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腾作品集 李瑞腾
 

新加坡五月诗社的发展历程


李瑞腾台湾南投人。民国四十一年生。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教于
中国文化大学、实践家专、德明商专、淡江大学中文研究所。现任国立中央大学
中文系副教授。著有《台湾文学风貌》、《文学关怀》、《文学的出路》、《晚
清文学思想论》、《文化理想的追寻》等。

一、从‘五月出版社’到‘五月诗社’

  新加坡独立(1965.8)后五年(1970.8),一部由贺兰宁负责编务的《新加坡15
诗人新诗集》由一家‘五月出版社’出版,书前的<十五人序>,是由集中十五
位年轻诗人每人各写一段诗论组合而成,‘简直成为要求新诗现代化的宣言’(
注 1)。这群新华诗坛的新生代当时的年龄在二、三十岁之间,所收的作品主要
是作于独立之后,显示出一个诗的新世代已经来临。

  这里面有六位诗人其后成为新华‘五月诗社’的成员,他们是:文恺、林方
、南子、流川、贺兰宁、谢清。我在这里特别注意到‘五月出版社’到‘五月诗
社’的发展历程,在贺编十五人集的封底里有‘五月出版社’的新书目录:

   牧羚奴著《牧羚奴小说集》(1969.5)
   南子著《夜的断面》(1970.4.5)
   贺兰宁编《新加坡15诗人新诗集》(1970.8.9)
   蓁蓁著《蓁蓁论文集》(1970.8.9)
   流川著《奥林匹克》

  根据一九七二年五月该社所出版文恺诗集《树和他的感觉》封底里的一张推
荐书单,除上列前四本书外,另有‘五月出版社’的其他书目:

   牧羚奴著《巨人》(诗,1968.5)
   贺兰宁著《天朗》(诗,1968.8)
   英培安著《手术台上》(诗,1968.12)
   泡蒂著《火的得意》(诗,1969.3.5)
   流川著《晨城》(诗,1971.8.1)
   小菲编《牧羚奴诗集2》(诗,1971.7.31)
   谢清著《哭泣的神》(诗,1971)
   文恺著《树和他的感觉》(诗,1972.5.27)
   蓁蓁著《短歌行》(整理中)
   林也著《林也论文集》(整理中)

  这其中,流川的《晨城》即原拟出版的《奥林匹克》,‘整理中’的两册并
没有出版。根据资料,‘五月出版社’到一九七三年还出版《流川评论集》(注
 2)。整个来看该社所版的书,时间从一九六八到一九七三年之间,书种主要是
诗集。熟悉新华诗史的人都知道,六○年代初的新加坡曾出现过一场历时颇久的
‘写实’与‘现代’之争,现代派的健将正是牧羚奴、贺兰宁、南子、文恺等人
(注 3),这批年轻的诗人群,反传统,追求自我,他们迂回曲折的运用现代诗
的象徵、暗示等手法,表现出新的世代感觉。‘五月出版社’在六○年代末到七
○年代初的这批诗集,是他们在六○年代创作成果的总验收,《新加坡日5诗人
新诗集》在封底上以红线框住的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出版这本合集,是我们十五人很久以来就存有的愿望。直到去年,才开始筹
 备。从选稿到编排,编排到校对,都由各参加者自行处理,并自付印费及负
 责销售等事。序文采用集体执笔的方式,各自发挥诗想。此外,我们推举三
 个人,分别负责编务、摄影、及设计的工作。

  这里面比较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集体性’与‘各自性’,所谓合集之愿望
必由于性相近,对于诗之为艺的认知,对于新诗的过去与现况之观感,对于一个
新的世代的想法等,必可以找到其共同或可沟通之处,譬如说写诗不必‘考虑著
读者的胃口’(谢清);‘唯有诗,是最能发泄和表现内心天地的媒介物’(贺
兰宁);诗人应该是个大勇者,‘勇于突破,勇于创新’,诗人不必‘鄙视商品
的实用价值与经济价值’,不必‘拒绝科学’(孟仲季);‘象徵并非邪魔外道
,它仍是为了写实而来’(完颜藉);‘做得成做不成诗人是次要的。更重要的
是:一个诗作者是否有耐心、毅力和真诚去尝试追上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真
正的诗并不为任何人服务’(文恺)等。

  对于自我之重视是他们普遍的观念,而‘诗想’却是‘各自发挥’的。而‘
自行处理’编务,‘自付印费及负责销售’,又让我们发现他们在主张诗有‘贵
族’气质之外的庶民性格。

  合集都自费自销,更何况个人的诗集,我判断‘五月出版社’是这群年轻写
作人(主要是诗人)为了表现自我的诗生命而结集成社的,其主要成员后来创立
组织化的‘五月诗社’,而以‘五月诗社文丛’及《五月诗刊》做为活动方式,
除了正其名,增强向心力及归属感,而且更方便于从事诗运。在这种情况下,我
愿意将‘五月出版社’视为‘五月诗社’的前身。

二、从《涉江》出发

  ‘五月诗社’成立于一九七八年十月廿一日,距离五月出版社开始出版贺兰
宁等人的诗集整整十年,十年间社会在变,潮流在变,人也在成长,创社成员六
人(淡莹、流川、南子、文恺、谢清、喀秋莎)都是四字辈(一九四○年代出生
)(注 4),年龄在三十一到三十六岁之间,稳健而成熟,甚本上他们都可视为
现代派,但比较起十年前,在追求自我之外,他们多了一份现实感。

  创社以后的半年(一九七九年六月),‘五月’诗人群推出了一本《涉江》
,书系名称是‘五月诗社文丛’,编号第一,内分四辑(称‘册’):诗创作、
论述/访谈/翻译、本地中文诗英译特辑、纸上诗展。前有<涉江之前>,后有
<编后>。<涉江之前>是一篇小品:

   五月是一个感伤的季节,但具情操,它将诗繁衍成一条浩浩长河。

   虽说江畔的芳芷,早已延伸千载。我们蛰居的南方,正为她的九亩地而神
   伤。如何使南岸绽放繁花,是我们常遇的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想。

   既做了五月涉江的卒子,追求真挚、烘映现代、揉捍新意是我们行吟的支
   撑。就这样,我们将诗之舟子摆放。为九亩芷兰,我们渴望喜爱雕凿的诗
   心,涉水前来,看如何将诗寨敲打得叮当发响。

  这一段非常诗意的文字,既解释了‘五月’,也说明了‘涉江’,屈原的精
神、中文诗歌丰饶的传统、时空的距离、新加坡所在的‘南方’特性、诗之理想
以及对诗友们的期待等等,几乎可以写成长篇大论的‘发刊词’,诗人以高度的
文学语言来表现,我们明显感知‘五月诗社’经之营之南方那九亩之兰芷的心意

  ‘《涉江》实际是诗刊的化身,所以在编排上较期刊化’(编后语),同时
它也是一本合集,是‘涉江’诸人诗歌风貌的集体展现。淡莹的<水劫>写逃离
战乱而漂流海上者最终桅断船灭的悲剧。

   水劫之后,朝朝暮暮
   在极乐的西土,在九噚之下
   他们依然牵系著
   对岸的风声及云彩(注 5)

  劫后依然牵系岸上风云,这是诗人为死者言,看样子是写越南难民之葬身于
南中国海。不只是淡莹写,蓝宇穆(潘正镭)的<岛漂悲>便是以‘越南难民’
为副题,‘下沉/岛,浮木般/漂’,这种悲愁,带著质疑与批判,有一种悲悯
情怀;而当他们把焦点摆放在国内,文恺写<痴女>、朝浪写<乞者>,大体来
说,他们的题材写实,而写法现代。

  除了创社同仁的作品,也有社外诗人之作,新加坡以及外地(台湾、大马、
印尼)诗人的诗作都有。‘论述/访谈/翻译’部分评介王润华、和周策纵对话
、介绍新马港台中文诗刊、译菲律宾诗人波奎仁的散文诗,可以看出‘五月’的
多方面向,而‘本地中文诗英译’更是向外输出的一种方式,表现出一种国际视
野。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第四辑的‘纸上诗展’,<编后>说:

   纸上诗展,可以说是去年南大诗社诗展的余波,这个部份主要在于‘展出
   以诗为主题的诸种不同形式及媒介的艺术品’。这里展出的十幅,有些是
   去年诗展的作品,有些是新近制成的。从这小型的展出,可以看出诗与传
   统书法、现代塑造、纸刻、喷墨、仿制古书、摄影、竹刻等多姿多彩的艺
   术形式的结合。

  以诗为中心,结合不同的艺术媒介去进行多元的表现,这种跨媒材的整性性
艺术形式是一种创作上的实验,它是一种严肃的游戏,具有生活倾向,是诗的一
种推广方式。

  ‘五月’诗人群以《涉江》向世人宣告它的胸襟器度,它兼顾集体性与个自
性。在《五月诗刊》还没诞生之前,《涉江》以降的‘五月诗社文丛’取代了当
年‘五月出版社’的出版功能,诗集有:谢清《鹤迹》、文恺《草的行色》、王
润华《橡胶树》、南子《苹果定律》、贺兰宁《音乐喷泉》、林方《水穷处看云
》、郭永秀《掌纹》(编号2-8)大约在出版林也诗集《彩色分析》(1984.8)、
梁钺诗集《茶如是说》的同时,诗刊诞生了。

三、五月诗刊

  《五月诗刊》创刊号问世于一九八四端午节,属半年刊,每逢五及十月出版
,我手上最新的一期是一九九四年六月(延迟一个月出版),是第二十一期,如
果没有意外,现在应该出到第二十六期。

  ‘这是一本专供海内外诗人共同耕耘,从事现代诗创作,在内容及技术上进
行新探索的定期刊物,也希望借此园地,培育更多新一代的文学爱好者与写作人
。因此来稿无论什么风格、属于什么派别,只要达到水准,均乐于采纳。’(注
 6)这就清楚的说明了它虽做为一分同仁刊物,却又特具开放性及使命感。在创
刊号的发刊词中,我们读出了和<涉江之前>相通的内在之精神和情感,所谓‘
诗灵越峰、过洋、穿雨、行云、南来小小的岛国。我们吮吸每一滴风中的精华,
开创了另一个诗的天地’,而‘明知未来诗路难行,我们偏向诗路行’,只是因
为他们确信,‘他日必然诗风四起,乡音处处,萦绕在这南方小小的家园’。

  创刊号制作了‘甲子诗人节专辑’,发表了淡莹、林也、贺兰宁、林方、郭
永秀的五首诗,颇具宣告性,和发刊词相互呼应,譬如淡莹的<诗魂>,以三十
行诗焚烧成灰烬召唤屈原之诗魂,写法上则叠合屈原之身世与粽子形象,由解绳
揭叶而呈现历史之悲剧,由‘深沉急促的鼓声’传响弓汨罗遗风;林也的<龙舟
赛事>亦起于声声之催动,却微讽粽子习俗与龙舟赛事;而郭永秀之<你的名字
>,在古今对比中,哭吊屈子而批判‘不肖子孙’以及今日‘没有自尊的社会’

  五月诗人群的创作就这么源源不断的发表在自己的刊物中,有新人加入,并
举办一些动态性的诗歌活动,有国外来的稿件,然而最近几年‘新加坡的诗坛走
向低潮,许多写诗的作者都相继停笔’(十八期<编者手记>,一九九二年十月
),‘前几期诗刊严重脱期,大家都有点心灰意冷了’(十九期<编后语>,一
九九四年六月)。更令人泄气的是赞助单位的撤消赞助,不过,诚如南子所说,
诗刊必须坚持出版下去,‘为诗坛生一把火’,让‘诗的温度重新升起’(同上
,卷头语及<编后话>)。

  新华诗歌的困境一直都存在著,‘为九亩地而神伤’正是它的根本难题;不
只诗歌如此,整个华族文化在新加坡都处在这样的状况中,王润华曾引梁钺的<
鱼尾狮>来说明新加坡人的困境(注 7)。然而,正如林方在《五月现代诗选》
(五月诗社文丛13,一九八九年八月)的序中所说:

   做为一个独立国家多元文化结构的一部分,新华现代诗必须更鲜明地自我
   塑造,不仅摆脱那种‘断脐’而不‘断奶’的依赖关系,同时大胆尝试改
   用斑烂叶包扎粽子,配合崭新的局面建设属于自己的特色与风格。

  ‘生活不得不过下去,诗更不能不写’(南子<为诗坛升一把火>),诗人
其实是不必如那鱼尾狮,永远吐著苦水。

四、‘五月诗社’的新生代

  诗刊创办以后,文丛仍然继续出版,除林也和梁钺的诗集外,还有蔡欣《感
怀》、郭永秀《筷子的故事》、南子主编的集体创作《五月现代诗选》、希尼尔
的《绑架岁月》、华之风的《月是一盏传统的灯》、郭永秀的《月光小夜曲》、
编委会所负责的《五月乡土诗选》、淡莹的《发上岁月》等,在这里特别值得注
意的是两部诗选,尤其是从‘现代’到‘乡土’的命名,从台湾的角度来看,其
中便有诗潮之变,那是从五、六○年代到七○年代的发展,然而五月的‘乡土’
究竟何指?很遗憾到今天我都没见到这本书,不过第一九期《五月诗刊》曾刊出
它的新书上市广告,就在它的书影及基本资料(封底)的左侧,是一篇短短的<
编者手纪>,编者(贺)在最后结笔时说:‘我们希望:每一期的创作,都能洋
溢吾乡吾土的气息。’从编者对于本期作品各类型风貌的介绍:‘有重理性节制
的古典风味短诗,有重情感直抒的浪漫色彩小诗;有重知觉把握的现实主义诗作
,也有重意或生命本性的现代主义作品’,可以感觉他所说的‘本乡本土’,指
的是新加坡这个‘乡土’,包括土地与人民,从写作素材上来说,不外风土与民
情,不论歌颂或讽谕,不论‘写实’或‘现代’,总要出于爱乡爱土之心。这样
一部‘乡土’诗选,作品原来都是自然表现,集子则是主题式编选而成的,是诗
与乡土社会最密切的结合。

  在这里我想介绍《五月现代诗选》,并通过它来看五月诗人群中的新生代展
现出什么样的风貌。这一部极具代表性的诗选出版在一九八九年八月,距离前述
十五诗人的合集已近二十年,距离《涉江》则整整十年。王润华写在七○年代中
期的<从几诗本选看新加坡华文诗坛的新方向>当然不及于此,它以‘新诗现代
化’来说明他所谓的‘新方向’(注 8),现在如果让他补上《五月现代诗选》
,他又可以看出什么样的‘新方向’呢?

  总的来看,在收入其中的二十位诗人中,出生于一九三○的范北羚是‘顾问
级’的长者,其余十九位,从王润华(一九四一~)到黄广青(一九六七~),
大约可以分成三个世代:第一代是六○年代十五位诗人中林方、流川等六人加上
王润华、淡莹伉俪,都在一九四○年代出生;第二代是一九五○年代出生的诗人
,他们在七○年代出现诗坛,包括梁钺(一九五○~)、郭永秀(一九五一~)
、林也(一九五一~)、希尼尔(一九五七~)、董农政(一九五八~)、刘含
芝(?)等;新生代则有华之风(一九六○~)、伍木(一九六一~)、黄广青
(一九六七~)、黄桢琇(?)等四位。

  第一代诗人在诗坛地位都已相当稳固,王润华夫妻在文坛可说是举足轻重,
极具影响力;第二代也都各拥一片天,郭、林活动力强,与国外华文诗坛有所往
来,希尼尔同时更是一位著名小说家;至于新生代,我们也许可以把来不及入选
的洪振隆、奔星、采凡音一起观察。

  华之风出身新加坡国大中文系,选入的八首诗写成长经验(<漫漫三年路>
)、咏物(猫头鹰、莲、月、烛)、写人事(清代一位瞎眼的流浪艺人),进出
古今,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化性格。

  伍木的诗展现出一种音乐的律动,跳跃于诗行间的是逐层加深的思想,譬如
<筛米定义>,先写功能,次写过程,最后是穿透表象给出定义:

   藤制筛子上
   来自同一田地同一季节的米粒
   一起上升,一起下降
   一起跳动著无法自决的命运

  这是一个严肃的课题,芸芸众生,谁的命运能‘自决’?

  黄广青的资料上说他二十一岁,服役军人。他的诗句简短,诗也短,好像舍
不得多说一句话,<恋爱>一诗,两段,总共才六行就表达了恋爱的过程、心情
以及结果:‘紫绒鞋/涉过/内心/整座花岗岩 一株玫瑰/繁荣成林’。

  黄桢琇写的也都是短诗,抒情性强,<山旅>写送野兰花给未能一起上山的
友人,希望他从花体会‘山水的讯息’;<四岁半>简单六行就表达小女孩‘寄
宿在祖母家’的‘忧郁’。

  进入九○年代以后,从基本资料看来,包括洪振隆、奔星、采凡音都已经参
与社务或编务了。从诗刊看来,洪振隆、黄桢琇作品的发表状况不错;在诗集出
版方面,华之风的《月是一盏传统的灯》编入文丛为第十五号,黄广青的《受难
前书》在台北得到现诗代季刊社的奖助出版(一九九一、八);伍木的潜力更值
得注意,他和采凡音曾出版了《八人诗汇》合集,此外在一九八九年时,他已出
版了散文集《无弦月》。

  新生代充满了各种可能,除了各自的努力,诗社的兴盛与否,将对他们的发
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上一代的理想与热情无疑是关键。

五、结语

  六○年代新加坡年轻诗人的现代诗运动深受台湾影响(注 9),从运动方式
到诗之表现,都可以看到其共通之处,而在七○年代前叶的台湾,爆发了一场反
现代诗的运动,进而演变成后期的乡土文学论战;而在新加坡,原来对垒的‘现
代’与‘写实’双方却相互包容,和平共存。‘现代’阵营经由‘五月出版社’
总结了六○年代的创作经验,然后发展成‘诗社’型态,以‘文丛’方式继续其
诗集的出版事务;以‘诗刊’为媒介向世人宣告其诗情与诗想;结合音乐、美术
,进行以诗为中心的多元展演。在近二十年间,那九亩之兰芷散发著芬芳,南方
小小的岛国因此而更加的丰美。

  然而,出版必须申请赞助或者自费;诗刊刊期太长,而且不够厚实;活动难
以持续等,都使得发展受限。凡此种种都有待努力克服,在诗社即将成立二十年
之后,如何集群智、策群力,与社外诗友共创璀璨亮丽的新华诗坛,是‘五月’
诸君的新时代课题。

  注 释

 1:王润华<从几本诗选看新加坡华文诗坛的新方向),《从新华文学到世华文
 文学》,页一○二,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一九九四年十月。
 2:本文清查新华诗人的基本资料,主要是参考马仑《新马文坛人物扫瞄》(一
 八二五~一九九九○),吉隆坡,书辉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八月。
 3:参考周维介《新马华文文学散论·灯火飘摇十六年》,香港,三联,一九八
 八年七月。以及陈贤茂等《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厦门,鹭江出版社,一
 九九三年十二。
 4:马华以出生年代论辈,一九四○年代出生者,称四字辈,依次是五字辈、六
 字辈等,颇为明确方便,此处借用。
 5:最后这一句,淡莹收入《发上岁月》时改为‘岸上的风云去向’(页三十)
 。
 6:这一段文字见于《五月现代诗选》封面摺页。
 7:<从浪子到鱼尾狮:新加坡文学中的华人困境意象>,收入《从新华文学到
 世界华文文学》,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一九九四年十月。
 8:同注1。
 9:详许世旭<台湾诗给新华诗的影响>,收入《东南亚华文文学》,新加坡歌
 德学院,一九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