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岷作品集
逆与涩的复合
---关于书法的遐思
王树岷
随 笔
王树岷
面对千姿百态的书法作品,我常常遐思不已。
书法,就其线条的外形而言,是纯人为的。无论是流畅的、华润的、还是迟
涩的、枯躁的,均出自执笔者随心所欲、笔走龙蛇的一挥之间。然而书法线
条所包含的内容却是无穷的、博大的--它是一面折射自然与人生的镜子。所
以说,“书为心画”的道理也就自然而然的显得深奥而又浅显了。
书法作品有优劣雅俗之分。大凡爱好此道者绝无一人不想使自己的作品逐步
地由劣达优,由俗及雅的。然而难。临池不辍、挥毫不止自然是少不了的必
修课,苦学善思、融汇变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更是不可或缺的字外功
夫。个中滋味,局外人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出的。由此可见,“翰墨飘香”
只是人们对那些经过了艰难跋涉和痛苦煎熬之后的书家们所创造的不朽之作
的赞誉之词。其实,墨是苦的。但,惟有苦,才有味。而味,则必从回味处
才有其余甘。
有人说,书法是练出来的。于是芸芸砚田耕耘者,终日沉溺于真草隶篆之
中,出入于晋唐明清诸家,缩率更鲁公于分厘之间,运龙跳虎卧于格式之
内,入得是深却出得不显,一辈子步人后尘,最终也未能显山露水。
也有人说,书法是悟出来的。于是众多翰墨善悟者,苦功未下、法则未
明,却朝学执笔、暮逞其能,弃历代前贤之宏规于不顾,名曰开先河,实
为野狐禅。虽能哗众取宠于时,然而,断了源的水毕竟是一潭死水,离了
本的木毕竟是一株枯木。
原来,书法之道是如此地玄奥!其内含之广,足可与浩荡乾坤媲美。书法
历史,悠悠旷古,其间有多少发人深省之处?古人云,心诚则灵。一语中
的。唯有心诚者方可领略个中奥妙。
书法终究是书法,它是一门抽象性、写意性、恒定性极高的艺术。它既允
许差别的无穷无尽,同时又有着森严的法度,--真草隶篆、逆入平出、一
波三折、藏头护尾、折钗股、锥画沙、屋漏痕,如此等等。学书者需落笔
不苟、中规入矩,不可越雷池半步。它既使人陶醉其间,却又令人望而生
畏、叹为观止;它既给创造性留下了广阔无垠的空间,却又为创造性的尽
情发挥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界限;它既是中华民族一个掷地有声的骄傲,却
又在这种骄傲中融进了几多苦涩、些许沉重。
因此说,书法是极能给人以启迪的。万千气象、八面人生、宇宙之大、品
类之盛。均能在这高度抽象了的线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找到属于自
己的答案,并能原原本本地表露着自己的本色。
书品即人品。如果你吃不了辛苦,耐不得寂寞,无松柏精神、缺云水风
格,那么,你还是离它而去吧。因为书法讲究的是:逆与涩。它与“自古
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互为印证。只有具备广博的学识、开阔的
视野和具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的意志的
人,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登上书法的大雅之堂。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者姓名:王树岷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污水处理厂筹建处
通讯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通灌南路125号
邮 编:222001
E-mail :LYGWWT@Public.lyg.js.cn
犀鸟文艺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