀他,已经够宽大了,你还要推
荐他?鲍叔牙就说,你要振兴国家?还是要报私仇?你如果想成霸业,就不要记私
仇。因为他是人才,当他帮助公子纠的时候,应该射你的。各为其主,立场不同嘛!
齐桓公也有汉高祖相同的气度,因此用了管仲。

    大家交朋友,常引用历史上管鲍之交,把管仲与鲍叔牙的交情,来比拟知己之
交,但要真正达到那个程度太难了。中国五伦之道,朋友一伦是很重要的,也很难
的。像管仲与鲍叔牙这种知己的朋友,在历史上只这么一个例子。任何人一辈子都
难得有这样知己,管仲最穷的时候,生活一切都依赖鲍叔牙。共同做生意赚了钱,
管仲自己就多分了红利,鲍叔牙也不在乎。这还不算太难。齐桓公成功了,鲍叔牙
推荐管仲当宰相,这也还不算难。管仲晚年就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人
生得一知己太难。知己到什么程度呢?管仲临终以前,齐桓公问他,鲍叔牙可不可
以接替他的职位。管仲说不可以让鲍叔牙当宰相。鲍叔牙一生都照应管仲,照普通
一般情理讲,管仲临死了,应该将这个职位交给鲍叔,以为报答。现在由齐桓公提
出这个意见来,他还说不可以,好像管仲不够朋友。其实他有他的道理。管仲对齐
桓公说,你不要害鲍叔牙了,他这个人的人其实在了不起,气度也非常大,可是嫉
恶如仇。一个当首相、当主管的,要能藏垢纳污,肮脏的东西也要包涵一点,完全
要求清高是做不到的。鲍叔牙的第一个毛病就是太好、太清了,不能包容坏的一面。
如把政权交给他,害了你齐桓公,也害了鲍叔牙。这样鲍叔牙也很高兴,认为只有
管仲懂得他。

    所以我们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相处,都晓得讲历史上这件事情。我们文化深厚,
就是历史上的故事太多,前辈的经验太多了。我们读书也是为了吸收这些作人做事
的经验。我曾经看到过类似的事情,有两个好朋友又是同学,其中一个当师长。当
他要交卸这个师长职位的时候,上级也决定由他的同学来接他的位置,可是他极力
反对。有人就问他为什么这样不帮同学好友的忙,他说我不愿害自己的同学好友,
如果他来接我的事,依他的个性,结果一定会弄到坐牢。最后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朋友能够交到这样,谈何容易!普通人只看现实,所以介绍管仲等等的故事给诸位,
我们要知道交友之难,待友之难,以及得一知己之难。

    这里子路提出来说管仲这个人的做法,恐怕不仁吧?孔子说,春秋时代开始的
时候,齐桓公虽然是霸主,但是把周朝中央政权的威信重新整顿,九次召集了诸侯
开联合会议,安定了国家社会,从来没有用武力威胁人,固然霸业是权术,可是他
权术的最高原则还是道德,致使周朝的历史能够再延续下去。这些都是管仲的力量,
这已经很好了,也就是仁义之道了。何必求之太过呢?

                            死生亦大矣

    讨论到这里,子贡就起来辩论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
    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
    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贡拿个人的人格来看管仲,可以说他是不仁不义。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
本来追随公子纠的,照理也应该殉死,他却不能以死尽忠,后来反而更进一步,投
降齐桓公,居然贪富贵作宰相,就更不对了。孔子说,政治道德、人生道德,很难
评论得公平中肯。管仲投降了齐桓公以后,帮助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把当时那么
乱的社会辅正过来,对历史的贡献,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太大了。到现在管仲已
经死了,可是我们这些人都受了他的好处,今天社会能够安定,各个诸侯的国家能
够安定,都是他们的功德所赐,假使当时没有管仲,那我们即已变成野蛮民族了。
“被发左衽”就是野蛮民族。中国古代男女的头发都是梳起来的,我们现在都披发,
是外国文化。“左衽”,试看过去的西藏、蒙古等边疆民族,都是左肩披着衣服,
右肩臂露在外面,这是文化野蛮落后的象征。可是现在我们的装束,也都是被发左
衽,向原始文化投降了,好在不止我们,整个世界都在被发左衽。讲到这一点,我
想我们的民族文化,总有一天会站起来。

    孔子告诉子贡,管仲对历史的贡献有如此的大,没有管仲,我们的文化都可能
灭绝了。这种情形,又怎么是普通男女,认为他怎么不为公子纠而死的观念可比呢?
公子纠对管仲并不好,不听管仲的意见,如听管仲的意见,就不会有齐桓公,而是
公子纠起来了。公子纠不以管仲为国士,管仲也不必要为公子纠殉死。这就不能拿
普通一般人的情形来责备管仲了。普通人一碰到失败就自杀,毫无价值,好像倒在
污水沟里,这样一死了之,又有什么意义?所以他不轻易为公子纠而死,以致后来
有这么大的贡献。那么这生死之间的价值取舍,就另是一番评估了。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公叔文子,就是刚才提到过的公孙拔或公孙枝,文子是他的谥号。我们先要了
解,春秋战国时代,依照中国的封建制度,平民很难上来做官,但不是绝对不能。
在这种制度下,公叔文子的部下撰由公叔文子的提拔,从平民而提升保荐到与自己
同等的地位。孔子说,公叔文子真够得上称“文”。中国古代谥法称“文”是很难
的,根据《谥法》解的记载,称文的有下面几种:一、经天纬地,二、道德博闻,
三、勤学好问,四、慈惠爱民,五、愍民惠礼,六、赐民爵位等六种。如明代的王
文成,清代的曾文正,就是这个“文”。

                             人尽其才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
    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孔子在卫国很久,当时的卫灵公对孔子非常敬重,但却没有启用孔子。卫灵公
好像是个活宝,他宠信的妃子就是有名的南子,政治不算好,也不见得太坏,可是
卫国上下对孔子都很敬重。但在一般舆论,对卫灵公颇多不满。季康子就说,卫国
的这位领导人既然这么坏,怎么卫国不会亡国?孔子说,卫灵公尽管不好,但他会
用人,他的部下了不起的人才很多。

    这一点我们又要看历史了,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一个主管,是不是善于用人,
非常重要。就是在商业上,一个做老板的,善于用职员,也是很重要的成功因素。
如果职员用得好,公司到了危急的时候,都不会垮台。一个机构如此,一个国家的
政治也是一样。人才要安排得好,而且人才处处都有,看你怎样安排,有的人这方
面不行,而另一方面有所长。

    所以孔子谈到卫国的时候,季康子问这样一个领导人怎么不亡国。孔子就指出,
卫灵公用了最好的外交家仲叔圉治宾客,就是办外交。在国际动荡的时候,外交最
重要,而他用到了好的外交家。还有祝鮀治宗庙,在宗法社会宗庙也是政治的中心,
以现在制度来说,包括了教育、文化、内政,都属于宗庙的事,上论曾经提到,所
谓“祝鮀之佞”是指这个人很会说话,是一个理论家、政论家,他还办过一次成功
的外交。另外又有王孙贾主持国防、军事。一个国家外交、内政、文教、国防有这
样三个人才主持,卫国怎么会亡?只是卫灵公本人活宝一点,不过虽然活宝,他会
用人。在历史上,汉、唐、宋、元、明、清各代,中期时有些职业皇帝都蛮活宝的,
但是他会用大臣,干部用得好,而且绝对可以信任,就行了。缩小范围,一个单位
主管,一个家庭,对家人子女,也是一样的道理。但从后世认定属于伪书的《庄子·杂
篇》中,却有推重卫灵公之所以称灵的道理,并不如此简单。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孔子说这话的意思,指有些人吹牛脸都不红,这还不算,最怕是吹了牛不兑现。
真做到了,就不算是吹牛了。所以我们做事、说话时要慎重考虑,大言不惭很容易,
要看自己能不能做到。讲解《论语》到现在,已经十四篇了,每篇都有高潮起伏,
一点也不呆板。到这里又转了一个方向了。

                             为正义而言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
    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这一段是孔子在鲁国的时候,国际上发生大事,齐国的部下叛变,杀了皇帝—
—皇帝是口语,正名应该是齐国的国君,这个叛变的人叫陈成子。(下面杀了上面
为“弑”,这是《春秋》笔法。)孔子听到这个消息,看得非常严重,像是参与国
家大典一样,洗了澡,穿上礼服去朝见鲁哀公。他说齐国的内政发生了叛变。陈恒
杀了他的国君,我们鲁国要出兵去讨伐叛逆。

    这就是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都是世界大同的政治思想,所谓“兴灭国,继绝
世”的主要精神,就是在国际间,碰到任何一个国家出了事,出兵帮忙,替别人消
灭了祸乱,然后还是把政权交还给该国。我们只需要他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而事
实上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是吃亏赔本的事。譬如过去历史的记载,海外的属国进
贡了一头长颈鹿,或者外邦进贡了一头老虎,我们还要招待他的使者好几个月,皇
帝还要给他赏赐。我们绝对没有土地侵略、经济侵略的野心,中国人只有爱别人,
不会侵略别人,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军事思想,有时出兵打仗,只是为
了正义,不是为了利益。

    孔子请哀公出兵讨伐陈恒,就是为了正义。而且孔子这个时候,他的大司寇位
置已经下了台,可以不管国事,可能顾问的名义都没有,只是可以在皇帝面前讲话
而已。他为了要实行中国文化的精神,就去报告,请求出兵。但是当时鲁哀公很可
怜,所有的权力,都在季家三兄弟的手里,哀公不能说孔子的主张不对,帮助邻国
平乱是应该的,可是没有办法,就要孔子去和季氏三家讲。孔子说,因为我总是从
大夫之后,是国家有地位的人,职责所在,道义所在,不能不向你报告。鲁哀公听
完了还是要他去告诉季家,于是孔子退回来,告诉季家三兄弟。可是季家三兄弟不
同意,认为不要管这个闲事。孔子说,因为我是鲁国的人,所以我不能不说,将来
不要说我没有讲过这个话,我已经告诉过你们,也向国君报告过,我的个人责任、
国家责任、历史责任都尽到了,做不做是你们的事。

    这一段,很明显的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的政治哲学也在这里。我常
和外国留华的同学们说笑,就以留学生来说,现在我们的留学生,在外国打工、端
盘子洗碗。但是由唐代开始历史上可以看到,当时外国来华的留学生,达数万余人,
我们的政府,在长安建筑了几千间房屋,招待吃、招待住,让他们读书,学习中国
文化,够漂亮!哪像现在你们驻华的领事馆,办起签证来,还再三考虑,深恐会占
了你们的工作机会。话说回来,历史时代的环境不同,当然不可一概而论。只是在
这一段里,对于中国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文化思想、民族精神的重心,可以有
个概要的认识。

                            风云际会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这里的“事”字是动词,和服侍、侍候的侍同义。子路问作一个国君的高级干
部,应该怎么才对。孔子说,既然作人家的干部,就要绝对忠心,不可欺骗上司,
不其他就要说直话。但说直话也很难,所谓“忠言逆耳”,可是要对领导人尽其忠,
不妨冒犯他一下。

    讲到这方面,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常看到大臣与皇帝政见冲突的事,旁注便有
“拂其龙麟”的话,以前对皇帝以龙作为表征,据说龙的个性,能柔能刚,随便怎
样碰它的鳞甲,都不会生气,只有龙的颔下三寸处生的是逆鳞,倒的,那是致命所
在,绝对不能碰,否则龙就会发怒而毁人的。这就说明为领导人的,度量要大,对
有理取闹的,能够包容原谅。但在最要紧的关键上,千万不可以碰。譬如我们对朋
友也尽管说直话,但对于朋友某一要命的缺点,则不能随便说了。以现代的行为道
德讲,适当的限度,保持别人的自尊心,是必要的。所以历史上有些大臣“犯颜谏
诤”,就是说领导人已经很生气了,可是忠心的部下为了他好,不管他怎样生气,
应该说的话,还是要讲。我们读《宋史》,赵普对宋太祖,就做到了“勿欺也,而
犯之。”

    有一次,赵普推荐某人作官,宋太祖不答应。第二天,赵普又上奏推荐这个人,
宋太祖还是不答应。第三天赵普又上奏推荐,宋太祖这一下可忍不住了,气得大发
雷霆,把奏摺撕碎了扔到地上。赵普面不改色地跪着,把这些碎片拾起来,带回去。
过些天,把这撕碎了的奏章补贴好,又带上朝去推荐。宋太祖这一次总算醒悟了,
终于任用了这个人。又有一次,有个大臣应该升官,但是宋太祖一向讨厌那个人,
不准他升。赵普极力奏请太祖批准,宋太祖又被赵普惹火了,气呼呼地说:“我就
是不让他升,你又能怎么样?”赵普说:“刑赏,有天下刑赏的准则,陛下怎么能
以个人的喜怒来左右刑赏?”太祖气得离座而起,回到内宫。赵普就跟着站在宫门
口,久久不肯离去。宋太祖后来也就答应了。我们从这两个故事就可想见赵普处事
的刚毅果断,但是他也有缺点,心胸不宽,容易记恨。他常会挑剔那些当他贫贱时,
对他不好的人们。每逢这种情况,宋太祖就说:“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
皆物色之矣。”劝赵普度量放大,不要计较这些小节。更何况天子宰相之才,哪里
是社会一般人所能鉴识的。后来,赵普就不敢再提这一类的事了。

    这种类似的故事,在《贞观政要》这部书里,记载得很多。唐太宗、魏征也是
一对好搭档。不过话说回来,魏征这个伙计固然好,也要有唐太宗那样的好老板。
照《贞观政要》的记载,长孙皇后也很好,所以还要老板娘也好。不然的话,就变
成上论中所讲的“事君数,斯辱矣!”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这两句话,大家都知道,经常引用,已变成成语了。自古以来,对于上达与下
达的解释各有各的观点。综合一般的观点来解释,所谓“上达”,以现在思想的习
惯而言,就是比较形而上的、升华的。所谓“下达”,就是比较现实的、卑下的。
深入一点说,君子与小人,在春秋战国时代,尤其在孔子言论中,经常提出来作为
一个对比的名称。因为真正研究学问,真正搞思想是少数人的事。有许多人尽管在
读书,但并不一定在研究学问,而只是在求知识;尽管有人在搞思想,但并不一定
在研究思想本身,不是研究哲学的问题。研究思想怎么来的,牵涉到形而上哲学的
问题。形而上可以说是上达;形而下、现实的、浅近的就是下达。“达”就是通达,
这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过去的习惯,问人读书的情形,不问他读了什么书,有没
有文凭学位,只问读通达了没。再说,“上达”,也可以解释为有高明的远见。“下
达”,便是比较浅近,只重于现实的低视。

                            为谁读书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两句话我们有几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点应注意到的,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看法。第二点,研究这两句
话,怎样为己,怎样为人。一般说为己就是自私;为人就是为大家,也可强调说是
为公。“古之学者为己”,古人为自己研究学问。“今之学者为人”,现在人为别
人研究学问。这个问题就来了,从文字表面上看,可以说后世的人求学问,好像比
古人更好,因为是不为自己而为人家,这是一种观点。

    刚好昨天有一位同学,讨论到这个问题。他写一篇博士论文,中间有一段,引
用了这两句话,作东西文化的比较,就是持这种观点。我告诉他,这一观点可以成
立,但是有一个事实,我们中国人过去读书,的确有大部分人还保持了传统的作风。
这一传统的作风,类似于现代大学中最新的教育,或者西方最新的小学教育,所谓
注重“性向教育”,就是依照个性的趋向,就个人所爱好的,加以培养教育,不必
勉强。一个喜欢工程的人,硬要他去学文学,是做不到的。有许多孩子,自小喜欢
玩破表、拆玩具,作父母的一定责罚他不该破坏东西。在教育家的眼光中,这孩子
是有机械的天才,应该在这方面培养他。我们中国人过去读书,老实说不为别人求
学问。而现在一般人求学问,的确是为别人求学问。一个普通现象,大专学生为了
社会读书,如果考不取,作父母的都好像感到失面子,对朋友也无法交代。读书往
往为了父母的面子、社会的压力,不是为自己。目前在大学里,有些重要的科系,
男生人数还不到三分之一,几乎满堂都是女生。譬如哲学系的课,学生有七八十人,
他们真的喜欢哲学吗?天知道!连什么叫哲学都不懂,为什么考到这一系?将来毕
业了,出去教书都没人要。社会上听到哲学系,认为不是算命看相的,就是神经。
可是为了什么?凭良心说,只是为了文凭。有的女孩子,学了哲学干什么?当然也
可以成哲学家,不过没有家庭的好日子过,既不能作贤妻,又不能为良母,那就惨
了。可是现在的教育,任何一系,都少有为自己的意志而研究的。曾经有一个学生
告诉我,当年他在大二读书的时候,有一天真被父母逼得气了,就对父母说:“你
们再这样逼我,我不替你读书了!”他说那时候心里真觉得自己努力读书,是为了
父母在朋友面前显示荣耀而读的,在自己则并无兴趣,那么今天的人读书,从文字
表面上看,“今之学者为人”,为别人读书,至少是为社会读书。社会上需要,自
己觉得前途有此必要而已。说是自己对于某一项学问真是有了兴趣,想深入研究追
求,在今日的社会中,这种人不太多。

    照目前的状况,如果缺乏远见,我敢说,二三十年后,我们国家民族,会感觉
到问题非常严重。因为文化思想越来越没人理会,越来越低落了。大家只顾到现实,
对后一代的教育,只希望他们将来在社会有前途,能赚更多的钱,都向商业、工程、
医药这个方向去挤。如物理、化学等理论科学都走下坡了,学数学的人已经惨得很。
在美国,数学博士找不到饭吃,只好到酒馆里去当酒保,替人调酒,还可赚美金七
八百元一个月。

    放大点说,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文化都如此没落。二三十年后,文化
衰落下去,那时就感到问题严重。在座的青年朋友还来得及,努力一下,十年、二
十年的功夫用下去,到你们白发苍苍的时候,再出来振兴中国文化,绝对可以赶上
时髦。

    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时代到了没落的时候,人类文明碰壁了,就要走回头
路。所以今日讲承先启后,的确须要准备。可是全世界的文化,目前还没办法回头,
叫不醒,打不醒的,非要等到人类吃了大亏才行。没有人文思想,人类成了机械,
将来会痛苦的。所以这两句话,也可解释为:“以前的人读书是为了自私,现在的
人读书是为公”,不过这种解释是错误的。

    再另外一个观点,我们中国文化里,宋代大儒张载——横渠先生说的:“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已成为宋代以
后,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目标。学者为这目的而学,应该如此。

    谈到这位先生,是孔孟以后的儒家,宋明理学家中,影响力很大的一位。他年
轻时等于是一个“太保”,意气非常盛,身体棒,思想开拓,喜欢闹事。后来范仲
淹带兵在陕西经营边陲的时候,张横渠才二十多岁,年纪很轻,奔往前线,要投军
参加作战。范仲淹见他一表人才,约他谈话,劝他回去读书,告诉他将来报效国家
的机会很多,等到书读好,慢慢再来,同时将一本《大学》交给他。那时他应该已
经读过这本书了,可是范仲淹要他再读,告诉他其中自有他的千秋事业,自有他的
天地。张横渠听了范仲淹的话,回去再读《大学》,从此放下一切,专心求学问了,
后来成为一代名儒。宋代几位大儒,事实上受范仲淹的影响都很大。范仲淹在前方,
出将入相,以文人当统帅,他难道不希望培养好的军事人才?但他一看张载这个人
才不是将才,是对后世思想有贡献的人,不能这样埋没,就马上用这个教育方法培
养他。果然后来影响了中国文化思想那么大,尤其他所标榜的那四句话,非常深远。
今天我们要谈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可以拿他这四句话为主。我们如果以这四句话
来研究,学者又应该是为人;不止为自己求学,同时也为人求学。这个“人”扩而
充之,为国家、为社会、为整个人类文化。

                            称职的使者

    下面讲到学间的外用: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
    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蘧伯玉是卫国有名的贤大夫,而卫国是孔子对它比较有感情的国家。孔子到卫
国时,就住在蘧伯玉的家里,孔子和许多弟子的生活,都是蘧伯玉供应的。孔子回
到鲁国以后,蘧伯玉派了一个私人代表来看孔子。孔子就陪这位远道来客,坐在一
起谈话。孔子问他,蘧先生在家里做些什么事?这位使者就说,我们蘧先生天天在
家作修养的学问,希望自己做到每天少些错误。(这就是儒家讲究的每天都要自己
反省,在《论语》第一篇就提到过“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对自己的思想、行为,
加以检点,能够做到少错寡过,就是了不起。)但是他感觉还做不到,没有达到这
个标准。

    看了这节对话,被人问到长官的事时,替自己主管应对得那么谦虚,那么得体,
所以等到他离开以后,孔子就立刻告诉他一些学生,这个人够得上当代表,够得上
当大使,他替派他出来的主管所答的话,谦虚而不失体,非常恰当。换句话说,也
看出这个使臣本身的修养学问。

    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假使在自己国家以内,出去为朋友作代表,或被主管派出
去办一件事,要把立场先站好,这是很难的。有的人把主管捧得太过分了;有的发
主管牢骚,先骂起自己的主管来了,如果到国外当大使,更严重了,那就要看修养
的风度了。所以外交人才难得,尤其贫弱国家的外交,说话的立场,不易把握。

    透过这段文字的记载,首先了解的,是蘧伯玉晚年退休以后的修养,确有大臣
退居林下的风度,的确不同。第二,表示了蘧伯玉用的干部,代表他出使的人,应
对才能之高明。第三,可见主管与干部之间,本身修养的配合。第四,孔子借此教
育的机会,告诉学生们,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作使者、当代表。说话得体,谦虚而
包涵的意思很多。假使孔子要责备蘧伯玉,或责备卫国的什么缺点,当这位使者说
出这句话时,已经把孔子封住了口,使孔子不好意思再说出责备的话来,所以孔子
极力称道他。

                           宿将还山不论兵

    因此引出孔子平日的理论,说明这个道理: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是很重要的,《泰伯第八》提到过,这里又重复出现,一个干部,对于臣道
的修养,乃至学者自己本身的修养,都要守住这个原则。这和政治思想也有关。譬
如站在政治学的立场,有人说国家的事,是大家共有的,所以人是政治的动物,都
是政治的分子。中国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人都应该关心。但是,有个
原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不在那个位置,不轻易谈那个位置上的事。

    在我来说,认为知识分子少谈政治为妙。因为我们所谈,都是纸上谈兵,我们
看到这六十年来,都是知识分子先在这一方面闹开了动乱的先声,很严重。尤其人
老了,接触方面多了,发现学科学的更喜欢谈政治,如果将来由科学家专政,人类
可能更要糟糕。因为政治要通才,而科学家的头脑是“专”的,容易犯以偏概全的
错误。

    所以孔子这两句话,是为政的基本修养,表面上看来,好像帝王可以利用这两
句话实行专制,要人少管闲事。事实上有道理在其中,因为自己不处在那个位置上,
对那个位置上的事情,就没有体验,而且所知的资料也不够,不可能洞悉内情。因
此,我们发现历史上许多大臣下来以后,不问政治。像南宋有名的大将韩世忠,因
秦桧当权,把他的兵权取消以后,每天骑一匹驴子,在西湖喝酒游赏风景,绝口不
谈国家大事,真如后人有两句名诗说:“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将还山不论兵。”这
也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理的写照,孔子并不是说把政治交给当权者去做,
我们大家根本不要管。

    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孔子和蘧伯玉曾经分别在鲁、卫两国当过政的,现在都退
休了,虽然还住在自己的国家里,但已退休,就不必再问到国家大事了,所以从这
一段话里,轻描淡写的衬托了鲁、卫两国当时的政治,的确是不大高明。因此孔子
在无可奈何之中,只好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了。

                              思无邪

    接下来是以曾子的话作补充。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这句话也可以作为解释上论第二篇《为政》中“《诗》三百,一以言蔽之,曰:
思无邪”那句话。同时也是上面“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注解。一个人,尤其关
于现实的思想,不要太不守本分。不守本分就是幻想、妄想,徒劳而无益的。当然,
这个话我们可以站在社会文化的立场反对。研究科学,不怕人有幻想。强调一点来
说,历史也是幻想创造出来的,科学的发明,开始也由幻想而创造出来的。真正的
科学家,很少有个性不古怪的,环境影响了他。每天在实验室里,生活没有情调,
如果研究到深入的时候,他手上拿着正在吃的面包,换上块腐肉给他,他都不知道,
照拿照吃。但是他如不这样研究得发疯,就绝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做学问
也是这样,要想学问有成就,一定要钻进去,像发了疯一样,然后跳出来,这就成
功了。不到发疯的程度,就没有成功的希望。搞通才的,样样搞又样样搞不好,就
犯了太聪明的毛病。科学有成就的人,可以说是笨的人,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这就不能说“思不出其位”了。所以现在年轻人来读这些书,都是反感的,往往加
上“统制思想”、“控制思想”等等许多罪名。

    事实上,话并不是这么说,曾子并没有谈到这些问题,他只是说人的基本修养。
这句话编在这里,等于说是从政者本身人格的基本修养,不是自己的职掌范围,不
必过分去干预职权。以现在的政治思想来解释这句话的意义,就是“不要违反思想
的法则”。如果用在做事方面,也可以说,不要乱替别人出主意。由这样去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就通了。

                            智、仁、勇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很多话都是意义相同的。不过这个地方,孔子以不同的语句讲出来。就是说要
言而有信,讲话要兑现;牛吹大了,事实上做不到,这是君子引为可耻的。不要把
话讲得超过了自己的表现,做不到的,绝不吹牛。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
    贡曰:夫子自道也!

    这等于一个小结论。有一天孔子感叹说,学问修养合于君子的标准,有三个必
要条件。孔子很谦虚的说,这三件我一件都没有做到。

    第一是“仁者不忧”。有仁德的人没有忧烦,只有快乐。大而言之。国家天下
事,都做到无忧,都有办法解决,纵然没有办法解决,也能坦然处之。个人的事更
多了,人生都在忧患中,人每天都在忧愁当中。而仁者的修养可以超越物质环境的
拘绊,而达于“乐天知命”的不忧境界。

    第二是“智者不惑”。真正有高度智慧,没有什么难题不得开解,没有迷惑怀
疑之处,上自宇宙问题,下至个人问题,都了然于心。像我们没有真的智慧,明天
的事,今天绝不知道。乃至此刻的事,也常自作聪明,自以为是。最后是“勇者不
惧”。只要公义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没有什么恐惧。孔子在这里说的词句,
字里行间,写出他的谦虚,表示自己的学问修养,没有做到君子的境界。可是子贡
对同学们说,不要弄错了,这三点老师都做到了,我们要这样学习才对,他只是自
我谦虚,不肯自我标榜而已。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贡有时比较直爽,看见不顺眼的人,当面就说人家,得罪人,当面就方你。
这个“方”字在四川、鄂西一带的方言中,常常听到人说。如说对某人“方一方他”,
就是不妨得罪他一下。有时候说某人个性太直,也说某人是方人,这种人很直爽,
常常容易得罪人,子贡就是这样。所以孔子说,子贡啊!“贤乎哉?”你要求别人,
不要过于高了,不要希望别人都是贤人啊!有时候要马虎一点,(这与古人对“贤
乎哉”的确释,稍稍有点出入。)而且老是得罪人,也不太好。假如是我,就没这
个工夫去批评别人。

    下面再引用孔子的两句话。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这两句话,在上论第一篇的最后结论已说过。虽然最后一句文字不同,但是同
样的意思。这里是说,一个人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真本事,没有真
学问,没有真才能,否则终有所成。这句话安置在子贡方人一节下,也是非常有味。

                            待人接物

    这里是孔子所说,为人处世,交友之间的一个信条: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明明别人来骗自己,可是不给人当面难堪,这是“不逆诈”。平生经验,的确
碰到过许多这样的事,明知道对方满口都是谎言,但是姑且就让他骗。他讲完了以
后,他所期望的、所要求的目的,也让他达到。但是我们自己心里有数,知道他在
骗。同时还发现有些人,他完全在骗人,但是他自己已经不觉得在骗人,他骗成了
习惯以后,连自己都不觉得在说假话骗人,而变成了他正常的生活方式,甚至对他
自己说的假话,也觉得是真的。“不逆诈”就是不揭穿有些人的欺诈。当然,这也
要用得好,如果用得不好,我们就犯了很大的罪过,很容易成为“姑息养奸”了,
这也不可以的。有的人是真的有困难,不得不骗一点钱,不抢不偷,已经算是好的,
明知道骗,不妨给他骗一次,不过要设法感化他,这是“不逆诈”。也可以把这个
道理扩充到大的方面,但要恰到好处,该揭穿的时候,就要加以教育了。“不亿”
就是不随便估计、推测。凭了想象,随便估计推测,认为大概是这样,就犯了主观
的毛病,不大好。“不信”就是怀疑。“不亿”、“不信”,等于说不要主观的相
信,也不要太客观的不相信。人如果有这样的胸襟、修养,就够得上是有智慧的先
觉者,也可以说是一个贤达的人了。夫子何为者

    现在开始,是另一个高潮。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
    为佞也,疾固也。

    微生亩是道家人物的隐士。讲到这里我们先要搞清楚一点,就是道家与儒家的
思想,有两种不同的基本态度。儒家的基本思想是要中流砥柱。而在道家看来,中
流砥柱抵得了什么?譬如今天石门水库放水,在中间放块石头,能挡得住流水吗?
不过石头自己站住了,没被水冲走,可是水流照样往下冲,挡不住。道家绝不走这
个路子。道家思想的基本态度,始终是走“因应”的路子——顺应自然。一个时代
形成了一个趋势,挽不回来,所谓“江水东流去不回”,不可能把历史拉回来。道
家思想是讲先知,一件事从它的前因,知道它一定的后果。如石门水库放水时,没
有办法把水势挽回,但计算水流到某一地段时,轻轻开好一条水沟,就可以把水流
疏散了。这就是现在流行道家的太极拳原理,四两拨千斤的道理;也就是军事谋略,
以寡击众的要点。所以中国历史上,出来因应时势,拨乱反正,都是道家的人物。

    这里我们讲一个思想问题:我们中国几个“子”,实在了不起。除了现在讲的
孔子,《老子》这本书,到现在为止,在国外已有好几十种译本。远在三十多年前,
在成都有一位女医生告诉我,她在德国留学时去跳舞,召来一名舞男,居然知道中
国的《老子》,而且可以用我们的国语背诵,她说好在自己在国内是读这些旧书出
身,否则还在外国人面前丢脸了。《孙子兵法》这部书,许多国家,包括苏联的陆
军大学在内,列为必修课。现在孔子也出国去了,未来世界的文化趋势如何,可想
而知。

    说到《孙子兵法》,想到《孙子》有名的《势篇》,讲形势。这个名词很难解
释,现在世界的军事思想不讲势,而讲力的对比。每个国家都注意有多少兵源、多
少物质、多少武器、力的统计。如果只讲这些,只是力的对比,不稀奇。中国的拳
术,也反映出中国的军事思想,不讲力,讲劲道。一拳一个劲道,就把对方打倒了。
劲不是力。中国人主要讲势,道家说“知其力,用其势”,所以能四两拨千斤,以
弱敌强,以寡击众。一个三期肺病的人,能把世界的大力士打倒,那才是本事。十
个人可以消灭上千上万敌人,就是运用势。

    什么是“势”?《孙子兵法·势篇》最后一句话的结论说:“转圜石于千仞之
山。”这就是“势”。一块圆的石头,在一两万尺的高空上转,就是“势”。假使
一个四斤重的石头,在我们台北市上空,就仅五千尺的高空转,全台北市的人都要
躲起来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被击中打死的可能,这一情形就是势。等到这块石头落
下地以后,不但是我们,小孩子都可以欺负它,上去小便,它也毫无办法,不过四
斤重的石头,谁都搬得动,丢了也就丢了。懂了这个道理,在处世上就可以运用,
尤其战略、战术思想,都是根据这个道理来的。在势没有形成的时候,对敌人政治
的、军事的战斗,就无法稳操胜算。孙子也很巧妙,写到这里,再没有继续写下去
了。就是要读他书的人,自己去体会、运用。

    透过一个故事可以了解“势”的道理。据说大蟒要吃东西的时候,不像其它的
蛇要咬住东西,它只要将口张开,可以把一定距离以内的东西,吸到它的口中,吞
入腹内。它的攻势一出,尾巴一摆,可以把直径尺把粗的大树扫断,厉害得不得了。
可是有一只小蜘蛛和一条这样大的蟒是世仇,要对大蟒报复。就在蛇洞口的树上悬
了一根丝下来,等待大蟒出洞觅食的时候,急落下来,打在大蟒致命的头部七寸部
位。每当大蟒刚把头伸出来,蜘蛛就急速下降,大蟒就立即缩回洞里,不敢出来。
这么厉害的一条大蟒,就这样被一只脆弱的小蜘蛛制住了。反过来,如果这条大蟒
能够冲出了洞,躲过头部七寸上的一击,只要一张口,也就可以轻易地把这只小蜘
蛛吸进腹中消化掉了。可是当大蟒没办法施展它吸物的毒平时,这样一个脆弱的小
蜘蛛,就可要大蟒的命,也就是兵法的原则,战略的道理。历史上,子书上,很多
这类故事,在政略上都可供我们活用。

    因为这里与孔子讨论问题的微生亩,是一位隐士,属于道家人物,所以在了解
这一段书之前,我们先概略的介绍一下两家思想上的差别处。孔子当时碰到几位隐
士都吃瘪了。在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上,隐士们的影响力很大。尤其以经济观点看,
春秋战国以后,一般人都趋于现实,每逢乱世,经济的现实性一定变成很重要;物
质的崇拜,越来越高,这也是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的大问题。可是有少部分人,如
道家的隐士,现实的欲望、富贵功名,对他都毫无诱惑的作用;他能够吃蔬菜、喝
稀饭,硬是“不同流”,屹然而独立。而他们本身是人格高尚、学问渊博、才具高
超。如我们提到过汉高祖敬畏商山四皓的故事,可见中国隐士思想影响力之大。过
去几千年来的政治,受这个思想的影响一直很大。再从另一角度看,这一派人好像
对现实不热心,其实也很热心。因为他们站在旁边,使当道者非常注意。他们似乎
袖手旁观,又似乎在护航。

    微生亩就是这样一位隐士,有一天他对孔子说,你一天到晚凄凄惶惶,(唐玄
宗咏孔子的名诗,开头两句“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就是从《论语》这一节
脱换而来的。)忙忙碌碌,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讲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到处去讲
学、宣传,又有什么用?你不觉得太过分吗?孔子答复他说,我并不是好说讨人喜
欢的话,实在是自己的毛病太深了,用现代话说就是毛病大。这样的解释,和古人
的解释不一样。古人对“疾固”两字解释为“讨厌这种固执己见,不肯出来用世的
病态。”我觉得这样的解释太牵强。这是因为后代的儒家思想,反对道家,反对隐
士,就借用孔子这句话骂人,责备这些人不肯出来为国家社会尽力。其实,只是他
们想作官的门面话。可是孔子绝不是这种态度,他对隐士很尊重。在此,他只是一
番自我表白,这句话翻成白话等于说,你老兄劝我不要为时代担忧,是很对的。我
之所以一天到晚奔走呼号,那是我的毛病。这是他对隐士们一种谦虚、幽默的态度。
真正的心意是,反正你们不出来做事,我出来做事,各走各的路,我为社会国家尽
心而已,就算是我的毛病吧!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骥是古代的名马、良马、千里马的名称。他说真正的千里马,并不是说它的力
量有多力,而是说它的德性好。中国古代的千里马是了不起的。我们看西方赛马,
马跑的时候,一跳一蹦的,骑在上面实在不好受。中国的良马,跑的时候,左右腿
交替奔驰,快得像风一样,骑在上面,有如在平稳的水面上行船,一点都没有颠簸
的感觉。良马如遇主人坠鞍,它立刻站住,等主人起来,绝不会践踏到主人或拖着
主人跑。如果肚带没有系紧,马鞍不完全,就是骑上去了,它也不走,用鞭子打它
也不走。又如老马识途等等,都是良马的德性。这种良马,要有天才,才能训练得
出来。劣马则会打滚,会擦墙,使骑它的人受伤,甚至送命。

    这两句话编在这里,等于是答复了微生亩问孔子的问题。意思是说,一个为人
类国家社会的人,不问眼前的效果,只问自己应该做不应该做。甚至今天下的种籽,
哪一天发芽?哪一天结果?都不知道。下了种籽,终有一天会有成果的。从这里我
们想到,孔子的思想,几千年以来,始终成为国家民族文化的中心,的确是有它千
古不灭的价值的。

                            报怨与报德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最近日本《产经新闻》发表的《蒋总统秘录》一书,这位日本记者引用了“以
德报怨”这句话,说是孔子思想,这是一个错误。“以德报怨”是道家思想,这句
话出在《老子》。孔子思想是“以直报怨”。

    儒家思想有一点侠义的精神,你打我一拳,我踢回你一脚;你对我不好,我不
理你,这很直嘛!你对我不好,我还要对你好,要如基督教圣经上说,你在我左脸
打了一个耳光,我再送上右脸让你打一个耳光。就像唐朝的娄师德,告诉他弟弟,
要唾面自干一样。但对于娄师德这句话,我们要了解,这是中唐以后的修养。当时
天下太平、社会安定,而娄师德是世家公子,历代都作大官,声望很高,他自己在
京里做大官。他的弟弟到代州去当太守,上任以前,向他辞行。娄师德说,我们娄
家受国家、朝廷的恩惠太大,我两兄弟现在都在作官,一般人会批评我们世家公子
比较骄傲,你出去作官,千万要认清这一点,多多忍耐,不要为我们娄家丢人。他
弟弟说,这点我知道,就是有人向我脸上吐口水,我就自己擦掉算了。娄师德说这
样做并不好啊!你把它擦掉,还是违其怨,给人家难堪哪!弟弟说,我懂了,就让
它在脸上自己干了。娄师德才说,这就对了。假使所有中国人都是这种修养,那还
得了!所以话说回来,作学问不要断章取义,不管上下文,只抓中间一句两句去做,
那就要出问题。每个思想,要作整体的研究才行。刚才已经声明了,娄师德出身在
中唐以后,国家社会,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安定,而他家里又历代作官,他本身又
在中央政府当相职。这样的时代背景,这样的家庭背景,他弟弟在这样环境中所处
的立场、位置,就与一般人不同。由穷小子经过考试出来作官,就可以傲慢一点。
如果娄师德的弟弟有一丝傲慢,人家就会批评,说靠世家的势力欺负人,所以娄师
德对他弟弟的这个教训才没有错,并不是说在乱世之中,拔刀而起的时候也要如此。
在这样的时代,不要说口水吐到我们脸上,如有外国人不礼貌地瞪我们两眼,我也
要打他两拳。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对事情的处理态度就有所不同。所以作学问不
能断章取义。

    这里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等于提到道家的思想。孔子的答复,也
没有直接反对,只是在逻辑上作一个论辩。他说,别人对我不起,我对他好;那么
人家对我好,我又该怎样报答呢?所以他下面就主张“以直报怨”,以直道而行。
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我好的当然对他好,对我不好的当然不理他,这是孔子的
思想。他是主张明辨是非的。

                           存心自有天知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
    人、下学而上达。我知者,其天乎!

    孔子有一天感叹没有人了解他。子贡听见就说:老师何必这样悲观!怎会没人
了解你?孔子说,我这一生,“不怨天、不尤人”;从基层的学识,艰苦的人生经
验起步,但不为现实所困,能够升华,走入形而上的境界。这是孔子的自我描述,
因为孔子出身穷苦,在艰难困苦环境下,体会到人生哲理,成就智慧的德业,升华
上达,超越世俗,因此对人世间也不要求别人的了解,存心自有天知。

    上面等于结束了自微生亩以后的一段话,下面又转入另一波澜。

        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
    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子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公伯寮譬如命何?

    公伯寮是鲁国政治上、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当时鲁国政权在季家三兄弟手中,
公伯寮就暗地挑拨是非,在季孙面前,讲孔子学生子路的坏话,这也是间接的攻讦
了孔子。当时有一个孔子的学生姓子服,名何,字伯,后来谥号景,当时是鲁国大
夫。有一天来告诉孔子,公伯寮在捣乱,到处造谣和老师作对,并且在季孙家说子
路的坏话,增加老师的麻烦,今天我在政府中的权力可以左右一切,可以放手去做,
这种害群之马,我有力量除掉他。意思是向老师请示,要怎样处置这样一个坏人。
孔子说,不要那样冲动,不可以这样,我走的是为国家民族、为人类、为天地行正
道,能够走得通,是命。倘使这个文化命脉真的要中断了,也是民族、国家、时代
的命运。公伯寮这样捣乱,影响不了什么。又有什么关系?

    这一段书,第一点是看出孔子思想、意志的坚定;第二点说明了孔子的人品道
德。在他学生里有这样有权力的人,而且不止一个,但是他始终不运用。他认为这
种现实力量,对于文运世风的兴衰,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他否决了子服景伯用权力
对付公伯寮的建议。由此再引出下文的另一章。

                          入山未必心安

    一些人说孔子思想与隐士相对,其实一点都不相反,甚至孔子也有避世隐遁的
观念。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这好像是孔子告诉了我们很多故事的权谋。我们知道“不学无术”这句成语,
反过来说,就是除了学问要好,把握住原则以外,还要懂得处世之方。孔子所讲的
这些话都是术,也就是方法。这里的“辟”就是“避”的古写。“贤者辟世”,时
代混乱的时候,不与现实发生关系,脱离这现实社会,和隐士一样修道去。再其次
是“辟地”,一个地方太混浊,不同意这环境,就离开这个地方。再其次“辟色”,
处世的态度上要注意,在乱世动荡的社会中,对人对事,言论思想要端正谨严,对
任何人的态度都要和善,能够包容别人,不要有傲慢、鄙薄的态度。相对的说,看
着风头不对,他大概与我合不来了,那自己就早一点离开吧!再其次“辟言”,不
发牢骚。这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四辟。由此看来,孔子对于隐士思想,何尝不赞成!
他教弟子们的四辟,已经走上隐士的路子了。

    根据这四辟,可以看到从前知识分子的处世方针。不过讨论起来,涉及到个人
思想的问题,有点类似于西方讲的个人自由主义。例如“辟世、辟地、辟色、辟言”,
这是中国过去知识分子处乱世,在“邦无德”这情形下,所采用的个人自由主义,
宁可退守自清,不愿同流合污,隐士路线就是如此。但是在拨乱反正,能够对国家
社会有所贡献的时候,他所采用的原则是“成仁取义”的路线。这两个路线,不但
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问题,全世界的人都是这样。研究西方的政治思想、西方文
化,包括了欧洲各国,一直到美国,都是如此。所谓个人主义、自由思想,到了最
高度,就是绝对的个人自由,这是必然的发展。所以古旧的自由思想,必须要法治,
要人人能够守法,才能谈自由。可是现在到了中国来,年轻人搞不清楚东西文化这
个思想潮流的精神所在,学西化,动辄讲自由,又不懂西方自由主义的真精神,而
完全变成个人的自私主义。

    这一段表面上看,孔子反对隐士,实际上这一段包含着浓厚的隐士思想。“贤
者辟世”,时代不对了,觉得无能为力,挽回不了的时候,只有避世。那么避世干
什么呢?就是保持有用之身,等待机会,做更大的贡献。讲不好听一点,也就是消
极的自全其身。不但在这一段,《论语》里有许多地方,孔子都提出这种主张:如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乃至对南容的奖评:“邦有道不废,邦无
道免于刑戮。”可见孔子的观念中,何尝完全抹煞隐士思想?所以严格的研究起来,
我个人认为问题很大。至少几千年来,一直到近五六十年前,中国知识分子,书读
好了的人,就缺乏一股冲劲。我们大家也是一样,理论会讲,冲劲不足。有冲劲的
时候,往往学识又太欠缺,不能成事。所以我常和一些老朋友谈起,以我们现有的
这么一点不太少的知识,而让我们的体能年龄,退回到二十几岁时一样,大家就有
可为。一般人等到知识比较丰富,头脑思想比较完备的时候,由于年龄的增进,勇
气就消退了。历史上无论中外的人物,往往是老年人的智慧比较成熟,如配合了年
轻人荣誉感的冲劲勇气,就会开创出新的历史境界。

        子曰:作者七人矣。

    这句话是紧接上面而成一段。总共有七个人已经避世了。这七个人究竟是谁?
没有指名明说,我们也不必乱加牵强罗织。讲到这里,我想起古人一首绝句很好:
“十年橐笔走神京,一遇钟离盖便倾。未必无心唐社稷,金丹一粒误先生。”这首
诗是指吕纯阳而作。以诗论诗,其中“未必无心唐社谡”一句,正好借用来说明孔
子所说“作者七人矣”的苦心。其实,人未必真肯为金丹所误,只是“英雄退路做
神仙”。自求千秋事业,另玩一套花招而已。你求上天堂,他求极乐国,无非所求
另有不同,谁又真肯甘于寂寞,除非大圣。

    上面孔子说到避世的圣人已经有七个了。这七个人,可能就是《论语》中提到
的一些人。孔子经常被这班人骂得很难堪。事实上,不是骂,是他们之间的互相幽
默。其中之一的楚狂,就是楚国的一个狂人。所谓“狂”,并不是疯子,而是满不
在乎,不受拘束。这一类的隐士,孔子提到很多个,一般的注解,不敢确定是哪七
个。在《论语》中记载的有楚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乃至荷蒉者、晨门都是。
晨门是一个人,就是守城门的,为古代的一个小官,相当于现在的公务人员,在此
以他的职务代替他的名字。现在就讲到这位先生了。

                            大隐市朝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
    为之者与?

    有一天,子路在石门这个地方过夜,早晨起来,有一个晨门问子路,从哪里来
的?子路说是从孔先生那儿来的。这个晨门说,就是那个姓孔的孔丘?那个明知道
做不到,硬要做的人吗?这个晨门就是隐士,他学问很好,道德很好,可是隐居在
一群下级干部当中。古代有所谓“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当隐士跑到山林中
是小隐,消极的,是孔子所谓的辟世、辟地。有些人一生作官,而在最后临死时,
才知他在当隐士。此即“大隐于市朝”。所以有些朋友想退下来,我常劝他们不必
退下来,有一分力量贡献完了算了。有的人说退休下来做生意,但有一位做生意的
朋友说,做了几十年公务员,想退下来做生意发财,那我们一辈子几十年都做生意
的人,岂不白做了?所以我常劝朋友不要退,何不把自己这点力量贡献出来,该有
多好!这就是大隐法,如苏东坡的诗所说“万人如海一身藏”,非常妙。现代是工
业社会,当隐士与农业社会不同,只要有一点生活费,租一个公寓式的房间,在里
面读书也好,静坐也好,不与人往来,死在里面烂了,别人都不会知道,所以现在
当隐士,更可以隐于市朝。(一笑。)

    上面讲隐士的路线。但为什么要当隐士?因为对时代没有办法。晨门这位隐士,
就说孔子并不是不知道做不了,他明知道做不到却硬要做。这位晨门老兄,批评得
很恰当,没有骂孔子不对,也没有说孔子对,只对子路说,就是那个“知其不可而
为之”的姓孔的吗?在《论语》中,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隐士了。

    孔子为圣人,重心就在这个地方。而孔子的难学之处也在这里。另如老子、庄
子等很多学问高超、修养深邃的人,知道面前这个时代无可挽回,他们就退隐了。
后来唐代有位知名的文中子,(本名王通,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就是他的孙子。)
儒、释、道三家的学问都通。在隋炀帝的时候还年轻,有志于天下,但到处碰壁行
不通,看到当前的时代不宜施展才学,于是退下来讲学,培养下一代,教化年轻的
学生,传播种籽。后来唐太宗的开国名臣,如房玄龄、杜如晦这一班人,都是他的
学生,他的目的达到了。所以他死后,门人尊谥他为“文中子”。

                             收场不易

        子击磬于卫。有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
    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巳而巳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
    末之难矣!

    这一段书,我个人与古人的意见稍有不同,对宋儒朱夫子的注解也不敢苟同,
这一段又是讲碰到一个隐士的事。

    磬,是古代用玉石之类制成的敲击乐器。后世庙中敲的,铜制圆形的磬,下面
不是石字而是缶字。有一次孔子敲罄,正好一个挑草器的人,走过孔子门前。一听
到孔子敲出的磬声,他说这里面敲磬的人,可不是一个泛泛之辈,是一个有心人。
我们后世朋友之间谈话,对于一个忧世忧时的人,就每每说“老兄!你是个有心人。”
这句话就是从《论语》里来的,有心于天下国事,志在济世救人,就是有心人。这
个人就说孔子,不是普通为音乐而音乐,而是把满腹济世救人的挚诚深心,寄托在
音乐上发挥出来。

    他讲了这句话,又在那里听,然后说,这个人太固执了。“鄙哉!”并不是骂
人,而是上面“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思。这磬声里充满了不肯放手的,那种硬骨
头的风格。他自己太不自量,明知道做不到,却硬要去做。太肯定!太自信!“斯
已而已矣”是说这个时代已经这个样子了,你拉不回来的。“深则厉,浅则揭”这
两句话,是出自《诗经·卫风气·雄雉章》。这个荷蒉者在这里引用,意思是说,
如果时代可以挽救,那你就应尽力去做;如果时代到了回天乏术的地步,那么最好
退隐去韬光养晦,省得惹人讨厌。就好比涉水过河,在浅的地方,可以拉起衣服;
水深的地方,再怎么拉衣服也还是会弄湿,干脆就这么走过去。

    这位荷蒉者在门口作这样的批评,被孔子的学生们听到了,告诉老师。孔子说,
真的吗?“末之难矣”——我与古人的解释不同,就在这句话上。古人对“末”解
释为“没有”,就是没什么困难的意思。我认为“末”是“最后”的意思。孔子说
人生最后的定论实在很难下,我们作一辈子人,尤其断气的时候,自己这篇文章的
末章最难下笔。无论大小事情,都是“末之难矣”。同时孔子这里也在讲乐理,最
后的余音是很难处理。演奏停止了以后,乐音仍绕梁三日,使人回味无穷,这是很
难的。如果认为孔子说,天下事没有什么困难的,那这个孔子就太粗率了。

    我们再回头讨论,为什么我对这句话的解释,和古人有所不同!我们看了朱熹
等《论语》的注解,发现古人的解释,有一个主观,就是把孔子看成一个宗教教主
式的偶像,那是后世儒家的一般偏见。到了宋儒更是变本加厉。我们知道孔子是圣
人,非常伟大,但是一个真正的大圣人,绝不会自己当教主,绝不会把自己的言行、
态度,做成教主一样,那就不足以成为一个圣人。不必说孔子,就像普通的人,所
谓“学问深时意气平”,自己真到了那一步学问修养的时候,就觉得自己非常平淡,
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心中还有一个观念,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比别人都高明,那
就完了。所以这种观念要去掉,去掉了这种观念以后,再看这位荷蒉者的隐士,引
用“深则厉,浅则揭。”这两句《诗经》的话,真正的意思就是指人处世之难而言。
人处在社会里,许多事情要随宜权变,不但是动乱的时代要如此,有时候对朋友,
乃至在家里对配偶、儿女也是一样,深不得,浅不得。能在深浅之间恰到好处,就
是最大的本事。

                            不合时宜

    我们就是不引用上古的《诗经》,引用唐代朱庆余的名诗:“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也是这个意思。唐人的诗,
很多喜欢用男女相悦,尤其以女孩子的感情作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慨。诸如
功名富贵的得意,坎坷落拓的失意,往往都用女孩子的情感来形容。这首诗就是表
示功名考取了,非常高兴得意,马上就要去见长官了,见长官之前,自己精心的“化
妆”,希望自己能够使长官在“第一印象”中,产生良好的观感。一切都准备好了
以后,环境还摸不清楚,只有在师友同事之间,悄悄地打听,是不是合长官的意?
我们一辈子做事,每到一个新的环境,究竟要浓妆或淡抹,可还真难恰到好处。“画
眉深浅入时无?”能不能合于时代?若不合时宜,就没有用。

    古人还有两句名诗说“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表面上看起来是
题画的,其实这是牢骚的诗,他说若早知人是势利的,这样喜欢攀着富贵,(中国
牡丹花是代表富贵的花。)对于清高的格调看不惯,那我就率性俗气一点,多用一
些胭脂画富贵花好了。我们不懂诗的,只把它当文学作品看,所以有人说,写诗的
是无病呻吟。实际上,许多是政治哲学、人生哲学,整个摆在诗里,我们作一辈子
人,就是不知道如何能“画眉深浅入时无?”这就是人生哲学。所以中国哲学难研
究,因为必须同时通文学。又知秦韬玉咏贫女诗:“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
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
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为什么今日谈这些诗与哲学关系?我们中国从前一些读书人,到了晚年退休在
家,写字、作诗、填词,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好像时间不够用。而现在的人,退
休下来,或者是老伴不在身边了,儿女长大飞了,感到非常空虚落寞。有一位某大
学教授,在六十岁后,就有这样的感觉,他又不信仰任何宗教,我劝他作诗。他说
不会,我说可以速成,保证一个星期以后就会作,不过是易学难精。后来果然他对
作诗有了兴趣。如今已七十多岁,居然出了一本诗集,现在可够他打发余年的了。
所以中国这个作诗的修养很有用。而且不会见人就发牢骚,有牢骚也发在诗上面,
在白纸上写下了黑字,自己看看,就把牢骚发完了,心中还能有所得。

    就像这首咏贫女的诗,表面上是描述穷人家的女儿,但实际是影射一个人学问
很好,但不得志,所谓“怀才不遇”的人,就像有的公务员,学问很好,但是特考、
高考都考不取,这里碰壁,那里行不通,就只有做个小公务员。而这首诗,描写一
个住茅屋的贫家女,对那些高贵华丽衣服的香味,闻都没有闻过,本来想托媒人找
个婆家,但自己很伤心,不愿意这样折节自荐。比喻一个有学问才具的人,不愿意
托朋友为自己吹牛找工作。而在这个时代中,一般人都很现实,很低俗,绝不欣赏
青松明月一样的格调。虽然时代如此,可是觉得这些人太可怜了,自己还是保持固
有的俭朴纯真,并不跟着世俗走。这也就代表了作者自己。大家很现实,要人家介
绍、吹嘘,或者上电视,登登报出了名就有办法,社会风气不太对,何必那样呢?
这些路都不走,还是保持自己的朴素。这就可见他的修养,他也很自负,如贫家女
一样,敢于夸称自己的女工,比任何人都精巧,这岂不自负自己的学问本事,比任
何人都要高?可是不合时宜,苦恨自己在这样的时代里,永远不能得志,没有机会
对国家社会有直接的贡献。这也是牢骚。中国的诗文,微言大义,往往就在一个字,
“不把双眉斗画长”的一个“斗”字,就是点睛的。所谓斗就是和人家竞争,你打
扮得这样漂亮,我就打扮得比你更漂亮,就这样出锋头,找机会。说到画眉,古人
描写这一类事的诗很多,也是一些文人吃饱了饭,真的看了女人化妆等等而作的,
但那些是所谓“香艳体”。像贫女这一类的诗,则不属于香艳体,而有寄托的涵意。
回过来说,这个荷蒉者引用诗经“深则厉,浅则揭”这两句话来说孔子,和“画眉
深浅入时无?”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孔子所奏的音乐当中,他听出了孔子济世救人
的心太切了,一般人不能接受,时代是挽回不了的。虽说袖手旁观的话,就辜负了
人生的责任,但是做起来深不得浅不得,何苦做这种徒劳无功的事?这是我和古人
稍有不同的解释。其次对于“果哉!末之难矣!”我同古人的解释也有不同。也就
是孔子说,结论难,人生的最后一章很难下笔。不过,对不对,我也不知道,只有
各说各的吧!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
    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这是一个疑案,高宗是殷商时代非常贤明的皇帝,名武丁。“谅阴”,几千年
来的解释,皇帝的父母死了,守制居丧,称作“谅阴”。不过这一点颇有怀疑,谅
阴到底是不是守制中,无法彻底考证。我们现在就沿用以前的解释,认为高宗在守
制中,三年当中没有说话。这是什么意思?实在有点过分得不近人情。比起宋孝宗
的愚情,尤其过分。孔子说,你何必问高宗,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以孝道立国,
大家都是一样。如果皇帝死了,每个人都各守岗位。“百官总己”就是百官各守岗
位,每个问题,自己都知道负责处理。有的解释,认为这句书是说把事情都交给首
相处理。事实上,“总己”是每个人自己负起责任来。以现在的体制讲,就是希望
每个公务员都负起责任来。很多小问题,不需要开会就可以解决,倘使怕负本分的
责任,就是没有总己。“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是大家负起责任,处理事情,解
决了问题,报告给首相知道,不必报告新皇,因为他这时很悲痛,没有心情问事。
“不言”也很可能是三年当中,不敢讲到先王的丧事;或是指对某些事不忍再说,
这种沉重的心情,大约要持续三年。

    这一段只好作这样的解释。老实讲,这段书我还是有点怀疑,可是资料无法查
考,我只知道“谅阴”是与丧事有关,这一段现在只好照古人的意思,暂时保留,
将来再看。因为我读的书,到底有限,也许将来别的地方会发现新资料。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另一段这里的重点,我们要把握住。《春秋》责备贤者,就是要求领导的人,
主管的人,以仁爱待人,能够好礼,下面容易受感化,慢慢被主管教育过来了,就
容易领导。孔子这句话的精神,还是专责在上位的人,所以对于社会上有声望、政
治上有地位的人,孔子要求特别严格。普通人还可以马虎,因为他是普通人,没有
责任,就不必苛求了。

                           圣人头痛的事

    下面子路问君子了。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子路问,人究竟做到怎样,才合乎一个君子的标准?儒家对学问道德到了相当
标准的人,有一个名称叫“君子”。你能以非常严肃、庄重、恭敬的态度,修正自
己心里的思想,和外表的行为,这就是君子。子路说,只是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
说还有,你自己的修养做好了,随时能够庄严、恭敬以后,进一步要利人、利社会。
子路又说,这样就对了吧?孔子说,这不过是第二步,还要利天下、利百姓;(以
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人民,再扩大就是人类。)利益所有的人,这才是君子。不过
孔子又补充了一句说,如果自己的修养做到了,能再把这种修养,在行为上表现出
来,可以利社会、利国家、利世界、利天下,以安百姓。就在尧舜做起来,也不能
说完全没有缺憾,还是可以挑毛病,总难做到十全十美的,何况我们?!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
    杖叩其胫。

    这是孔子有名的故事。原壤是一个人名,根据《孔子家语》的记载,这个人是
孔子的老朋友。

    讲起老朋友来,常听到一些人说,张三当官了,架子也大了。我听见这话就说,
不是张三架子大,是你李四不懂事、糊涂。因为张三、李四都是我的朋友,所以我
可以这样讲他们,我说我过去的观念也是一样,现在读了很多历史才懂,一般人都
骂朱元璋不够朋友,当了皇帝以后,把过去贫贱时的一些老朋友,都一个个杀掉。

    试翻开历史看看,是怎么回事?朱元璋当了皇帝,实际上很想念那些当年光着
脚板种田,脸上涂了泥巴打架的朋友。他下个命令把这些朋友找来,还给他们官做。
这些乡巴佬,到了朝廷,开了会(上朝)下来,和一些大官们摆龙门阵:“这个皇
帝算什么?想当年我还把他屁股哩!”专门瞎扯这些事。朱元璋听了,自然受不了。
从这里可知朱元璋对他们好,可是这些乡巴佬自己不知道所处的是什么位置。老实
说,他们这些人关起来和朱元璋再打一架玩儿,不给别的人看见,也可以啊!但当
着许多大臣面前,摆这些龙门阵,朱元璋怎么受得了!不得已只有杀了他们。人生
本来就是唱戏,他上了台扮皇帝,你在他后面做鬼脸,他的戏还能演?你扮臣子,
你只好跪下来“吾皇万岁!万万岁!”还要叫得好!下面还有很多观众在看这台戏,
也要为观众着想。这也就是朋友之道。

    同事也好,同学也好,同乡也好,位置不同,做法就两样。尤其要公私分明,
谈公事,阶级分明,科长就是科长,科员就是科员,该行礼的就行礼,尽管一肚子
牢骚、委屈,下了班找一个地方单独谈,没别人在,这时候恢复老朋友立场,打一
架都可以。

    这里就是说原壤在孔子的旁边,不知道有一个什么动作,总之是不大像样的。
孔子就骂他说,你这个家伙,年轻时对兄弟姐妹不好,没有友爱,一生之中,又没
有值得称道的事,人生的成果何在?对人生含糊一世,对自己没有交代,年纪活得
这么大了毫无作为。说到这里,孔子就用手杖轻轻敲他的后腿,当然不是狠狠的打,
妙就妙在敲他的后腿。是老朋友,没有打他的必要,只是打他人生不踏实,腿跟没
有落地,作了一辈子人,只是好比无根的草,与土壤同腐而已。这一段是很有名的,
后来常被人们所引用。可是有些年轻人不明道理,就抓住中间“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骂起老年人来了。

                           急功近利之徒

    下面是结论了。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
    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阙党是一个地方团体的名称,童子是一个年轻人,并不一定是小孩子,将命的
“将”是带来,“命”是命令,就是衔命而来。古人的注解是说孔子叫年轻人去传
达命令。我现在的意思和古人不同,认为应该他来传命令。(后面也还是这两个字,
可对照。)无论是衔命而来,或是传令而去,不是这段主题所在,没有多大关系,
不必多去谈它。主题在有人问孔子,这个年轻人很不错的吧?小小年纪就负了那么
大的任务,来传达命令,一定是个能求上进的人吧!孔子答得很妙,他没有说这个
意见不对,而只是说,我只看到他在这个位置上,担任这个职务;同时我也只看到
他在那位老前辈的旁边走来走去,是个侍从或助手。我只看到这两点,他有没有学
问,是不是人才,我不知道。如果认真讲,他并不是求上进的,而是想尽办法,找
一个出头的机会,并不是想在人生中求学问,职务上求经验的人。

    孔子这一番话,和这篇一开始的“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的话相
呼应。这其中许多观念连起来,就是任何时代中,求急进的很多。急进成功了,居
于位也,就得到这个位置。不过从历史上研究,全部二十五史,其中凡是少年得志
的人,到了中年或晚年,都“其末之难矣”。最后结论是好的很少。所以年轻人,
多经过一番挫折、一番磨炼、一番努力,到了中年上来,晚年成就比较多。这成就
并不一定是官做得大,财发得多,而是在历史、在人生有所交代的成就。历史上的
先生大人们都是如此,这就是与前期的困苦奋斗有关。年轻人容易有求急进的毛病,
我们都有这个经验,年轻时都喜欢挤在老前辈前出头。而前辈说我们年轻人如何,
就一肚子不高兴。到了中年以上,人家说我们是老先生,也很不高兴,想退回年轻,
做不到了。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