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腾作品集 李瑞腾
 

菲华现代诗中的华人处境

东南亚华人文化、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李瑞腾台湾南投人。民国四十一年生。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教于
中国文化大学、实践家专、德明商专、淡江大学中文研究所。现任国立中央大学
中文系副教授。著有《台湾文学风貌》、《文学关怀》、《文学的出路》、《晚
清文学思想论》、《文化理想的追寻》等。

■前言

  菲华现代新诗起源于三十年代,有但英(林健民)、李法西、向晨等人(注
 1),惜作品今皆不存,无由观其诗风。四十年代之作,以菲华第一本诗选《海
》(1951)来看,‘普遍呈现出一种幽缓哀怨的调子’(注 2),刑光祖、芥子、
本予、亚薇等皆各有特色。其后菲华诗坛新人辈出,尤其是六十年代初期‘自由
诗社’诗人群的出现,标志著菲华新现代已在薪火相传中形成丰硕的传统了,其
最主要的成因当然是菲华宾华人社会以及华人在当地的处境,其次是和当时所谓
自由祖国文坛之间的密切关系,以至于后来虽有七十年代长达八载的戒严,文学
处于禁声状态,而一旦桎梏解除,便有八十年代的风起云涌,诗的园地里繁花盛
开。

  作为一种文类,诗原就是诗人内在心灵活动对应外在客观环境的产物,它以
较为精简的文字组构成篇,以暗示、象徵等书写方式表现诗人的人生感悟及对社
会现象的关怀。在这里我们曾深刻体会出所谓‘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道理,这
个天地,可以是诗人自我的小天地,可以是他所处的那个大社会,甚至于全人类
所存活的这个世界,诗人既写一己之感受,亦写他人之遭遇,一般来说,人的处
境恒常是他的关心。

  我们现在要谈的是菲律宾华人的处境问题,从历史面来看,不同的历史阶段
,因菲律宾的政治环境及政府对华人政策的不同,华人自然会有不同的处境;就
现实来看,当前菲律宾政局还算稳定,从马可仕以后的政府,比较来说对华人的
态度堪称友善,华人处境并不坏。但是这样的讨论非我所长,而且本文是想从一
特定文类(诗)来看,基本上受到材料的许多限制,不过因为诗人感于物而动,
纵使不能直指社会现实,曲折委婉亦能间接表达各种处境。以下我们将要以作品
来谈这个问题。(注 3)

■移民哀歌

  华人移居菲律宾的时代颇早,西班牙人于十六世纪后期占领马尼拉时(1571)
,马尼拉已有华人150人。西班牙人称菲律宾华人为Aanglyes,意即‘生理’(
做买卖、经商的),当然,除了商人,工匠也是主要的类型。(注 4)

  在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之下,华人处境充满了辛酸血泪,不只是生活窘困,
甚至于生存的威胁都大到难以估量的地步,大屠杀曾不断的发生。三百年之后,
美国打败西班牙而占领菲律宾,由于美式民主的影响,华人的自由度扩增,发展
迅速,如果不是后来美政府将本土的排华政策移到这里(1902),以及菲律宾独立
(1946)以后不断提出的各种‘菲化’案,菲律宾可能会成为华人的天下。(注 5)

  菲华现代新诗既起源于三十年代,其所面对的便是当代的状况,第一个出现
诗中的重要主题便是移民的哀歌,在<菲华新诗的一些考察>一文中,我曾提及
《海》集中早有祖国之爱与故乡之情,如许冬桥<南洋的家>等,《菲律宾华侨
新诗选集》(1957)中有黄明德<我得归去,归去看看家园是怎样的荒凉?>处理
所谓‘逾期游客’的苦难遭遇,‘你们走了/这里还有游客三千/徘徊在饥馁失
业线上/徘徊在犯罪法律边缘/徘徊在徨惑不安的情景中’,甚至到八○年代末
的《万象诗选》(1988)中都还可以读到诗人玮松写到一位‘十年前就该依法离境
’而被抓的‘逾期游客’(<曲>),希望申请‘延期’而无望的情况。

  华人移民海外可以说无代无之,菲律宾所谓‘逾期游客’是战后数年间以‘
游客’身份来菲,在一九四九年大陆易帜之后以‘大陆受共产党统治无法返乡’
为由而居住下来的,最后却成为中(台湾)菲外交关系的棘手问题(注 6)。然
而不管为了什么样的原因而移民,都一样是离乡背井,这里面充满支离母土的悲
痛、理想追寻的酸甜苦辣、种族与文化的冲突调适、以及对于下一代的殷切期盼
等等,他们普遍唱著哀歌,诗人的一字一句因此也就蘸满悲愁了。

■华侨酸楚

  在菲律宾,华人是极少数民族,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4%(注 7),既是少
数,则必为弱势无疑,相对于侨居国人民来说,特具野生性格,诗人云鹤有一首
名诗<野生植物>即以此喻指华侨:

   有叶
   却没有茎
   有茎
   却没有根
   有根
   却没有泥土

   那是一种野生植物
   名字叫
   华侨

   ‘华侨’或作‘游子’,二者意旨相近。云鹤以野生为喻殆有二义,一方
面说华侨处境之可悲,自生自灭;另一方面却也指出其生命力之坚韧。此诗具高
度的概括力,用语浅近,涵意则深。

  已故的诗人王若(国栋)有一首<无根的叶>,亦以植物为喻,写归化入籍
后的华人之处境,诗中的第一人称‘我’原自喜于已经改名换姓,然而‘人家却
清楚得很’,他依旧孤单,终只有在‘历史的回响’以及‘亲切的乡音’中去‘
寻根’。

  在菲华诗人的作品中写这种移民经验者不少,亚兴智的<老华侨>、<番客
恨>应有相当的代表性,这个老华侨在年轻时抛妻离子来到此地,如今七十年岁
月过去了,晚景凄凉,‘剩下老病一身’、‘羞说故乡名’,诗中写他收买剩余
货以维生的惨状,放大特写他肩上挑的竹篮,‘一边旧米袋,一边破纸箱。’,
这一破一旧的实物在诗尾转化成‘一篮病痛,/一篮乡愁!’。至于这番客,也
同样抛弃娇妻幼儿,‘像一只离群的孤雁,/零丁孤寂到南洋,’,诗中写他如
何辛苦工作赚钱,俭衣节食,寄钱回家的情况;也写他返乡省亲,最后不得不再
‘披上征衣’的苦楚。

  若艾自己是移民,他的<眼床十八垛>写尽离乡背井最终却一无所成的悲哀
,诗分三段,写刻上‘丹凤朝阳/富贵花开’的眠床,在祖父母的时代还可以‘
困成子孙满堂’,但从皇朝到民国,在父母亲的年代,却‘困得一生劳若’,不
得已只好把床变卖,‘明知海上风险/也把孩子送走’,结果呢?这流浪到异乡
的小孩:

   困了十八年
   在菜仔店里的
   硬铺枋上,我
   困得骨顝酸楚

  这及身的痛苦应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一方面是自己在异乡受苦,一方面是
苦苦的萦念故乡,后者更是菲华现代诗中普遍性的主题,几乎触目可见,且不说
前述番客之恨中有‘托人写家信,/难传游子情,’;云鹤的<乡愁>中更是举
笔一挥,‘用比墨色浓的乡愁/写一个字──家’。

  到了年轻的一代,‘祖先飘洋的歌’只能从海螺里尝试去听,但到了今天,
即使海螺也不上此岸了(王勇<海螺>)。这样的隔绝自然要产生变化,往好处
想,这何尝不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但从华人的角度来看,则有人不免酸楚了
,诗人和权以橘子为喻说出这种酸涩:

   咱们恒是一粒粒
   酸酸的桔仔
   分不清
   生长的土地
   是故乡
   还是异乡

   想到祖先
   移植海外以前
   原是甜蜜的
   而今已然一代酸过一代

   只不知
   子孙们
   将更酸涩
   成啥味道

  由故乡到异乡,由甜蜜到酸涩,虽只是诗人一己之感受,但如果我们从文化
的本质来看,其异质化是可以理解的,至于移植是否必然会有这样的变化,而且
是‘一代酸过一代’,那就见仁见智了。

■家在千岛上

  漂泊,难道真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志<痛的感觉>)吗?当有一天,思
前想后,终于必须正视足履的这块土地,诗人于是肯定的说出‘我们的客/散落
在千岛上’(吴天霁<家在千岛上>),这样的体认太重要了,面对菲律宾这个
千曲之岛,俯仰其间,如何能自外于现实,竟日沉缅于过去的追忆,或是一味怀
念遥远的祖国?诗人这么说:

   我们的家
   散落在千岛上
   朋友,亲人
   划舟相探望
   起火,围坐
   在沙滩上
   饮椰子酒
   用最亲密的母语
   讲盘古开天
   女娲补天
   讲,羿射九日
   夸父追日
   与晚潮同赞叹
   多美丽的神话啊
   神话多美丽
   已经是遥远的年代了
   只在梦里
   与我们相依
   及至明天
   振曦爬入窗内
   摸醒我们
   我们看到的
   仍是一大片海
   漂浮的岛屿
   我们想到的
   仍是曝晒渔网
   修补舟楫

  遥远年代的神话故事,梦里相依的情境,在生活中并不是不重要,诗人要告
诉我们的更在现实上面,一大片海、漂浮的岛屿非常真实的呈现在眼前,曝晒渔
网、修补舟楫,更是要存活下去不可或缺的工作。这是菲华现代诗新诗中的佳作

  唯有认同,才能真正竹生根,诗人蒲公英在八十年代末曾有一首自传诗<我
是蒲公英>,清清楚楚表白‘随风吹去/落土生根’的从飘浮到稳定的过程,他
说:

   打从千陶万瓷之乡
   向南的风向
   把我吹去
   吹去
   千岛之岛
   扎根
   生根

  唯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把菲律宾当‘母国’,诗人南根写<我是怎样
长大’,副题便是‘给我的母国菲律宾’,生于斯长于斯,再不爱它,无论如何
是说不过去的。

  更进一步是清楚认识菲律宾这个国度的构成,女诗人谢馨以一种混和的冷饮
甜Halo Halo喻指各色人种以及多元性的文化背景所融合的国度,无疑是指菲律宾
;年轻的心宇以篮之构成写菲律宾,她说篮是由同根与不同根的藤条曲身纵横交
叠而成,而菲律宾正是如此,她等别用了‘相牵相连,我以为这正是相辅相成、
共生共荣的一种意识。

■走出唐人街

  然而随著菲化运动的持续、深化与扩散,华人在经济上的优势虽没有受到严
重影响,但是中华文化曾经存有的不可同化性已经面临巨大挑战(注 8),菲化
和西化正使‘中国’不断的流失。

  考试前夕教儿子读满江红的月曲了,必须面临儿子的‘顽抗’,中国古词之
于西洋壁钟与外国花,其对抗的结果显然很清楚,所谓‘儿子看不见/雨停当时
激烈的天色’,无非是指教读无效,儿子无法体会古词之意。

  更有甚者,在陈默的名诗<出世仔的话>中:

   妹妹初上幼稚园
   爸爸考她认字
   写了个‘人’
   她说TAO
   爸爸搂著她
   亲了又亲

   学期终
   爸爸又写了
   ‘中国’
   她茫然摇头
   爸爸双手蒙住脸
   喑哑著声调:
   ‘学“人”倒学得好
   怎么“中国”就学不来?’
   注:出世仔意指中菲混血儿。TTAO乃菲语,意即人。
 

  连‘中国’二字都学不来,爸爸的‘喑哑’相对于妹妹的‘茫然’,就不只
是一般性的代沟而己,中国性之逐渐消褪,看来是必然的事。

  中华文化之可能被消解更是具体表现在‘唐人街’的变迁上面,年轻的王勇
说:‘唐人街虽姓唐/但不在唐朝/只是一条消瘦的/这落在唐朝外的/小径’
(<越野的马>)。庄垂明更穿透唐人街的表象去看它的本质,<唐八街>一诗
分一、二两段,前段点出一条蟠踞在中菲亲善门檐角上的苍龙,‘标本似地搁在
那儿/任凭时间/赫赫刮下/它片片的麟甲’,象徵著中国之被标本化,仍至于
日渐腐蚀;后段由点而面写唐人街之破损不堪以及唐人破损的心,写街上倦马,
并假设有一片草原,马便会蹻足长嘶起来。心是一切动力的泉源,草原是充满生
命力的活动力之现场,庄垂明一语中的,表面上还有希望,但是心难修,草原不
易觅寻,所以其实是充满无望情绪。<宠物店>─诗著墨在唐人街宠物店中的鸟
笼和鱼缸,二者皆束缚,鱼鸟皆受困,所谓唐人‘不宜饲养宠物’,那是因为‘
唐人心理明白:/鸟笼不是天空/鱼缸亦非大海’,可见其渴望天空与大海,这
其实是宣告要走出唐人街。由此看来,唐人街必然日渐没落,所以当庄垂明在<
拱门下>提问百年以后的唐人街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观,不禁令人惊悸!

   百年以后的这条唐人街
   还响起多少达达的马蹄?
   尘埃依旧飘游的人行道上
   还瞥见几份中文书刊、报纸
   听得到几句清晰的华语?
   嚣闹的大排档早就不见了
   还剩下几间中药房?
   古老的拱门已经倾圯
   还有几条冥顽的青龙
   紧抓著檐瓦,不肯落地?
   百年以后的这条唐人街
   还留下几个白发老叟
   在炎日将沉的时候
   落寞地坐在桥畔的石阶上
   望著黑水沟边的几根路灯柱
   遥想江南湖滨的柳树?

   诗的预言也许很难全部实现,最起码不一定会有白发老者来见证这个百年
间的变化,但是马、中文书报、华语、中药房、拱门上的青龙会消失或改变,应
该没有什么问题。到那时,华人之所以成为华人的条件很可能也会消失了,谈华
人处境,当然也就不是本文的这种谈法了。

■受困的生命

   是野生植物也好,是橘子也罢,从无根到寻历史文化与家乡土地之根,到
落地生根确定自己已然家在千岛之上,整个来说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变化过程,
处境之好坏,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或异,然而总会有‘困’的感觉。

  文志的<几尺的感受>写屋子里鸟笼中的那对白鸽,屋里与屋外,‘只有几
尺的距离/却有万丈的哀愁’,诗人直接就说这是‘受困的生命’;和权写<虾
>,由于身处水缸之中,看似美好无憾,其实失去了广阔的海洋、湛蓝的波澜,
它渺小自卑、忧郁委屈,同时缅怀浪花、岩石与水底的沙土,诗人说这是‘在海
外困居’。

  受困的情境更表现在白凌的<囚>、吴天霁的<斗室>等作品中,其必苦必
痛,殆无所疑虑,且不论前曾引述的诸作,王若<竹椅上的母亲>那苦涩之感,
文志写卖艺的人,重点就在他的‘一种被灼伤的疼痛’(<痛的感受>)上面。

  我们可以这么说,菲华现代诗紧紧扣住菲华社会的脉动,不能写、不敢写的
当然会有,我们只要看哀怨多于批判就可以知道,有一些素材被有意或技术性隐
掉了,但我们如果说菲华现代诗相当程度反映了当地华人的处境之艰困,有其社
会与文学之意义,应该没有人会反对。

  附 注

 1:施颖洲<菲华文艺播种时期的回忆录>,载《文讯月刊》二四期,台北,一
 九八六年六月。
 2:李瑞腾<菲华新诗的一些考察>,‘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香港,一
 九九一年七月。文载《香港文学》八十期,一九九一年八月。
 3:本文所引诗主要来自下面五本诗选,一律不另注出处。
 1.菲华新潮文艺社,菲华新诗选,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月。
 2.张香华,玫瑰与坦克─菲华诗卷,台北,林白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九月。
 3.菲律宾现代诗研究会,万象诗选,香港,银河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十一月
 。
 4.霁鹤等,菲律宾泰国新加坡三国诗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一九八
  九年七月。
 5.编委会,千岛诗选,马尼拉,千岛诗社,一九九一年一月。
 4:施振民<菲律宾华人文化的持续>,载《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上册),
 台北,正中,一九八五年五月。
 5:刘家驹<菲律宾菲化运动之研究>,香港,学津,一九八三年八月。
 6:陈烈甫《菲律宾的历史与中菲关系的过去与现在》第十一章<独立以来的中
 菲关系>,台北,正中,一九六八年七月。
 7:陈松沾<简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前途>根据《大英百科全书》一九八六估计
 。
 8:刘家驹前揭书针对菲化运动的原因进行分析,特别指出偏激民族主义的作崇
 、对共产主义渗透之恐惧、中国文化之不可同化性三者是其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