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汤显祖的其他剧作

  除《牡丹亭》外,汤显祖还写了《紫箫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后面三种和《牡丹亭》合称为“临川四梦”。通过一次神灵感梦来展开故事情节本来是晚明传奇家惯用的手法,汤显祖虽然也采取这种手法,但主要是为了表现作家的理想,或有利于对现实的讽刺,而不是借此宣扬宿命论思想。
  《紫箫记》是他最早和朋友合写的作品。因剧中有霍小玉在观灯时拾得紫玉箫而得名。作品借唐人传奇《霍小玉传》的轮廓,添出花卿、郭小侯、尚子毗等人物,以及李十郎参军归来和霍小玉团圆等情节,表现这些贵族子弟的风流浪漫生活,完全改变了《霍小玉传》的悲剧结局和它所体现的谴责封建门阀制度的精神。关目平板,曲词、宾白也过于艳丽,可说是他早期不成熟的作品。《紫钗记》在《紫箫记》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加工改写。作品以霍小玉所喜爱的紫玉钗作线索,关合全剧情节,仍是当时传奇家的惯套。但作者着力写卢太尉的专横、李十郎的软弱,给霍小玉带来了悲惨的命运,已表现了作家对现实认识的提高。作品虽勉强以团圆结束,却是一个悲剧的底子。“倘然他念旧情,过墓边,把碗凉浆蹇也,便死了呵,也做个蝴蝶单飞向纸钱”,“一边梳洗不妨眠,听呵,那马蹄声只俺心坎儿上打盘旋,浣纱,敢踏着门那人儿来不远”(第五十二出)。这些缠绵悱恻的曲词,表现了霍小玉执着至死的痴情,它已为杜丽娘在《牡丹亭》里出现作了引子。剧本最大的弱点在于把矛盾的解决寄托在一个和宫廷有联系的黄衫豪客身上,而把剧中男女主角放在几乎完全被动的地位。因此霍小玉身上就缺乏杜丽娘所具有的出生入经、追求爱情幸福的精神。关目的平板,语言的绮丽,也使它仅仅成为学士文人“案头之书”,而非本色当行的“场上之曲”。正是这样,从《紫箫》到《紫钗》,从《紫钗》到《牡丹》,我们看见作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对现实认识逐步提高,艺术表现上也渐趋纯熟。
  《南柯记》、《邯郸记》的本事来源于唐人小说《南柯太守传》和《枕中记》。它们都是汤显祖弃官回临川后的作品。由于同现实政治斗争的疏远和爱子的夭折,他原来潜伏着的消极出世思想滋长了,因此他采取了这两个在梦中历尽荣华富贵的小说故事来写戏,表白他人生无常的思想和对宦海风波的感慨。然而由于汤显祖在弃官以后对现实政治还表现一定程度的关心,他自己在统治集团里受尽打击,终于被排挤出去,也加深了对明代专制政治的认识。这样,在这两个表现人生如梦的戏曲里,仍曲折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的勾心斗角,荒淫无耻,偶然还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南柯记》写槐安国的政治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一年成聚,二年成邑,到三年而成都”。写南柯郡的治绩是“只见青山浓翠,绿水渊环,草树光辉,鸟兽肥润。但有人家所在,园池整洁,檐宇森齐。何止苟美苟完,且是兴仁兴让”。虽然托之于蚁穴世界的寓言,依然流露了作者从儒家仁政出发的政治理想。《邯郸记》除了生动地描写封建官僚在政治上的互相倾轧、生活上的荒淫腐化外,还深入揭露了这些人物的内心活动,而且笔端带有感情,表现了作家分明的爱憎。如《夺元》出写司礼太监把皇帝钦点卢生作状元的消息告诉宇文融时说:“他与满朝勋贵相知,都保他文才第一,便是本监也看见他字字端楷呢。”既写出了科场的弊端,同时描画了司礼太监得了卢生的好处就随声附和不懂装懂的丑态。又如《极欲》出写崔氏排设家宴,卢生见了二十四名女乐,就发表了一篇女色不可亲近的大道理,真是道貌岸然;等到崔氏劝他写本送还朝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敢虚君之赐”,把这个大官僚的假道学面孔揭露无余。到卢生临死时还对司礼太监乞恩泽、上遗表,说“俺的字是锺王法帖,皇上最所爱重”,更写尽了这些大官僚的利欲熏心,至死不悟。关目上的特点是在事态发展到极端时突起变化,有利于反映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尖锐的政治斗争和变化不测的政治情势,也更为有效地刻划了在宦海风波里的人情世态。这在《死窜》、《谗快》、《功白》、《召还》等出里表现得更明显。当那崖州司户因宇文融的授意,严刑拷问卢生时,正好朝廷使臣来取卢生回朝拜相,并告诉他宇文融已经伏诛。这曾经气焰不可一世的司户就马上自绑谢罪,说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罪该万死。如果说《牡丹亭》是通过杜丽娘的出生入死,更多地寄托了作家的理想,《邯郸记》则是通过卢生的醉生梦死,艺术地再现了那正在走向没落的明王朝。从艺术成就看,《南柯记》就远不如《邯郸记》。《邯郸记》除吕翁度人成仙的一头一尾外,中间写卢生从夤缘侥幸以科举起家,直到出将入相,在荒淫无耻的生活中死去,是艺术地概括了封建大官僚一生的历史的。而《南柯记》中如《禅请》、《情著》、《转情》等出,几乎完全成了佛教教义的宣扬。剧中主角淳于棼开始是一个嗜酒落魄的狂徒,中间是一个抚爱人民的纯吏,到后来又是个和权豪贵族交欢的官僚,人物性格的变化很难找到充分的根据。其写淳于棼的交欢贵戚,槐安国右相对淳于棼的排挤,虽然也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现实,但远没有《邯郸记》的深刻。
  汤显祖除戏曲外,还有《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等诗文集。他逝世后又有《玉茗堂集》的刊行。现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汤显祖集》就是根据这些集子整理重编的。比之戏曲,汤显祖的诗文的成就和影响都要小得多。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说:“义仍少熟《文选》,中攻声律。四十以后,诗变而之香山、眉山,文变而之南丰、临川。”可大略看出他的趋向。他的诗出于友朋酬答的过多,反映现实内容的较少;长篇每多累句,小诗较有情致,又未免出之轻易。他的《觐回宿龙潭》:
  是岁春连雪,烟花思不堪。雨中双燕子,今夕是江南。
  用含蓄的笔词表现他对官僚生活的厌倦,可略见他的小诗的风致。他的《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当知雨亦愁抽税,笑指江南申渐高。
  用五代伶人申渐高的故事,把讽刺的笔尖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也是较有意义的作品。他的散文里部分杂文、书札,表现他对人生、文艺的见解,为我们今天研究这位戏曲作家的生平和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返回