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四则
      福临春华 那家伦 柏 云 一个“春”字,智慧的中国人赋予它许多美意。春即生,四时之瑞, 天地大开,养生之首,杜甫吟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为春 注入了尽多诗雨,使它鲜活湿渌。于是,“春”寓喜含福,成了生机 勃发的象征。春节越过暴冷猛雪光临中华,福便也随行,遍驻春色洋 洋的大地了。 有意思的是,福与春都属相于酒。唐代人呼酒为春。李白有句“纪叟 黄泉里,还应酿老春”。纪叟是人名,到黄泉还酿老酒,可见酒是美 物。古老的甲骨文福字象形为两手捧酒状,显然会意为祈求幸福。后 随文明进化,福的涵义被延伸至无限。它成为最普遍吉祥用字后,也 就成为流行颇广泛的装饰图形字。福的装饰变形异化足有万千。福被 象征、夸张、谐化、双关、畸变而赋予的寓意更是丰富多彩,直至被 残酷地倒置,却美意为“福倒(到)了”,使外国人瞪大眼睛惊乐: “中国人是伟大幽默家”。 什么是福?福由示、一、口,组联。示,古意指神祗。田,古指耕 地、打猎,甚至是被赏的封地。一字,非同小可,按《说文》: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也非凡, 《说文》说:“口,人所以言食也”。无口不能说也不可吃。它还延 伸成通道,如“门口”,如无口门何用,进不来出不去,居房成废 物。福是什么?《韩非子》说:“全寿富贵之谓福”。 寿富贵。寿指生命,要活得长久。富指富裕,不能贫穷。贵指尊贵。 个人及家庭如此。演义成今天的语言,整个中华民族不也寓福于“全 寿富贵”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么?民族之寿,便是民族的长久安定 和平,以完成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中华民族的福的观念,是非明确。有一支歌唱“太阳升”的歌唱红了 中国,它的意旨核心是“他为人民谋幸福”。要“为人”。在很古老 的神祗文化中,在众多的神世界中,有一位“福神”。这就是一个造 福于人的人。 福神叫杨成。他原为汉武帝时候的道州刺史。武帝喜欢看侏儒戏,便 常招道州矮人到宫中作倡优侏儒戏。这些命运凄惨的矮人,被称作矮 奴。杨成到任后,守郡有方,拒绝供奉矮奴。他上表称:“本土只有 矮民,无矮奴”。汉武帝面对这掷地有声的表章,终于感悟了,从此 不再作征召。道州人感念杨成的恩德,建起祠庙,奉祀他为本州的福 神。后来,普天下士庶都相继奉祀杨成为福神。在所有中华神灵中, 这是一个很人性化的神。福神不是自我谋福。中华福的最高理念,是 人民纳福、赐福于民。 人民封赐又被人民赞同的“福神”,正反映了人民对“福”的认涵内 容。 很有趣的是,中国传说中还有一个“穷神”,在姜太公封神时,并不 封他老婆神位。老婆讨要,太公说:“你是个十八败命,到一家穷一 家。封什么呢?就封你个穷神吧”!老婆大小是神了,便讨要个栖身 处。太公明确规定:“有福之处不许去”!事情传开后,便有了家家 户户贴“福”字的习惯。习俗的强大力量,使人们在谐音寓意中将福 字倒贴,有了“福倒(到)了”的彩头。 对“穷神”规之“有福之处不许去”,和护佑人民的人被尊为“福 神”,都属于一个思想:福归人民。于是,整个春节活动都成了祈 福。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几千年来,龙的精神力量佑福中华。春节的龙 事活动正生动地反映了福的精神感召。而春节期间以红色为主调的色 彩宣耀,正是以这种中华民族认为最尊贵的色彩,来显示福的光临。 甚至,在窗上贴一个纸剪蝙蝠,以寓蝠(福)光照耀,它使人在美的 视觉感受中使心灵有了丰富的精神感受,因为,节日中整个家居环境 与社会氛围,都有红的喜色笼罩:红灯笼,红对联,红烛,红福字, 窗上的蝙蝠当然是红的......
    日各有异的各国元旦
      柏 云 新年首天的元旦,大多数国家与中国一样,定以公历元月1日。然而, 也有许多国家和民族依历史传统,也另有日期作为元旦日。 ·选择具重大意义日子· 在尼罗河流域生活的古埃及人,将太阳和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 日子,作为一年的开头。这一天的地面自然景观是尼罗河开始涨潮。 埃及人把这一天定作新年元旦。这天是公历6月15日。 菲律宾人民的元旦是公历12月30日。这一天是民族英雄何塞·黎萨尔 就义的日子。 ·以节气和气候来决定· 埃塞俄比亚定每年公历的9月11日为元旦。这时当地雨季过去了,迎 来了收获季节,人们互贺新的收成即将入仓。 生活于波斯湾地域的伊朗人,在每年公历3月23日过元旦,这天是他 们的“春分”节。 犹太人则以“秋分”作元旦。 刚果人宗果族把“收获节”作为元旦,因为炎热干旱的这个地区,仅 可以在雨季播种,所以第一次降雨的日子就定为元旦。 生活在寒带的爱斯基摩人新年开始的日子,则是第一场大雪降临的时 候。 ·按宗教信仰作决定· 信奉伊斯兰教国家的新年在公历12月10日,称“古尔邦节”,又称作 “宰牲节”、“牺牲节”。传说先知易卜拉欣在梦中受真主安拉的命 令,必需杀死他自己的儿子,以示忠于真主。先知正要杀死儿子的时 候,安拉却让天使送来一只羊,以羊代儿子被杀。穆斯林为纪念这个 日子,便把这天12月10日定为新年了。 印度人过新年,宗教色彩很浓,连着庆祝5天,从10月31日开始,第4 天为元旦。 信仰佛教的缅甸人,元旦是4月中旬泼水节的最后一天。泰国的新年叫 宋干节,它为4月13至15日 。 ·一年要过两个新年· 最特别的是:乌干达和印度尼西亚的一些地区,这里人民将一个雨季 ——旱季的季节周期算作一年。雨季开始便是新年。公历一年中这里 有两个雨季——旱季季节,一年他们就过两回新年了。
    四气新元旦
      柏 云 作为公历一月一日新年的称谓,“元旦”一词是寓意美好的。元,是 第一,是初始;旦,富于象形意境,一轮美极的“日”从那“一”的 地平线上升起来,它当是光芒四射地宣布新的一年的开始。南朝梁人 在《雅乐歌》中正是这么充满激情地创造了这个词条吧:“四气新元 旦,万寿初今朝。” 以“元旦”作为岁首称谓,在华夏历史上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夏 朝时定正月初一作元旦,商朝更改以十二月初一作元旦,周代更将元 旦提前到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一统历法节系,他定十月 初一为元旦。到汉武帝时才又恢复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成功, 农历改公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公历一月一日谓新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诞生后,将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仍为春节。 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 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然而,元旦,在历史上又多有 别称,《书·舜典》称“元日”,汉朝崔瑷《三子钗铭》则谓“元 正”,晋代庚阐《扬都赋》又呼“元辰”,北齐在《元会大享歌皇夏 辞》中写作“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又写作 “元朔”。 作为年始节日,元旦从来受到重视。送旧迎新是生活中一件大事。精 美日历挂历及古朴历书摆断市场。互致贺卡由来已久。备办吃食玩乐 之俗更为热闹。 户户必备的历书,已有千余年历史。早在唐宋,年末,皇帝要向群臣 赐赠新历书,群臣受赠后要上表称谢。历书既为皇帝颁布便称:皇 历。 新年是举世欢庆的节日。由于地球按经线划为24个时区,进入新年的 时间便不一样。如我们在第一个敲响新年钟声的时区迎接新年后,乘 飞机以每小时1700公里速度西行,便可在下一时区再迎新年。不断往 西飞行,便可一天迎来24个新年,很有趣却也够累的。 由于元旦的特别意义,许多历史事件便发生或安排在这一天。孙中山 便是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布就任临时大总统及中华民国成立的。1942 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形成反法西斯阵线。1952年毛泽东在元旦祝词号召开展“三反”运动。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1983年1月1日和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 都发表关于农业经济的重要文件。1988年1月1日天安门城楼正式对游 人开放。有幸的是,国画大师齐白石,他诞生于1864年普天同欢的元 旦! 还有元旦闰秒趣话。这个问题每隔一两年都要发生一次。由于地球自 转变慢,为协调世界时,在发生闰秒年份的12月31日实施“正跳 秒”。1999年元旦就有这个问题。1998年12月31日23时59分(对应北 京时间1999年1月1日07时59分)的时间间隔是61秒。这对百姓生活无 关紧要,但对要求精密时间的科研生产等部门却关系重大。
    踏青纪春
      那家伦 柏 云 顶着丽日,迎着春光,踏青去。置身在青山绿水怀抱里,享受着大自 然的恩赐,连心灵也浸沉在绿的诗愫里了...... 于是,在这个春的天地里,我一下有了许多绿的思绪。 造就了大好河山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春天的民族。踏青,即是古 人对春游的称谓。“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这样 记叙长安城郊曲江风光明丽处游人踏青的美好景象。唐代长安城,每 至春深月辰,人们便乘车骑马相约观赏牡丹。“恋思有香随,买得花 归去”。而在沉香亭中,玄宗与杨玉环观赏牡丹的情景,更引出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的诗句。宋代吴惟言置身在迷人的春光里,更吟 出了踏青的具体情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 歌收拾去,万株杨桠属流莺”。汉时,人们还带着春食春酒,在草地 野餐,“曲水流觞”,嬉戏为乐。 热爱春天的人们,定会精心地创造绿色。中华民族有许多美好的为大 地布春披绿的风俗。 白族的祖先都有栽种“定居树”的习惯,今日的白族村落,村口几乎 都有一株高大壮硕的榕树,这是祖先留下的。这种习惯,傣家人也 有。只要迁入一个新的居住处,他们总要在新房周围广植树苗。景颇 族子孙如果建成一座崭新竹楼,前来祝贺的乡亲们,不仅敲响象脚 鼓,还要在楼前楼后栽植蓬蓬龙竹,以使新居葱茏繁茂。 不忘侗家儿女美好的“女儿杉”。他们如果谁家生了小孩,就是全家 动手,在房前屋后植下数十近百棵小树苗,称为“女儿杉”,让孩子 与小树一起生长。到孩子成家立业时,这些精壮的杉树,便为新婚夫 妻所有。有的苗家兄妹也有类似的族规。谁家小孩出生,必须种一株 树。以后,孩子每长一岁,都须再种一株。孩子婚娶出嫁后,这些树 木就归孩子所有。 到了云南大理,谁都会为白族儿女挚爱茶花的精神所感动。茶花成为 一种族花。家家户户广加培植,而且乐于邀请客人观赏。一个个家庭 花园,构成了这里“家家植花卉,户户飘柔香”的美好景观。到丽江 去,玉龙雪山下的处处庭院,也有繁丽的花卉迎接你,走过那些古色 古香的城街就像步入一个花的天地。阿昌族兄弟同样视花卉为吉祥的 象征。他们的房屋是被美丽的鲜花鲜草包围起来的。一步入寨落,馨 香便会扑面而来。 远在天涯海角的黎族同胞,更有他们别具情愫的“合欢树”。黎家青 年男女定情时,姑娘要向情人赠送两株“定婚树”,结婚时新娘要赠 婆家两株“结婚树”,生子时外公外婆要为外孙栽下两株“满月 树”。这些充满隆情厚意的树,并称为“合欢树”——合合欢欢,草 木兴旺。 只有对创造未来的春天充满信念的民族,才会对预示春天生机的树木 赋予这么美好的情感。当人们从世世代代的经历中,认识到树木对生 存的重要时,许多民族干脆从祖先那里接受一个信仰:树木是神灵。 一次,到一个彝族山乡。高山险峻,森林丰沛。后来,我才知晓,这 里许多壮硕挺拔的巨树,都是受到尊崇的。每株成活几百年的树木, 都有显赫的封号:天灵神,日王神,月光神,金尊神,木环神,水旺 神,火威神等等。每一尊神,都有人守护和待奉。人们走近它们,都 表现出一种敬畏。世代延习,森林被保护了。 这种美俗,在许多民族中都有。有的地方,还用竹篱把神林围起来。 其实,春天赐予世界的无限生机,就具有神奇的力量。热爱春天,才 会在春光里,用勤奋垦殖,创造绿色,创造财富与美好。踏青与春 游,是人们对美的自我创造的享受,更是一种投身再创造的调节的准 备。 在春天里植树造绿,正是用汗水垦殖更久远的美好春光! (72-3026) 地址:中国云南大理市下关人民南路140号 那家伦najialun@ynmail.com 邮编:671000 电话:0872—2169358)

    犀鸟文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