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新作品集

    弹古筝的女孩

    李华新 每个星期天父亲都要陪她到这里来学弹古筝,她的模样一点也没有古代仕女的 影子,她的模样也不讨人喜欢。她几乎是她父亲那个模样的翻版。 她的父亲个子不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女儿身上, 每个星期天他们父女都是第一个来到这个教室,他们知道也只有这个时候利用这点 机会能把一些问题问问老师,因为老师不能来有多早,他们也只能利用这一顶点的 时间,过不了多久,那些天使一样的孩子就会让整个教室都活跃起来,而在那个时 候,她就会像一个丑小鸦一样,没有人来理睬。 女孩特别的有个性,她在开始学古筝的时候,人们对她并没有看好,那些个漂 亮的女孩,其实不会再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这些身上,她们有许多好玩的事情,她们 每个人都骄傲的像个公主,而只有她只能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学古筝上,她知道要是 她的母亲还在活着,要是她的母亲不因为一些她这个小孩子不知道的一些事情,而 依然是个古筝演奏员的话,她会比现在要好,而且她也知道,其实以母亲如此的漂 亮的模样,她哪怕是继承了有一半模样的话,她要比这些靠艳丽的服装打扮的女孩 还要漂亮。 她不知道,听人说,她如此漂亮的母亲会找到自己的父亲,说实在的父亲不是 英俊的男人,可是父亲的心眼好。听那些乐团的阿姨说过,母亲的命也真好,因为 她有了这样一个疼她的男人。当然,这些她不会知道的太多,而是只是觉得和自己 的父亲在一起,内心安详,还有一种神圣感,她虽然不像那些女孩一样娇娇气气, 可是,她觉着,那些女孩是浅薄的,而学古筝的人,就是要深沉一点...... 不是说我有什么倾向,对这个小女孩更没有什么偏见,而是说美丽的东西其实 不用说它就是美丽的,就像这个小女孩的相貌一样,但是,当我们被她的精神和学 业的长进所感动时,我们就会发现美丽的东西还是一种深沉的东西。就像所有认识 他们父女的邻居那样,人们都对这个小女孩充满了敬意,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而且它的真实性是我们不能怀疑的。那天我对这个教女 孩的教师说,你是不是觉得在当初的时候,有点对这个女孩存有偏见。是的,老师 说了实话。“可是,当我知道了这个女孩的故事,我甚至觉得她是那样的耐看,只 要仔细看看她就会发现她的美丽。是那种朴素的,是那种没有张扬的,是那种很实 在的美”。我知道,老师是在发掘她所掌握的词汇来描写她的学生。因为,不论是 从那个角度来看,这个小女孩都说不上是美丽的女孩,她是很普通的孩子。真正的 能得到赞扬的还是她的古筝,她弹的那么好。是一种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乐声。 古筝属于深沉的乐曲,古筝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处,感触人的情感深处的音乐, 古筝善于表达的是一种历史感极深和忧忿孤独的情感。不知是因为在母亲那里她就 继承了这些如此深奥的情感,还是那些拮拗屈嗟的情感就需要如此深蕴的表达出来, 还是女孩就一定要承载这如此深沉的感情。 女孩拥有一个深沉的少女时光,而这时光仿佛是这古筝造成的,为着母亲的愿 望,父亲以另外一种形式把对妻子的爱,延续并完成了。 那天在梦里,她梦见了母亲在黄泉下微笑,说女儿你弹的真好,我亲自教你, 可能也没有这么好,母亲说,你是个悟性高的孩子,这悟性就是灵气,灵气就是一 种美丽。 女孩已经不能再用勾着父亲脖子的举止来表达这种感情了,于是,在她弹奏的 古筝中,便有了许多同龄人不能演绎出的感情,而这似乎已经不是一个纯技巧的问 题。 音乐人从来都是早熟的人,而且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些让外人不能体察 的东西,这种东西存在愈久,积淀的就越加深刻。就像这个小姑娘,她的生活和周 围的环境至少是她与父亲的相依为命。使得她在开始的时候就把这种父爱深深地埋 在心底,而当这一切需要以一种形式体现出来,她就把这种感情完全倾注到乐声中。 也许音乐是不要诠释的,也许音乐本身的存在就是证明,当音乐再以录音的形 式再现时,演奏者的心情和情绪是不能体现出来的,这大概就是音乐会具有再先进 的录音技术都不能企及的魅力。 我不知道这个弹古筝的小女孩,她最终的结局会是一种什么样子,但是她知道 吗?远比她能成为一个古筝演奏家还要珍贵的是她对感情的投入。 济南广播电视局 李华新 邮编:250014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